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书呆子
文/夜色阑珊(张淑兰)
昨天去书店,想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回家。我像掏宝一样,在书籍满满一排排的书架上,来回寻找曾经我非常喜欢的经典小说,可找来找去很令人失望,最后随意找了几本书,寻找一角落,慢慢的看了起来,书店里,宁静温馨的氛围,伴着一缕清幽的书香,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世界,手捧书卷,自己已融进淡淡的书香里。守在一段静谧时光里,让书香抚平内心的浮燥,心若止水,禅意深深。确实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提升。
受父辈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不仅喜欢阅读,也很爱惜书。父亲出生书香门第,一生与书结下不解之缘,满腹经伦,出口成章。父亲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他的话影响了我一生,对书总是爱不释手,“视若珍宝,”
曾经我们家有个不大的书橱,里面装满了各种书籍,但多数还是一些经典长篇小说,有《黎明的河边>》,《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清江壮歌》巜家,春,秋》三步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旗飘飘》《春晓》等等很多很多。
每天晚饭后,一些喜欢读书的邻居,叔叔哥哥姐姐,都会前来我家借书
父亲这时总会很高兴,立刻打开书橱,让其任意挑选,随即,我们家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阅览室
父亲的教诲,加之家庭环境的熏陶,我很快也成了一个地道的小书虫,小小的我,刚刚上学不久,也不认识几个字,天天手捧一本厚厚的书。无论坐在哪里,都会如饥似渴的阅读。经典小说里,都是一些老式繁体字。可我总是灵活运用,繁体字里总有一些现代简化字在其中,我总是“秀才念偏旁”。有时误打误撞也能读通,,其实有些故事里面,情节也读不懂,但还总是爱看。有些连偏旁都不认识的,就学查字典。还有一些书,被无故撕去了封面,断章缺页的,我看到后会非常惋惜,找来适当的纸,做成封面再贴上,如不知书的名字,会捧着书,问身边的人,或问前来借书的哥哥姐姐们,直到问好后,用学来的几个字,歪歪扭扭的笔迹,写上书的名字,然后,像对宝贝似地把书珍藏起来,像怕被别人再次损坏一样
一天,我正独自坐在院子里捧书就读,小朋友前来找我玩,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我顺手将书放到院里有盖的水缸上,和小朋友玩去了,母亲前来水缸淘水,一不小心,书掉到水缸里了,我大叫着哭着迅速前去打捞,幸好打捞及时,没有全部泡透,我边哭边埋怨母亲,整个一上午,饭也顾不得吃,守在厚厚的书旁,一边抹泪,一边一页一页地翻晒着,直到全部晒干为止。从那以后,被家里人封为“小书呆子”绰号
“小书呆子”成了我的代名词,家里人有事喊我,没有喊我原名的。因为特别喜欢读书,姐姐哥哥们还时常捉弄地逗我。在物质匮乏,信息封闭,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陈旧保守的年代里,很多经典小说里,描写爱情场景,被视为毒素,封为禁书,严禁传看。这一天,我正在看《苦菜花》,姐姐告诉我,这书不能看,我问为啥?她说书中有毒,我搞不懂,吓坏了,于是赶快放下书,到洗手盆里反复搓洗双手,洗完后,还是不放心。吃午饭时,哥哥姐姐们都在津津有味的吃着,我坐在饭桌旁,双手却到背后面,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母亲问我为啥不吃,我说,我手上有毒,姐姐哥哥们,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接着都一起大笑起来,把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他们为何笑。
在苦燥乏味的岁月中,伴书香芬芳荡漾,我漫漫长大,慢慢读懂了书中内容故事。故事的叙述过程,像看电影一样,在眼前一幕幕播放。时常随故事情节的委婉曲折,心情也随之起伏跌宕,沉润在阅读的空间里,忘我地陶醉,畅游在文子的海洋里,如沐春风。字里行间,那些优美的句子,伴战争年代感天动地的惨烈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吸引着我,整天书不离手,就连吃饭也边吃边看,常常被母亲责怪。
父亲是个老学究,对我们每个人都要求非常严格,给家里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没有特殊情况,晚上9到10点以后,无论任何人一律熄灯睡觉,不许熬夜。我这个书虫,哪能受得了这种束缚!每晚完成作业之后,趴在被窝里,偷偷打开手灯继续痴看,常常看到手灯没电了,才肯罢休。等到过后,家里人用手灯之时,发现没电了,就知道又是我这个“小书呆子”作的业。但都拿我没办法,因为我是家里最宠的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尤其父亲特别宠我,父亲宠我有特殊原因,就是因为我喜欢读书。
童年的许多往事趣事,都已摸糊不清,唯有读书的记忆,刻骨铭心,童年的读书是一幅画,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每个人都历尽沧桑,阅历风雨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一首诗,读书就是读自己,书卷能教会我们如何做人,书中的内涵,诠释人生的真谛,给人以启迪,产生共鸣,让人在黑暗中找到光明,即使深陷泥潭,也依然可以坦然面对。一个人的修养,在于文化根植于内心,书籍是开启理想希望之地的钥匙,读书潜移默化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能够给你带来光芒,让你精神愉悦,遇事头脑清醒,视野开阔,忘记烦恼。心中有书,脚下有路。
读书吧,朋友
你读书的样子很美

作者简介:张淑兰,笔名:夜色阑珊,山东日照市人,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爱好文学,在众多平台报刊发表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