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文/唐增虎
初夏,我和老伴及女儿
一家三囗,一同乘火车向着东方
驰去,要去看大海。
去欣赏一下海的广阔,
体味一下海的魅力、海的深刻,
感受一下灵魂的颤动,
触摸一下海水的深厚。
火车一开动,我的心就
浮想联翩,第一次要见海,
去身临那雄浑、磅礴的气势,
真的激动万分、心潮澎湃;
只有在电影、电视传媒见过海,
知道它是何等的壮观,
波浪起伏,让人心灵感受到
一丝丝震撼。我拿出购买的
山东地图寻找青岛位置。
一眼看到的是:清澈透明、
幽蓝深邃将海的颜色满满地
铺陈在纸上,一只昂首的
雄鸡头占据了整幅图的大半,
在鸡嘴两旁,浩瀚的大海
充溢其间,它见证了祖国由
弱到强的历史。清晨,
来到了海滨之城——青岛。
一下车,在导游的带领下,
来到了就近的青岛城市
象征标志——站桥。
走在通向海里亭子的桥上,
望着汹涌澎湃的大海,
我不禁被大海博大的气势
所折服,真的让人心明眼亮、
心旷神怡、心悦诚服、
心花怒放、心血来潮、
心情激动、心胸开阔!
远看,海面上飘浮着薄雾,
像给大海披上了一件轻纱。
一轮红日正从海面上冉冉升起,
金光照耀之处,便给大海
镀上了一层黄色。近望:
海浪在轻轻地拍打着岩石,
像母亲在抚摸着自己怀里
的孩子。海面上波光粼粼,
一些浅海动物在海里时沉时现。
忽然,一阵惊涛激起了一阵
猛烈的水柱,随着,
将几条小鱼抛在沙滩上,
小鱼在苦苦挣扎着,忽东忽西,
甚至摆着尾巴跳起来,
最终还是让一浪一浪的
潮水救了它。
当天色稍亮一点时,
粗犷的海螺声响彻云霄,
惊醒了一大群海鸟,海面上
响起了一片海鸟的叫声。
过了一会儿,人渐渐多起来了。
渔民们要准备出海了,
游客去到海边嬉戏玩耍。
有的忙拍照,有的在玩水,
有的捞海菜,有的拣海贝,
有的抓小鱼,有的找石子,
有的在购物,有的在散步;
我却喜欢让海水轻轻
地吻着我的脚,更喜欢
赤着双足,迎着身带腥味
海风在柔软的海滩上奔跑。
那时,我会觉得天地
那么的广阔,一切都是那么的
美好。这时,海面上那乳白色的
薄沙已经不见了,
换上的是那万道霞光和
数不尽的、展翅飘逸的海鸥
与海鸟。海风吹动,海涛发出
‘哗哗’的声音,好象一首催眠曲,
在哄着怀里的孩子睡觉。
大海自古以来便是文人
墨客吟咏的对象,风云人物
赞颂的对象。东汉未年,
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曹操,
在北击乌桓得胜归来时,
他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的千古名篇。一代诗仙
李太白也曾来到大海面前。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句
几乎人人皆知。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变英雄。
’这是周恩来青年时代
东渡日本留学时所抒写的诗句。
面对大海,每个人都会有
一些心里话,或感慨万千,
或豪情满怀,或壮志凌云。
大海便是最好的证人,
她见证了沧海桑田,人间巨变。
我想台湾骨肉兄弟,
同胞手足会不惜一切代价,
冲破艰难险阻,克服种种困难,
经过大家共同不懈努力,
以血浓于水的情结,
以中华民族的大无畏团结精神,
冲破面前惊心动魄、
惊涛海浪的阻隔,越过那片海,
让我们零距离。台湾,
妈妈的孩子,祖国母亲
终有一天会把你唤回!
黄昏,那蓝紫色的道道晚霞,
给大海染上了紫光,
当天色再晚一点,太阳
全落山时,海面上条条夜航船上
挂起了灯,站在海边远远望去,
海上繁星点点,大海却是
一片黑色,大海衬托着桅灯,
桅灯又点缀着大海,
海上波涛轻轻拍打着礁石,
整个大海显得更美。
当你坐在海边的一块礁石上,
静静地深思时,你会觉得大海
是如此安祥、安静。
如果你遇上什么不愉快的事,
你就可以轻轻对着大海倾吐,
大海发出的‘哗哗’声,
好象是对你的安慰,
又象是让你学习它宽广的胸襟,
无私的奉献。特别是当你
与亲人坐在礁石上交谈时,
你会觉得大海在静静地偷听。
偶尔,一两只候鸟从海面上
滑翔而过,这一切的一切
都显得那么安宁。真正的美景
还是赶潮,你可以赤着脚
提着桶,争先恐后地去捡
那些大海母亲送给他的礼物。
看着大海,我真想一头扎进
大海的怀抱里,但我又对它
的激流、旋涡、浪涛和深秘
莫测感到恐惧。当微风吹拂,
海面就泛起层层涟漪,
像一片片浮动着的银鳞,
像巧手的渔家少女编织的网-----
浪峰,又一次掀起来,
它向我示威,它告诉我:
要想有美好的未来,
必须有勤奋的足迹。
我望着大海的挑战,
嘴角露出一丝自信而
坚定的微笑,我又陷入了
无穷的遐想之中----。
【作者简介】
唐增虎,1958年生,汉族,
大学本科
籍贯:山东泰安人,
国网山东电力淄博供电公司
退休,工程师,技师,
用电专家,电工培训中心校长。
自小爱好散文诗歌,
多年来在报刊发表近三百篇。
系淄博散文学会监事长,
淄博哲学学会理事,
山东收藏家学会会员,
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
创建人:知音、北丐
都市头条【榨油坊】
欢迎各位老师以及大家
指导提出宝贵意见。
(都市头条榨油坊编辑部)
(节日福多)打油诗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