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文西的艺术人生
作者 陶家宗
武汉江城朗读者宣传部长、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锦绣中华”全国音乐创作演唱银奖获得者段莹(与佟文西先生合作原创歌曲《明月湖》)于本月初突然电话里问我一个问题,“你知道《山路十八弯》的歌词作者是谁吗”?她这一问还真的难住了我。孤陋寡闻的我只得据实回答,“只知道演唱者是著名歌唱演员李琼”。段莹立即纠正,“这首歌由著名词人佟文西创作,正因为李琼唱了这首歌,才使得她一夜声名鹊起,从此大红大紫”。接着她又说,“佟文西先生的海量创作,真的值得您关注”。自从退居二线以至退休,尽管时常写些文章,也曾出版75万字文学作品集《这个世界我来过》,但对于诗词、歌词这一块几乎未曾涉猎,也因而就这首歌的歌词为谁所写自然鲜见寡闻。段莹的意思我明白,已有耳闻未见其人的佟文西先生便也因此走进我的视野。也是自此,尽管显得过于碎片化,有关佟文西的资讯便如雪片般飞扑而来,互联网有关佟文西的作品也如花絮般应接不暇。
著名词人佟文西先生在其78年漫长岁月的过往人生中,60年间豪情满怀地创作了有如天文数字般5000余首词作。包括《山路十八弯》《摆手舞》获“五个一工程”奖、《一把菜籽》“金钟奖”、《喊一声妈妈》《幸福歌》《家是天堂》《喊一声妈妈泪长流》《复兴中国梦》获国家级一等奖在内的其它各类奖项,竟然创下五百余项的超高记录!此外,佟文西先后出版专著《青春之光》《三峡人家》《艺外之艺集》《香港香》《共庆良宵》《论音乐文学创作》《佟文西词作歌曲选》《艺外之艺集》《佟文西著作论》等,多达16部!遍查中外资料,世之罕有,堪称奇迹中的奇迹,可以说佟文西创下了令人惊诧的吉尼斯世界记录!生命的美丽,是展现在不断搏击的人生进取中;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负势向上的蓬勃生机中;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搏风击雨的苍穹翱翔中;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一泻千里的滚滚奔流中。那么,佟文西走过的人生道路所展现的,则是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呢?
正是基于此,我怀着崇敬、好奇的心情,试图循着佟文西先生的人生轨迹,沿着他漫若长河的创作历程,努力寻觅与打探他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曾经过往,还有他独立特行走向成功的种种秘笈,以期试图揭橥他的那星耀夜空般光彩夺目的艺术人生。于是,我将探视的镜头依着时光隧道推至1963年,也就是佟文西18岁那一年起始。终于,佟文西艺术人生中那一桩桩可歌可泣的人生过往,那一段段感天动地的累足成步,那一出出直抒胸臆的经典歌词,那一首首昂扬奋进的时代强音,就这样耀眼锃光地彰显、凸现在我的面前。

从那一年开始,笔耕不辍的佟文西先后在《人民日报》等五家省内外著名报刊发表作品,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成方圆演唱的《夫妻歌》《纺织姑娘》。也是自此,佟文西便一举成名。其实,早在这之前,佟文西曾经是沙市某厂遵纪守法的好工人,他总是抢着干最重最累最脏的活儿,为此他曾被沥青烫伤过。即便工作与生活条件如此之差,可是只因他骨子里早已根植下的文学DNA从不让他轻闲,常常利用业余时间每日精进不止,从而写下了很多习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佟文西这些光辉成就的取得显然并非偶然,均源自于他打小就对文学和剧本的偏好与挚爱。其后,他作为沙市文学协会会员,便一发不可收地写下了大量诗歌、散文等作品。其中他精心创作的《战士之歌》在“全国最可爱的人的歌曲征集”中获得金奖;而《商业街的夜晚》呢?只因歌手选择了这首意境超凡的歌曲,便在首届青歌赛演唱中拔得头筹,词坛的泰山顶峰就此留下了佟文西坚实的脚步。乘着1980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35岁的佟文西在这其后各种征歌大赛中均屡屡获奖。他也因此由衷地意识到,从事歌词创作或许是他人生中关乎职业取向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佟文西便义无反顾地走向歌词创作这条荆棘丛生的艺术人生路。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因为佟文西底蕴深厚的创作功力和著作等身的丰硕成果,再加上擅长竹笛、二胡、箫、小提琴、单黄管、琵琶等乐器的特殊天赋,求贤若渴、爱才心切的单位哪能就此放过?于是乎,湖北省歌舞剧院、省群艺馆、省电视台和省文联等单位先后向他抛出了愿意延揽为麾下的橄榄枝,佟文西于1986年得偿所愿调入省文联。在组织的关怀下,他顺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音乐文学专业。1989 年毕业后继续从事专业歌词创作,不负众望的佟文西拿出了让人称异的一系列佳作。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由《走进神农架》《神农泉酒》《农家小院》《牛铃响起》等12 篇词作组成的大型声乐套曲《神农架风韵》。嗣后,他相继担任《长江音乐》编辑、《长虹》杂志编审、湖北音乐文学学会会长、省音协社会活动部主任、省政协委员、常委等要职。
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数《山路十八弯》。省文联于1987年组织人参加长阳县乐园乡艺术节,佟文西适年54岁。当他看到土家族民风民俗及民间艺人唱山歌、情歌、“跳丧”、摆手舞、哭嫁、采莲船、放河灯等独特表演形式,印象尤为深刻。特别是当他撮取沟水洗脸时一抬眼,看着到处都是风光无限的青山绿水,他的词情便如泉水般于胸间涌动。月光照耀下清江河清澈的流淌让他彻夜难眠,当他找到感觉后,《土家的路与歌》很快创作出来,后来由中国最富盛名的词作家闫肃老师改为《山路十八弯》。应该说,这首歌词既是佟文西的功成名立之作,更是他的品牌奠基之作。也是从此,确立了他在词坛中不可或缺的独特位置。李琼作为土家族歌手,自获得“青歌赛”特等奖后,急需有一首适合她演唱风格的原创歌曲,而这首来自于土家族的《山路十八弯》歌曲自然再贴切不过。她正是靠着这首歌参加了1999年的春节晚会,算是一枝独秀且一曲绝唱。值此之际,为她迎来了人生转折点,从此走红歌坛。《山路十八弯》,也因此获奖无数。这首脍炙人口荡气回肠的歌曲如今早已家喻户晓,成为茶余饭后的传唱经典。人们一致公认,湖北省真正能够叫得响、唱得开的原创经典歌曲,无疑当数《洪湖水浪打浪》《山路十八弯》。这两首歌也由此,无可争议地成为湖北音乐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上世纪九十年代,佟文西迎来了人生创作的高丰期。1990 年 3 月创作了由《中国工人之歌》《纺织姑娘的风采》《飞旋的歌》《拥抱明天》等13 首歌组成的声乐套曲《飞旋的歌》;紧接着4月创作了民族风情组歌《土家风情》,包括《土家的路与歌》《舍日巴》《木叶歌》《巴山舞》《郎望妹来妹望郎》《雾海中的土家寨》《山雨情歌》《哭嫁》《吊脚楼之恋》《土家山歌喊中传》等12 首佳作。壮丽优美的土家族民族风情犹如一幅幅绚烂优美的画卷,光彩耀目地呈现在人们眼前,直让人有了耳目一新之感。1991年4 月他创作了极具影响力的大型交响合唱作品《旗颂》,包含《党旗》《团旗》《队旗》《军旗》《国旗》,迎得人们交口一致的如云好评。这年7月推出助推抗洪专题大型声乐套曲《抗洪救灾同心曲》,包括《绿色的冲锋舟》《你捐一片情我献一份爱》《手足情深》,更是受到普遍欢迎。就在同一时期,他又连续创作了声乐组曲《假日的歌》,包括《假日的心愿》《七彩梦想》《雨中足球赛》《少年的我》《走向校园》等14 首歌词作品。1992年,创作了大量赞美祖国山河、歌颂家乡变化的作品,包括《北京文明之城》《中华之魂》《天津素描》《啊!葛洲坝》等。1994 年创作的《花季芬芳》于9 月荣获全国第六届中运会“中运会获奖歌曲”。1995 年大型交响音乐诗《三峡梦成真》,由《三峡梦悠悠》《中堡岛留下我的心》《三峡的孩子》《三峡的山、水、人》《吹起唢呐把家搬》等组成,即便没去过三峡,只要看过交响音乐诗《三峡梦成真》,无形中便让你有了身临其境之感。佟文西最善于表现社会重大题材,他从1997、1999 年香港、澳门回归的重大新闻中找到了最为可心的切入点,并为此倾注满腔热血,先后一口气创作了大型声乐套曲《中国,敲响1997的钟声》《香港香》《敲响新的钟声》《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橄榄情》,以及《澳门之歌》《祝福澳门》《澳门在哪里》等优秀作品,获得了社会的交口赞誉。1998西部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事件,他也都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典作品。正因极具轰动效应的1999 年春晚《山路十八弯》那首歌,这让佟文西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声乐创作的信心和决心,从此他对这一块更加执著、认真。也因此,他丈量大地的脚步踏遍了恩施、宜昌、十堰、新疆、慈溪、深圳、云南、北京等许多地方,从而妙笔生花地倾情挥洒了他对祖国大好山河、美丽城市挚著的无限大爱,作品中也因此更多地赞颂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多种多样的地域特色。仅就一个多月的采风行程,佟文西豪情满怀地连续创作了不下百余首大众喜闻乐见的名篇佳作。
佟文西裹挟着词作的巨大声量,以其来头更猛的坚实步伐,豪情满怀地跨入21世纪。在那其后的20余年间,他的一系列笔酣墨饱的作品更似雨后春笋般劲爆词坛。一阙阙美妙的词作,一首首优雅的诗篇,一本本热门的著作,就像长阳县山里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源源不断地从佟文西满是经纶的心间流淌了开来。为免篇幅过于冗长,现就佟文西这一时期的一系列作品,只撷取一二略作简单回顾,足可以管窥天。
2002 年精心创作的《一把菜籽》获得第四届金钟奖;写于同年的《龟兹美女》等许多词作登上了文化部春晚的舞台,“你的舞姿哟让我痴迷/多情的眼睛啊让我不能离去/你的歌声让我沉醉/沉醉在你爱的怀抱里”等那些跳动的优美词句让人铭记心间,可谓气氛热烈盛况空前。2004 年9月佟文西一行去新疆库车县采风,有着敏锐观察力的佟文西被眼前一个个迷人的舞姿、一双双多情的眼睛、一出出心动的琴弦、一杯杯芳香的果酒所深深陶醉,于是马不停蹄连续写下了17 首以南疆美女为题材的歌曲。此外,这期间还写有《最美是新疆》《丝路驼影》《塔里木的胡杨树》等著名词章,给人印象特别深刻。2005年 9月佟文西为池际尚教授诞辰90周年创作套曲5部分14首曲目,再现他所崇尚的池院士光辉的一生。2006 年5 月,深入革命老区红安、大悟写生,创作了“大悟,我红色的家园”大型声乐套曲16首,得到有关部门充分肯定。2007 年佟文西创作的交响情景声乐套曲《我常怀念她》,可谓达到艺术水准的最高境界。《共创辉煌》《幸福歌》《中华之魂》《喜事多》等一首首气势恢宏的诗篇创作于2008年,其中最著名的《喜事多》,因其着重讴歌盛世中华,故荣登春晚舞台。奥运会期间,也都留下了很多好的作品。尔后,《家是天堂》《幸福歌》《喊一声妈妈泪长流》《复兴中国梦》分别于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叩响央视中国文联百花春晚的演艺大厅,均获一等奖。《共创辉煌》《回三峡》《喊山歌》《师恩如歌》《神农架梆鼓》等先后被著名音乐家谱成名曲,并被许多歌手作为经典歌曲于央视“青歌赛”总决赛中献唱,并就此获得好成绩。此外,佟文西应邀为《双面女人》《幽幽坟草》《堤街》《网络妈妈》《守望》《山里山外》《警钟长鸣》等影视剧创作主题歌。独幕话剧《口袋阵》、情景对话小品《烛光》、大型连续式歌剧《国耻》连续推出,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国家主要领导人于2019年4月再度来湖北宜昌、三峡视察,佟文西就此创作了《长江之恋》、《美丽新长江》、《聆听长江》和《长江我的天籁琴弦》、《棒槌架起心心桥》等。并为建国70周年创作了新的歌词《走山转水唱中国》、《祖国,我为你高歌》等一大批歌颂祖国的经典歌词。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把它保住,我们办事情一切都从这个原则出发”,这是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更是生命至上的中国理念。党和政府关爱武汉,全国人民驰援武汉,令佟文西特别感动,他豪情满怀地继续以歌词作战鼓,为居家隔离的英雄市民加油,为广大抗疫志愿者一路高歌!为有效阻止疫情扩散,国家断然封城封路。可是这个时候的佟文西呢?坚持“封城”不“封笔”,始终笔耕不辍,为奋战在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们摇旗呐喊!先后倾情创作了《樱花醉》、《武汉,我别来无恙》等优秀作品40首,其中有不少作品被中宣部“学习强国”收纳展播。2020年4月28日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武汉人民记住了这一天,佟文西更是感受犹烈,《英雄城,情未了》《爱就不会输》《一碗热干面》等这12首饱含深情的经典歌词,便是佟文西在其短短的12天内夜以继日地赶写而成。最具幽默风趣诙谐说唱风格的《一碗热干面》受到武汉市民的普遍好评,也因此标致着沉睡长达近一年的武汉终于苏醒了,作为大都市的武汉从此更加繁荣。“爱上武汉无需太多的理由/来一碗热干面就有最好的享受/……”。江城朗读者倾情演播的这首著名词作响彻寰宇,听众点击远超千万。人们感念尤深的《一碗热干面》,还有《爱上武汉不想走》,因其汉腔汉调汉味十足、地方特色浓郁,将武汉地方生活风趣幽默的显著特点展露无遗,很快风靡武汉,乃至全国。其后新冠疫情再度复燃,佟文西陆续又写出了30多首抗疫新曲,献给一线抗“疫”的战士和武汉市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情讴歌了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在抗疫战斗过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佟文西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赤子之心和词人责任,为此他的所有作品总是饱含深情,每每总能扣动人心。《人民就是江山》《有我在,有我来》等数十首战疫新词代表作,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疫热情。从《封城,隔离的日子》到《英雄城,情未了》,从《感恩好人》到《春暖英雄城》,循着抗击疫情的逐步推进,抗疫进展情况始终贯穿于佟文西创作的全过程。
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弘扬主旋律始终成为佟文西的创作主线。佟文西的作品总能紧扣时代脉搏,每个时期的作品很好地展现了中国人民负重向上的家国情怀,以及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2021年创作的《扇戏》《红色经典声声不息》,堪称经典。就在喜迎二十大召开之际,佟文西更是做足了准备,铆起劲头于盛会开幕的当天,连夜写出了《守在人民心上》的激情诗文。“心想民所想/民在心坎上/眼望民所望/心里总有光……”。以至自后创作的《和未来一起向阳生长》《我在,我来》《人民就是江山》《永远在路上》《金山银山的中国》《干起来,拼起来》《中国的胸怀》《人民大舞台》《新新的时代,新新的爱》《中国红,我生命的红》《快递小哥当代表》30余首经典名篇总能给人以激情,以至热血贲涨,不言而喻,艺术感染力更加彰显。2023年写下的《我带着你,你带着诗,一起进疆藏看草原》则很好地再现了西藏之恋、草原之光。
从1963年至2023年,纵观佟文西驰骋歌坛整整一个甲子5000余首作品,他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共享者,始终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一直坚持颂扬党的坚强领导,表现民族不屈不挠的锐意进取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拳拳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洋溢着勇毅前行的人生基调,表现浩然正气,从而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彰显了他对音乐文学的执着与追求,从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耀眼辉煌。另外,他的许多作品总能抓住社会热点,及时反映党情民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很好地担负起这个大好时代的吹鼓手角色。也因此,他的一系列典范之作既有许多昭示佟文西词坛足可让人解饥止渴的快餐式美味享受,同时又极具传世意义文化品牌的显著特征。还有,佟文西的艺术视角匠心独运,遣字用韵金声玉振,捻笔成文,糅字为诗,一气呵成。也因此,佟文西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分别被名家谱成或配成交响声乐组曲、交响合唱曲、协奏曲、音乐套曲、单曲、交响诗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歌咏大赛、演唱会、晚会、朗诵大赛不可多得的热门篇目。至今,许多词作在各种演唱会上仍历久弥新,传唱不衰。
佟文西善于准确把握时代特征,面对历史上每一个新起点、每一起重大事、每一段新征程,总是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在生活的原野上努力寻找写作素材。他以文艺家独有的眼光,及时发现与挖掘闪光点,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以期获得丰富的灵感与创作的冲动。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形态,人们的意识形态反过来又能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就其文学作品的功能而言,它不仅仅属于文学范畴,充分满足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更多的则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属性,即指导社会生活这个极其显著的一面。毫无疑问,作品来源于生活,但不是复制与粘贴生活,而是高于生活,反过来烛照生活,进而指导生活。正是基于此,佟文西经常深入基层,去聆听、体验、感受现实生活,并将现实生活中得来的事物和采集的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认真加以整理、完善。经过这样反复、不断地提炼、推敲、雕琢、研磨、修改、升华,再加上通俗、易唱、好记、亲切、感人、接地气的显著特点,因此他的艺术品一经传播,便迅速流行。佟文西生于巴蜀长在楚天,是巴山蜀水传他灵气,是楚江风浪给他刚直与狄介。因而,佟文西总是以高标准、严要求、重责任、出精品的良好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在词坛默默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从而创作出拨动人心的一系列艺术精品。而我要说,《山路十八弯》《中华之魂》《我们的心和国旗一同升起》《为祖国高歌》等许多反映时代和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作品,更是为人称道,老而弥坚。
佟文西如今已是年逾78岁的古稀老人,本当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可是他的行为举止一次次总让人跌破眼镜。他的生活状态依然就像一场场马拉松竞赛,每天都处在奔跑状态中。是故,他的精气神依然旺盛,创作激情甚于壮年。一旦灵感来袭,从来没有“朝九晚五”的作息习惯,亦不论白天黑夜,哪怕夜半三更,从不轻易放过,直至创作完成。于是,“白加黑”难免成为他时有的写作状态。也因此,他的不少作品总是在午夜,乃至凌晨三、五点临盆。现仅举三例,便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总想写首歌,把你唱响/一百年的征程,历经沧桑/无论是雨暴,还是风狂/走出来的阳光,总是灿烂辉煌。……”“每一句话,都在认真地听/似战鼓催征,让人激情飞扬/每一个字,都在仔细地看/似巨轮破浪,让人放开目光。……”《永远在路上》《一切的辉煌》,还有《写你入画》这三首歌颂二十大召开的歌词,就分别创作于2022年10月18日凌晨3点48分、22日清晨5点58分、11月6日凌晨5点49分。
综览佟文西的作品,他总能力避艰涩隐晦阳春白雪的这类语言,善于运用最能撮起人心、大众都能看得来、听得懂、记得住、想得起的这些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大众语汇。所以,口口相传的大白话、地方话、口头语便成为佟文西词作的一个显著特征。最典型的,莫过于汉腔汉调汉味的《一碗热干面》《爱上武汉不想走》。另外,佟文西特别注重遣词用句,讲究语势变化,力求抑扬顿挫,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韵律感。词作精于手法、善于出新。是故,他是音乐文学领域里难得的塑形、造境和抒情大师,无疑自然也是中国词坛当之无愧的“骨灰级”大咖。还有,他的歌词中大量运用排比、重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感召力。排比句,朗朗上口,可加重词句气势,具有音律美、节凑美、层次清楚、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说理透彻等特点,《燃灯》便是最好的例证。重复句,重在重复某些词语,意在强化感情,创作于2022年10月《守在人民心上》《干起来,拼起来》足可说明。比喻句,浅显易懂,易被人接受,给人印象深刻,形象、生动,渲染氛围,侧面烘托这些突出特点,分别写于2022年2月7、8日的《大城气象》“大难有大爱/爱似荷花香”、《雪花,我的爱人》显然再好不过。拟人句呢?《快递小哥当代表》“风知道雨知道/你的名字都知道”、“勤劳的小蜜蜂/又吹响了冲锋号”,这些经典句子常常让人记起。此外,衬托、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在佟文西的作品中,也屡见不鲜。
近20年来,佟文西的妻子在北京忙事业,女儿在国外工作,一家三口长期分离,以至后来其妻赴美与女儿团聚。可是这个时期的佟文西呢?为献身词作事业,甘愿独居武汉。永葆艺术长青之树,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佟文西总是激情满怀,以梦为马,用汗作泉,铭记初心,不负韶华,依旧笔耕不辍,沿着自己既定的歌词艺术人生路,只要生命不止,踔厉奋进,砥砺前行。
作者陶家宗
湖北省英山县人,大专,网名偏隅,中国网络作家会员。历任县政府外侨办主任、兼任旅游局局长。采访、编辑、撰写、筹资、出版资料繁浩、内容复杂、史料丰富、结构庞大、门类众多、时间跨度大、质量要求高、编写难度大、前史无借鉴,长达24.9万字的《英山县轻纺工业志》,授予全省纺织行业修志先进工作者称号。退居二线,立即转换跑道,撰写以本人一生经历为蓝本,长达166万字的大型纪实文学《在时代的大弯弓下》,长江日报报道后,媒体广泛转载。退休定居武汉,创作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评论、通讯等,共计200余万字。75万字文集《这个世界我来过》已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