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人的神来之笔
一一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
文║旗袍
“四渡赤水出奇兵,险中取胜泣鬼神”。 “四渡赤水”一段珍贵的历史,一次心灵的震撼。
由于李德、博古错误的军事指挥,我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血战湘江,突破敌人4道防线后,中央红军从岀发时的8万6千人锐减至大约3万人左右,代价如此巨大、惨痛!
1935年1月召开了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实可谓一场“及时雨”,终于解决了组织和军事问题,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领导集体,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毛主席会上的慷慨演讲,幽默讽趣,一针见血指出了李德、博古错误的冒险主义、保守主义和逃跑主义,生动形象地说明:这种不管实际情况死守广昌,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用堡垒对堡垒打阵地战,挡不住敌人的飞机大炮,最终失败,这样拼消耗的保守主义,犹如叫花子跟龙王比宝,未免滑稽。
遵义会议原定计划北渡长江,与川陕根据地红四军会合。不料蒋介石集中央军及湘、黔、滇、川各省驻军对红军围追堵截,总兵力多达40万人。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当机立断,迅速撤出战斗。毛主席将天才的军事指挥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创下军事史上鲜有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四渡赤水”。一渡赤水,摆脱被动;二渡赤水,避实击虚;三渡赤水,声东击西;四渡赤水,突出重围。特别二渡赤水后,红军主力则一路猛攻,占桐梓,得娄山关,进遵义。娄山关,千峰万仞,峭壁绝立,人称黔北第一要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大捷是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胜,毛主席豪情满怀挥笔写下: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四渡赤水,面对瞬息万变的敌情,红军及时调整作战方案,在敌人重兵间灵活穿插,在穿插运动中大量歼敌,终于成功摆脱了重重追兵,化险为夷。谱写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最精彩、最神奇的篇章,堪称“神来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