2023“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征稿:https://mp.weixin.qq.com/s/ZIraiEs7kU_CYEVORELm-A

《遵义之悟》
文/刘志平
虽然我离开遵义几天了,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景一图,一村一庄,一户一院,还在我脑海里回荡。娄山关的炮声,赤水河畔的浪声,烈士陵园的故事,讲解员的真情声音,十谢党恩的话语,还在我的耳畔久久回荡。
遵义会议旧址,建筑分为主楼与跨院两部分。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一底,为曲尺形,砖木结构,歇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楼房有抱厦一圈,楼顶有一老虎窗。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主楼和跨院之间伸出一船形的楼房。楼层有走廊上,可以凭眺四围苍翠挺拔的群山,指点昔日红军二占遵义时与敌军鏖战红花岗,插旗山、玉屏山、凤凰山诸峰相望。
遵义,一片红色的热土,一个让人们追求向往的地方,一个让人们永恒记忆的地方,一个让人们激情四射的地方,也是让人们难忘的地方。在中国诸多革命历史旧址中,“遵义会议会址”是唯一由毛泽东主席1964年11月题名的,纪念馆字体刚劲有力,笔锋洒脱,宏伟大方,亲切感人,充分展现一代伟人的文采。从这里更让人们去追忆红色年代峥嵘岁月的重大决定。
在参观旧址时,仿佛我们听到了各位首长在遵义会议上1935年1月15日至17日激情的工作汇报,反复的激烈讨论,认真吸取教训,总结“五次反围剿”工作得失,提出合理的重大战略转移,最后决定三人领导核心的重大会议决议,好像历历再现,真实反映,让人心潮澎湃,追忆珍贵历史,铭记那段历史,砥砺前进。
在行走中思考、在观景中思考、在听讲中理解,我们党在重大转折中的每一项决策,都是非常及时准确把握方向,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困难,为此,我们要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的沿着遵义精神这条道路奋勇前进。我在深刻思考两方面的主要原因:一个就是有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另一个就是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因此我们的党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我们的队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通过参观学习遵义会议旧址,我深刻感觉到,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绝不会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的大救星,从艰苦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从困难的历史走向了辉煌,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美好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坚定地在共产党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走向新的征程,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奋斗。
在几天的参观学习中使我真心领悟遵义会议的伟大,是我党历史的重大转折的一次重要会议,由衷的写了这首诗:
遵义会议定乾坤,
三军将士有统帅。
苟坝会议明方向,
团结拼搏勇往前。
马灯照路寻真理,
江南小院聚合力。
天上飞机地下炮,
围追堵截有神将。
四度赤水出奇兵,
祖国江山牢又固。
实弹实景娄山情,
再现历史永牢记。
实事求是讲策略,
集中统一求出路。
军医故事真感人,
当地民众当神敬。
息峰狱中练金刚,
革命英烈留忠骨。
十送红军情意长,
军民鱼水似海深。
长征路上铸忠魂,
传承红色踏新程。
茅台镇上造国酒,
漂洋过海远名扬。
十谢党恩吐真情,
坚定信念跟党走。
万亩茶园富农民,
绿水金山显威力。
生态庄园飘氧气,
洗脑洗肺好去处。
牛羊猪鸡生态养,
特色小吃美味佳。
古朴建筑奇又特,
海外游客齐称赞。
天眼技术进苗寨,
世上天文在我国。
多彩旅游风格特,
爽爽贵州质量高。
作者简历
刘志平,男,陕西省延川县人,大专文凭,1983年10月参加工作。陕西省作协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志丹县作协理事。
曾经在陕西省武警总队二支队服役,后在教育、卫生、乡镇、审计、人大等多处部门单位工作。《南岭苹果红了》、《遥望三台山》、《苹果的清香》等作品多次在《延河》、《延安日报》、《西部散文选刊》、《红都》等报刊杂志发表。《遥望三台山》荣获《延河》杂志三等奖;《毛项峡谷探险》荣获第六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鲁艺激情的殿堂》被选评为2019中国西部散文最佳网络美文奖;《永恒的记忆》、《毛项峡谷探险》分别荣登2018、2019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著有《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山地苹果产业的实践与探索》、《审计之路》等三部理论文集、《岁月如歌》和《永恒的记忆》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