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欢刘姥姥
作者:鲁生琳
《红楼梦》中美人成群,够得上高档次的不下几十个,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柔情似水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有人喜欢知书达礼敦厚守节的薛宝钗,有人喜欢举止大方,开朗爽快的史湘云,也有人喜欢温柔善良任劳任怨的鸳鸯和平儿。我却喜欢满身黄土,粗俗丑陋的刘姥姥。有人会问我,刘姥姥是一个乡下老寡妇,丑态百出,你喜欢她什么?细读《红楼梦》,刘姥姥在全书中出场不多,占的篇幅不大,她却是一个光彩亮丽的人物。曹翁笔下的这个乡村老太太有许多过人之处。
一. 刘姥姥的精明睿智,不安于贫穷,竭力改变命运的胆识和勇气,我喜欢。
刘姥姥是乡下一个标准的贫农,靠两亩薄田跟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家贫难以度日,女婿狗儿又一向不争气,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但刘姥姥脑瓜子灵活,她不愿安分守贫,想改变命运,一心过上好日子。所以她会扑捉信息,当她得知女婿狗儿的祖上曾做过小小的京官,和王熙凤的娘家——金陵王家‘’连了宗‘’,与京城豪门有点瓜葛时,便和女儿女婿商量,由她亲自出马带上小外孙板儿去闯荣国府。
要知道,这‘’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荣国府,与皇室联姻,侯门深似海,不是一般人敢闯,能闯得进去的。刘姥姥闯荣国府,这是贫与富,卑微与尊贵的一次碰撞,是拿上鸡蛋碰石头的一次冒险,没有一定的智慧和胆量是不行的。刘姥姥敢于去冒这个险,难能可贵啊!
刘姥姥聪明着哩,她对第一次进荣国府的期望值设计的很低,说白了就是想碰碰运气,只要能闯进荣国府的门,能和荣国府的总管家王熙凤搭上亲戚关系,她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她果然进了荣国府,见了凤姐,尽管王熙凤摆着架子,不冷不热,刘姥姥也小心翼翼,蹑手蹑脚,但她的预期目的达到了,有了这第一回,就会有第二回第三回。这也验证了她去攀荣国府的主意是正确的。
值得指出的是,刘姥姥对她进荣国府先定了位,她进荣国府就是为攀富的,但她不是背上褡裢要饭的叫花子,她是带上自家家里的出产新鲜果蔬,名正言顺的走亲戚的,所以她有底气,不猥琐,她把自己打扮的像个样,要给人家留下一个明事理,有见识,懂礼仪的美好的印象。试想,如果衣着不整,破破烂烂,形象不佳,能进荣国府的门吗?又怎能谈到二进荣国府呢?
二.刘姥姥的坦诚,不做作,坦坦荡荡,像一潭清澈透亮的水,一眼就可见底的纯朴本质我喜欢。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此时的贾母,多福多寿,儿孙绕膝,正在颐享天年,荣国府也正在兴盛时期。刘姥姥进了荣国府,凤姐怜惜她大老远来,留她住一晚上再走,恰巧贾母在大观园也很无聊,想找一个老人拉拉家常,真是天作之合,天赐良机,按周瑞家的话说,就是‘‘’天上缘分‘’,两个老人相见,十分投缘。
不要小看刘姥姥这个乡下人,她世事通明,人情练达,机智锐敏。初见贾母,上前行礼,首一句是‘’请老寿星安‘’,贾母出身豪门,深懂礼仪,加之平日就惜老怜贫,立即回称‘’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当贾母听她说七十五岁,赞她健朗时,她笑着说,‘’我们生来是受苦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当贾母自嘲是‘’老废物‘’时,她说,‘’这是福气‘’,贾母说她爱吃刘姥姥带来的新鲜果蔬,刘姥姥说,‘’这是野味儿,不过吃个新鲜‘’,听她多会说话。人常说,‘’一句好话三冬暖‘’,作为‘’享福人福深还祈福‘’的家母,听了刘姥姥这些祈福话,能不高兴吗?
别小看贾母这一声‘’老亲家‘’,这份量重着哩,她把两家的关系明确了,两家是亲戚关系,包括王夫人,凤姐在内谁也不要小瞧刘姥姥了。现在两个老太太像老姐妹一样拉家常,她们之间存在的一贫一富,一卑一尊,一贱一贵的界限已似乎模糊了。此时的刘姥姥已经行动自如,再也不需扭捏,更不需忍耻求告了。
刘姥姥的精明智慧,在贾母带她逛大观园的豪华筵席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发挥。我相信她没学过心理学,但她能揣摩透人们的心理,她知道这些长期被封闭在大观园里的女人们最缺的是什么,她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荣国府这个老牌贵族家族,表面上礼节多如牛毛,上下尊卑,男女有别,处处有讲究,事事有规矩,实际上腐化堕落,人心散乱,明争暗斗,像探春说的‘’一个个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太太小姐们虽然养尊处优,生活豪华奢侈,实际上却是精神空虚,贫乏无趣,暮气沉沉,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聪明的刘姥姥深知她们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愉悦。所以,当第一碗菜上来,贾母刚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来了一个精彩的开场白:‘’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毕以后又来了个鬼脸,鼓着腮帮子不说话。这个精彩表演一下子把筵席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湘云一口饭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宝玉笑得滚到贾母怀里,王夫人笑得说不出话来,薛姨妈笑得嘴里的茶水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饭碗都扣在迎春身上,惜春笑得拉着她妈柔肠子……这些平时都道貌岸然的太太和温柔腼腆的小姐,个个都丑态百出,原形毕露,真实的表现出了她们的人性。使她们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肆意和快活,也打破了大观园里的沉闷,给这里增添了一些生机与活力。
刘姥姥表面上弄乖出丑,实际上她心里亮堂的很,她用自己的丑态表演,迎得了贾母的欢心,拉近了她和大家的距离,消除了人们对她的卑视,最终赚的钵满盆溢,没用她开口,王夫人赏了她一百两银子,凤姐额外给了八两,贾母、平儿等给的吃的,穿的用的,装了满满一大车值钱的东西。生活的改善凭的是物质,谁不愿意追求利益最大化呢?刘姥姥没有任何投入却回报满满,这样的乡下老太太不能说她不精明。
三.刘姥姥的宽厚仁慈,知恩图报的品德我喜欢。
刘姥姥是一个乡下典型的庄稼人,她没文化,但她心底善良,宽厚仁慈,知恩图报,当荣国府被抄家,大厦倾覆,家族败落,凤姐被休,巧姐被她狠心的舅舅卖到烟花巷时,刘姥姥又一次来到荣国府,她看望了凤姐,倾家荡产救出巧姐,使巧姐脱离了苦海。
一个乡下老太太,在她家生活窘迫的时候,得到了荣国府的救济,当荣府落败,凤姐落难的时候,她不忘滴水之恩,敢于赴汤蹈火,倾家荡产,在所不辞,救人于水火,这样的高尚品质可赞可敬啊!我国农村有千千万万个刘姥姥一样的老人,她们勤劳质朴,坦诚乐观,心底善良,她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中国社会的脊梁,我们没有理由不崇敬她们,不爱她们。
2022年4月14日于广州
作者简介:鲁生琳,1935年生,陕西旬邑人。1961年陕西师大毕业留校,任政教系政治经济学助教。后陆续调咸阳市周陵中学、渭城区红旗公社、咸阳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宣传部从事教育、基层领导和宣传工作。1984-1992年担任西安市新城区委书记,1993-1996年担任西安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曾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各类作品近百篇,现已结集出版《春播秋拾》散文集等,作品感情真挚、意蕴深厚、语言隽永,深受读者喜爱。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