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聚会,我有幸也参加了。筵席上有我的长辈,有诸多可敬的老师,尤其见到了几位心慕已久而未曾谋面的朋友,真可谓夙愿得偿。谈笑间,大家互致问候,一见如故,出雅对,谈过往,可见性情,是真快乐。
在座的各位,年长者已快九十,最小的也近花甲之年,真的是少长咸集,胜友如云,不由人就联想到古人的兰亭雅集。
说雅集还真的是名副其实。聚会中互赠佳作,品类甚众:有诗作,有剪纸,有文集,有通讯(《作家通讯》),有书法,有绘画,不一而足,应有尽有。我一个人就收获了六七本之多。
最可记上一笔的是,杨振生老师触景生情,即兴赋联,出句:皆本布衣,欢聚一堂夸海口。邀众人对下句,活跃气氛。此出句重在一语双关:点明是在“天下布衣”饭店欢聚,又语出诸葛亮《出师表》中,一旁就坐着王义堂主任。可说是切时切地切人,有“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冠之以神来之笔实不为过。不多时,席间忙着招呼大家的毛迎春老师随口吟出了下面这幅对联:
布衣聚一堂(义堂),敢夸海口;
文会开酒局(九菊),且论英雄。
而对句中的“酒局”实属奇思妙想,它的谐音“九菊”即《剪纸作品集》作者董九菊女士,她就坐在王义堂主任的斜对面。
与高人会晤真的可开眼界,可长见识。
真心感谢王贞民老师组织的这场雅会,其中可喜、可感的事儿还有许多。比如王义堂主任是王贞民老师的学生,他对恩师的那份恭顺和虔心就写在脸上,永远执弟子礼,儒风可嘉!我和周崇义主任是老熟人,他是一位正派的老兄,第一次看见他的幽默风趣,直让我艳羡不已。武栋仁老师、樊晋英老师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久闻其名,其豁达、豪爽的性格一见倾心,似那种久违的忘年朋友。毛迎春老师也是首次见面,他身上有诗人气质,而又谦逊有礼。我与他神交已久,曾通过王贞民老师冒昧地求过他一本《一蓑烟雨》诗集,至今爱不释手。他还是“运城酒文化研究会长”,我试着把眼前这位儒雅之士和“但得酒中趣,莫对醒者言”的豪侠之士重迭,还有些困难,只好假以时日了。
正如武栋仁老师在《群友聚会礼赞》中所说的那样,席间还有许多的花絮。王义堂主任为不平发声,可知正义;王贞民老师对杨振生老师的关心,可见深情。就在这个时候,杨老师给大家读了一副他悼念老伴的感事联,在场的人听后无不动容。他写的是眼前景,百事哀,说到了冰锅冷灶,说到了衣无四季。可惜我没有记住联语。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