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无所有
从前,大量的土地都归地主所有,为了耕种那些土地,雇佣了很多长工干活。那会儿的地主善良厚道,为了能让长工们住有其屋,便盖了很多房子,让长工们居住,而且只要年轻的长工一结婚,就会及时分配给一套房子。
后来,老地主升天了。地主的管家对接班的地主说:“东家,这些年,长工们手上都有钱了,让他们住着你的房子,每月只交那么一点房租,不划算,反正他们要长期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得了,这叫“公房出售”,也可以叫“住房改革”。告诉他们,房子是自主产权,买了房子,就由无产者,变成了有产者。这样一来,就可以把他们前些年挣的钱全都收回来了。”

地主说:“这个主意不错,租金怎么办呢?”
管家说:“租金照收不误,但需要起个外国名儿,叫‘物业费’。”
很快,地主就赚了大量的钱财,长工们也十分高兴。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了城镇,有钱的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管家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又有钱了,咱给他们翻盖新房子,再套用个新名词儿,叫“旧城改造,”也可以叫“加快城镇化进程”让他们把手上的钱再流回到我们的口袋里。拆了平房盖多层楼(6十1),然后叫他们买回去,多出来的房子,再卖给那些外来的有钱人。”
这一次,有些长工们不高兴了。但地主的家丁派上了用场,他们采用暴力拆迁,谁不服,就让家丁采用点‘特殊手段’。长工们无奈,只好打掉牙往肚子里吞,于是,地主又赚了大量的钱财。
又过了些年,地主的小城镇发展成了大城市,有钱的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也变得更加值钱了,管家说:“东家,咱们把那些长工们住的房子拆掉吧,然后在那个地方盖电梯洋房,价格由原来的一千块钱一平米,抬高到三万三千块钱一平米,专门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如此,咱们又可以大赚一笔。”
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呢?”
管家说:“这好办,咱多给他们点钱,套用最新的说法:叫“货币化安置”。咱那大型养猪场效益也不好,一直在赔钱,干脆,也都全部拆除,在猪舍的基础上建房子,套用流行的说法,叫“经济适用房”,再修条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去买房。”
地主说:“长工们手里那几个钱儿,不够怎么办呢?”

管家说:“这好办,从咱们家钱庄借钱给他们,一年6分利,套用流行的新词儿,叫“分期付款”,也叫“抵押贷款”。这样一来,咱这钱即能生钱下崽,又绝对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养猪场南边那一千多亩基本农田,咱也可以开发成房地产,既可以解雇一大批长工,又能赚得盆满钵满。
地主说:“解雇了长工,他们就没有了收入,还得分期还咱们的贷款,他们吃什么呢?”
管家说:“东家,您的心地真是太善良了!既然您如此乐善好施,那咱们就发给他们点饭钱,套用最流行的词儿叫“最低生活保障金”,简称“低保”。”
地主一听,高兴的嘿嘿直乐。
然而,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房子的价格是一路飙升,在原来猪场盖的那些房子,地基还没有打好,就已经被抢购一空。而原先承诺给长工们住的经济适用房,却只建了一套。没办法,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这一等,就过去了许多年。而眼下,长工们仍然在等房子。
多年以后,不仅长工们的钱没有了,反倒欠下了钱庄到死也还不清的贷款。
再后来,长工们仍然是一无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