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文学】《走出黑暗》
作者/王富荣
播讲/孔祥会
他曾是一名身强力壮、精神抖擞的公安干警,曾有一个贤淑端庄的妻子,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然而,命运却如此捉弄,让他在一段阳光人生之后中年丧妻,并在巨大悲痛中不得喘息,病魔又在他身上纠缠不休直至双目失明。磨难之后,一个原本充满阳光的家庭窗外挂上了“盲人按摩” 的灯箱。如此之大的人生跨距,他是怎样坚强走过来的,他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与磨难。他的故事让人心情沉重,也让人为之动容,他就是我的同事,马树贵。

阳光人生
1962年,马树贵出生在新港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1岁当上一名港口装卸工人,一次在仓库里进行危险品作业,由于叉车铲齿的巨大摩擦,引燃了大桶,浓烟滚滚,周围几个人都慌忙跑开了,只有马树贵抱着灭火器,迎火而上,只身将着火的大桶扑灭,保护了仓库和国家财产。由于工作出色,两年后,他被选拔为一名公安消防干警。数九寒天在大沽口“慧泉轮”特大火灾的灭火行动中,他勇敢地冲上船,开舱灭火,出生入死。后来,他又成为一名刑警队员,在数百起刑事案件的侦破中,机智果敢,夜以继日,摸爬滚打,多次受到领导表扬。担任天津港公安局团委书记后,马树贵展示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不久被调到天津港务局工会,负责全局的文体工作。在这个岗位上,马树贵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绩显著。后来工作调动到东方集装箱公司总务部负责职工福利分房,在这项“复杂纷纭”、难度系数极大的工作中,马树贵淡定自若、调查研究、坚持原则、释化矛盾,使工作平稳顺利的开展……然而,马树贵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阳光人生之后,却开始迎接命运的挑战。

不幸接二连三
早在马树贵12岁,父亲就因病去世;90年代初马树贵32岁时,母亲也因病去世;马树贵从香港外派劳务回来不久,媳妇被查出肺癌,为给妻子治病,他带她走遍各大医院,想尽一切办法,有时几种治疗方法并用,有的进口药,一副要1万多元,马树贵咬着牙倾其所有给妻子治病。媳妇在土产部门工作,单位效益很差,7岁的儿子吃饭上学,这一切完全靠马树贵的收入支撑,一个原本幸福的小家庭,开始摇摇欲坠。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忙着给妻子治病,焦头烂额之时,马树贵又雪上加霜,开始闹眼病。这个病很怪,一有炎症,眼睛就模糊,去医院看看,炎症消了就能看清东西,可过一段时间,病又来了,反反复复、好好坏坏。马树贵往返天津、北京的很多医院,有的大夫说恐怕要失明,也有的权威说:可以治,不少人能保住零点几的视力,只是要花不少钱,要用不少时间。马树贵陷入两难境地:全力以赴给妻子治病,就顾不了看眼,下功夫看眼,妻子的病就会耽误。马树贵心里明白,给妻子治病,保的是“命”,而自己就是不看也死不了,“命”是第一位的,他坚守着信念和承诺,不遗余力地与夺妻之命的死神抗争。他的真情与付出,使妻子闯过了三个年头,而自己的眼病却没得到系统和精心的治疗。
病魔无情地折磨妻子,她躺在床上骨瘦如柴,来日不多了。而此时,妻子的母亲也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母亲无法照料年轻的女儿,女儿也不能恪尽孝道,娘俩虽近在咫尺,又似天各一方;马树贵带着眼病,在妻子和岳母之间奔走,替妻子尽一份孝道。1998年,马树贵35岁的妻子,在女人最精彩的年华,撇下闹眼的丈夫和10岁的儿子,与母亲相隔10天,携手西去。马树贵的心碎了。

走进黑暗
家里的积蓄折腾空了,马树贵与儿子相依为命。此时的眼病仍然不见好转,借助单位和同事的帮助,去各处寻医问药,依然没有疗效。失明的恐惧和阴霾,时时笼罩在马树贵的心头。他的眼病逐渐严重,看东西越来越模糊,进出办公室经常撞在门上。有一次上电梯,他一手摸在女同事的胸口,有口难辨,无地自容。为了儿子健康成长,为了有收入维持家庭生活,他坚持工作,哥哥、儿子时常送他去上班。虽然单位里关照的不错,但是心理压力却日益加重。
马树贵最担心的一刻终于来临,工会负责人代表单位找他谈话:不行就别上了,回家休息,工资待遇如何如何。没等他说完,马树贵就觉得天旋地转。“回家”——这对自己来说意味着永远离开单位;意味着从此被关进家里而永远失去工作;意味着远离组织;意味着收入会越来越少,生活将深陷困境且永无出头之日;意味着眼睛复明的希望更加渺茫,自己将迅速走进永无光明的黑暗……最重要的是还有未成年的儿子以后该怎么办?
对于马树贵,这是最为悲痛欲绝的一天。“谈话”,触痛了他内心最为脆弱的神经,今后的路在哪里,没有方向,没有希望,没有未来……马树贵愁肠千结、万念俱灰,心中的那个天支撑不住了!从不落泪的他,趴在桌上失声痛哭。他心绪激荡、无法自持,再说什么也毫无意义。他不想给别人再添麻烦,借助仅有的一点视觉和光感,他摸索着、踉跄着,离开了单位。他真要回家了!马树贵是条汉子,从单位到家,路上车水马龙,他硬是一步步地向前挪,不记得走了多久,终于,他回到家。22年,来来往往的上班之路,马树贵走到了尽头。
破碎的心
回到家,马树贵上班的习惯戛然而止,仅有的光感也很快消失殆尽,马树贵不折不扣成为了一个盲人。回家那一年,马树贵胸有不适,查出在胃的附近有一囊肿气泡,不得不作了开胸手术。
冬季最易闹眼。一天,外面大雪纷飞,儿子上学去了,家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安静得让人恐惧。病魔又开始折磨马树贵,眼压增高、青光眼等综合症让他疼痛难忍,他甚至大声叫喊,在炕上翻滚,家里养的狗窜上去,伏在马树贵身上,嗡嗡地轻吼,像是在安慰主人。
为了彻底解决眼疼,2005年,马树贵摘除了右眼球,之后,因新换的“眼球”排异,又换了一次人工眼胎。至此,肆虐10年的“眼魔”,终于偃旗息鼓,马树贵摆脱了疼痛的折磨,成为一名“健康”的盲人。
马树贵开始了一种在黑暗中摸索的全新生活。原来凡是用眼看的,都要改成用手感觉、用心记、用耳听;衣服在哪了怎么放的必须记清,炒菜放油用手堵住半个瓶嘴;扫一下地用手摸一摸,酱油醋用鼻子闻……他用心学习盲人的生活技能,但又谈何容易。今天又摔了一跤,手也磕破了,眼眶子撞上了门,疼得嗷嗷叫,心里真起火啊!随后又自己劝自己,可一会儿碗和鸡蛋又碰到地上了,耐着性子伏在地上一片一片地摸捡干净……
马树贵的儿子只有十来岁,本来还处在需要家长照顾的年龄,却要替父亲分担一份家务:买干粮、买菜、打扫卫生。学校下课晚,孩子回家就晚,挨饿是常事。为减轻负担,马树贵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最多两顿。
马树贵姐夫去世多年,姐姐退休与儿子过着艰苦的生活,时常过来照顾弟弟,成为马树贵的一个得力帮手。可好景不长,姐姐被查出晚期肺癌,医院说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姐姐的儿子在家待业,马树贵说外甥不工作,姐姐闭不上眼。好心的同事找到益港劳务公司,在领导的关心下,10天后外甥进港上班,病榻上的姐姐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她可以放心地走了。隐约中,姐姐又流露出对失明弟弟的一丝不放心,带着欣慰、带着遗憾,姐姐与世长辞。马树贵又失去一位亲人。

361个穴位拿下了
没有了母亲,父亲又失去了双眼,姑姑也不能来照顾了,孩子茫然的眼神透着痛苦。父亲搂着儿子说:“儿子别怕,咱俩过,别人家孩子有的,咱也有。”从小性格就倔强、好强、不服输的马树贵为了儿子,开始运筹生计。
马树贵7岁时就跟着大哥学少林武术,后又学习太极拳,20多年的习武练功,对经脉穴道、中医保健有所了解和偏爱。适合盲人的工作有按摩、调琴等,马树贵自然选择了前者。在区残联的帮助下,到天津盲人按摩学校,系统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经络学、伤科按摩、常见病治疗、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理论和实际操作,马树贵都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在顺利考下初级按摩师证书后,他又努力攻下了中、高级按摩师资质,他还自学了内科、儿科、妇科按摩。学到了本事,马树贵高兴极了,他来到按摩班同学的店里开始工作,他为自己掌握了一门技能,可以为社会服务、为人们解除病痛、保障健康而感到由衷高兴。
一天一位来按摩的客人向他提出问题,某某穴位知道吗?客人是在不太友好地藐视他,而这几个穴位马树贵确实没有很好掌握,客人的话深深刺痛了他的自尊心,他没有申辩,而是憋下一口气,暗下决心,不就是300多个穴位吗,只要是别的盲人能干的我也能干,而且争取干到最好。从那以后,他除了干活,就是听讲座,边听边实践。不久,人体的361个穴位,他全部牢记,就是经常不用、边边沿沿的穴位也能熟练掌握。马树贵深知按摩好做,但真正按好就比较难了。他继续孜孜不倦地学习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针对不同人、不同身体状况,采取不同手法、力度,而且力求以疏通脉络为原则,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身体状况。
马树贵的盲人按摩诊所在5楼的家中开张纳客了;马树贵兴奋、激动,久违的喜悦涌上心头。
心中一片光明
尽管5楼的条件差一些,客人少,马树贵坚持做人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位客人;遇到比较挑剔的,马树贵不急不躁,以耐心、诚心相待;也有的客人借故找不开钱,走了就不回来了,马树贵也从不生气,因此他赢得了许多信任。稳定的工作,改善了马树贵的心情,也缓解了经济上的窘境,现在儿子在上大专,生活平稳安定。
经历了10多年的风霜雪雨、狂风恶浪,饱受人间冷暖的马树贵,如今心平如镜,对生活充满希望,磨难的阴影已荡然无存。问及马树贵如何达此境界,他回答说:“是人间真情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单位除按政策给予基本生活保障,领导还给了适当的困难补助,年节也有慰问金,组织上给了我安慰和温暖;同事也没少帮我,求医问药,捎东西买饭,电话问候,也让我万分感动;亲情的关怀血浓于水,二哥、三哥、孩子的几个姨,都伸出关爱之手,尽其所能;特殊家庭的孩子早当家,儿子懂事,承担了不少家务,也让我心情舒畅;塘沽区残联、盲人协会都体现出对残疾人的无微不至。所有这些都鼓励和引领我勇敢地走出困境、走出阴霾,走向光明。几十年的人生感悟,让我面对现实心平如镜。我独处的时间很多,回忆往事,感悟人生;听广播、学历史、每日三省吾身;宇宙万物一切要合乎自然,如今我也是快50岁的人,我对自己的选择没有疑惑,会坚持做下去;并且不怨天不尤人,平静地面对现实,做事、做人脚踏实地,报恩于社会和所有关心过我的人;许多人认为我生活质量很低,其实不然,每天清晨,我静下心来修身养性的时候,我感到很幸福,我现在真的很好。”
马树贵虔诚地信奉着做人的原则。他心中也有目标,为了儿子他还要努力奋斗,帮他成家立业,他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在马树贵那做按摩时,他总是和我谈笑风生,言谈话语中满怀感恩之心,他经常提起曾给过他关心帮助的几位同事、领导;我还发现他对网球、足球等体育项目挺有研究,对社会的人情世故、官场风云、国内外形势了解很多,比许多明眼人看得还清,一点不落伍。
马树贵真的淡忘了磨难,走出了黑暗,他用双手点燃了自己心中的一盏明灯,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