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进 养 猪 场
文/王文琴
听闻西直沟村村民张水泉家,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存栏1000多头。丈夫与张师联系后,在他儿子张先生的引领下,我们前往绥德县薛家峁镇李家湾村去考察他家的养猪场。四人同行,包括驻村队员吴师,以及在闫家渠村驻村的一名队员朱先生。
从绥德义合镇到该养猪场约9公里。山路蜿蜒,因部分路段正在修缮,所以路上尘土飞扬。
养猪场位于李家湾村的山沟中,远离村民居住的窑洞。驻车后,我们步行一小段陡坡,即来到养猪场。大门左侧砖柱上竖向固定着“绥德县蓬聚祥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的招牌。
张师身穿迷彩服,在大门口热情相迎我们。他54岁,中等个头,胖瘦均匀,皮肤略黑,目光有神。整个人看上去精气神十足。
给我们引路的张先生29岁,面孔俊朗,身体微胖,皮肤白皙,语缓声轻,一看就是文化人。张先生介绍,他们给猪场打水井、引电缆、建化粪池,都是家人想法解决。
张先生首先领我们进门口左侧的消毒室进行消毒。房间一角是消毒机,三根塑料管喷吐着雾气,室内雾气腾腾。消毒室摆放着不同类型的消杀工具,其中有给猪舍用的电动消毒机。几分钟后,我们消毒结束。
张先生引领我们开始参观猪舍。猪舍的排布按猪的成长顺序倒序排列,即:将出栏的猪在通道口,仔猪在里面。所以沿通道顺次看到的猪由大到小。
猪舍共分四区:
一、 母猪区
该区为受孕的母猪。受孕的母猪在限位栏中饲养。母猪人工受孕后,从受孕到产仔猪,需要近四个月的时间。该猪场的母猪有两个品种:大白、长白。
二、 哺乳区
这是母猪与仔猪共养的猪舍。仔猪哺乳期为一个月。母猪与自己的一窝仔猪在高培产仔栏内喂养。一头母猪一窝可产12-14个仔猪。当母猪的一窝产仔量低于10头时,母猪就被淘汰掉。母猪产后要注射消炎、补充体能以及促进产乳的相关药物。
三、保育区。
该区喂养的是断乳后的仔猪,要用精细饲料喂养。仔猪适应饲料喂养的过程为一个月。这期间要经心管养,相继注射3次不同的疫苗,同时补充铁元素。在此区,仔猪可长至60多斤。
四、育肥区。
从保育区出来的仔猪在此继续喂养,喂养的饲料颗粒度相对于保育区的饲料颗粒度要大一些。临出栏的猪平均体重为200斤。育肥期为40天左右。
张先生介绍,猪场每月平均出栏120-150头猪,主要通过中介机构进行销售,零售较少。待出栏的猪都佩戴耳牌,上面有猪的编号。猪场给每头猪都建有台账,有踪可查。详细记录每头猪的父母猪品种及配种时间、预产期以及打不同疫苗的时间等明细。
接着,张先生领我们到后面参观公猪。这是一个小猪舍,有两头公猪,均为杜洛克品种,分栏饲养。其中一头有近五年的猪龄,身体庞大,体壮如牛,目测其体重约1000斤。这头公猪为种猪。
猪舍内均设排风机及加热管。排风机在夏季高温天气给猪舍降温。加热管为水暖管道在冬季为猪舍供热。猪舍的不同区,要求的温度不同。例如:产区猪舍的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由温控器自动调节。
接着,我们步入饲料室。各种袋装饲料,整齐码放。里面有两台不同型号的粉碎机。猪饲料由技术人员配制,主要原料为玉米、豆饼。在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所喂的饲料颗粒度不同,饲料配比不同。
接着张先生给我们介绍猪场内不远处的几片梯形地块,地下均为化粪池,总容积为700立方米。猪场的排水经三级处理,发酵过滤,无臭无味。确实,我们在养猪场转了一圈,猪粪味很小,不像有的养殖场,臭气熏天。排水经三级处理后,最后抽排至紧邻流转的地里,完成猪粪的生态处理。
接着张先生给我们介绍猪出栏装车的过程。猪舍外的通道既是工人喂猪拉运饲料的通道,也是猪出栏时的通道。商品猪从猪舍出来,顺着通道,先跑到装有铁围栏的电子地磅上。对应两侧围栏有小门。电子地磅一次可容纳10-12头猪,过磅后,打开出口栏门,猪自然跑进水泥坡道,运猪车辆在坡道下方,先装车厢第一层。一层装满后,关上坡道入口门,打开紧邻的平台道的门,该平台高度与运输车的车厢二层同高,猪自然被赶进车厢二层。装猪环节不费劲,不用人捉,工人只需站在通道边招呼即可,及时开关相应的小栏门。猪上车过程像流水一样自然。听了张先生的一番介绍,我觉得猪场设计合理,工作起来省力高效。
随张先生参观一圈,我们对养猪场的基本情况有个了解。看来,养猪场与家庭养猪,完全是两码事。家庭养一两头猪,比较简单。防疫消杀方面,频次少。而养猪场,要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争取效益最大化。
我们返回大门口,丈夫与张水泉师傅再聊了一会,得知他妻子在义合镇开了一家理发店,经营三十多年。他有一儿一女,均为老师。他们一家四口,分头合作,出力出智,努力上进。儿子周末到猪场帮忙。
看着张师心劲满满的眼神,我强烈感受到他们家是一个和睦型家庭、学习型家庭、奋斗型家庭、幸福感满满的家庭。家风非常好,家和万事兴。张水泉师傅是西直沟村的致富能手,值得本村及周边村民学习。
习主席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所以,不要羡慕别人发家致富,而要学习人家超于常人的创业激情、辛勤付出,冲天干劲。
养猪创业走的每一步,都浸透着张师一家人奋斗的汗水和智慧。该养猪场已经运营四年多,这一路走来,苦乐与共,可喜可贺。
我们衷心祝愿蓬聚祥养猪场的生意蒸蒸日上,时时顺畅,引领周边,共同致富。
作者简介
王文琴,韩城作协会员。在多个媒体上已发表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等7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