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担子歇歇肩
王业松
放下担子歇歇肩,
遇上朋友聊聊天。
有时点破一句话,
胜过低头忙一年。
这是北京市市井文化中的一首打油诗。5月11日,我从西安旅游回来,接着写了3篇散文,其中有写秦兵马俑的《观展增志强自信》,写司马迁的《千秋太史公》,写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的《横渠四句永流传》。这样,我的西安6日游才算结束,大有“放下担子歇歇肩”的轻松感,在歇歇肩之余也有获得感和成就感。
旅游好处甚多,开拓视野,拓展思维,放松身心,增进人际关系,提高文化素养,知史增志等等。但是,我从来都把每次旅游当成是一次学习求知。当代作家陈丹燕说:“我的旅行从来不是放空自己,我的旅行从来就是认识世界,认识在这个世界中的自己”。我也如此。为了认识世界,为了在旅游中获得知识,我每次都带着知识去,也就是去旅游景点景区之前,先对景点景区有个大概了解,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查看“攻略”。我像学生对待课本一样对待旅游,有预习、听课、复习三阶段。这样,就等于深度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效果很好。我还有更高一筹的举动,就是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成散文,让更多的读者随着我的笔端共鸣共享。这次陕西6天旅游回家后我用了6天消化复习,用了3个半天写了3篇文章。至此,这次陕西旅游才算结束,也是一次采风的结束,至此,我才可以放下担子歇歇肩。
从这首打油诗中可以悟出,歇肩人是歇肩儿未歇心,虽然放下了担子,但还在聆听朋友“布道”,从中发现点破迷津的光,从而点亮自己的心,为我所用。这样就可以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收到比闷头忙一年还要强的效果。
如果是不用心的人,跟着旅游团国内或国外走了一趟,除了拍了几张照片,可能一无所获。正如戏说的打油诗所说的那样:“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一问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旅游实在没有意义,白花了钱。我也多次参加过旅游团,我在旅游大巴上,边观车窗外的美景,边写下我的观感,晚上回到饭店一整理就是一篇散文。旅游过程中有时遇雨天,雾天,让旅游者厌恶,而我却不同,细雨中有细雨中的美,雾中有雾中的美。雾等于把美景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更增添了美景的神秘感,让游人遐想万千。游人不能左右大自然的变化,但可以随时调节自己的心态,去适应大自然,利用大自然,赏悦大自然,这样,你就当了大自然的主人,你就不会有愁的时候,反而会处处开心,时时有收获。
歇歇肩是为了下一个征程,放下担子是为了挑起担子。
2023年5月25日
作者王业松简介
王业松,男,1934年⽣,汉族,江苏省泗阳县⼈。南京⼤学中⽂系毕业。曾在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任助理,在公安部外事局和教育局任处、局⻓,并兼任《公安教育》编委主任。现为中国散⽂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多次在《⼈⺠⽇报》《⼈⺠论坛》⽹、《中华英才》半⽉刋、《亚洲财富国际交流》⽉刊,以及南⾮出版发⾏的《⾮洲时报》等报刊发表⽂章。已经岀版《呼应》等九卷散⽂集,计300万字。其中《⾬中送魏巍》、《我送荣毅仁副主席回家》和《我在中南海⼯作期间花絮》等散⽂在社会上⼴为流传。作者年已九旬,但仍在为时代发声。读者可从中听到⼈⺠的呼声,看到国家发展的脚步,感受到时代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