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鸢飞蓝天 为港城荣誉而战》
记者 吕兰芳
朗诵 罗兰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说到放风筝,大家都觉得是孩子喜欢的事,事实上,我市有很多成年人爱好放风筝,值得一提的是,数十位退休老人特别喜欢并走上了专业路线,参加过许多次全国性风筝大赛,获得过几十次金银奖,为我市争得了荣誉。
市风筝协会这支主力队员平均年龄近70岁的队伍,每年参加多场比赛,部分项目在省内领先,同时宣传推介连云港。15日,记者走进他们的风筝装备存放基地,看着各式各样的风筝,倾听他们背后的故事,感受他们为全市争光的那份激情与荣誉。
曹君华,市风筝协会副会长,今年76岁,曾经营一家民营企业,退休后开始接触风筝,当时他发现我市专业放风筝的人很少,在省内、国内、世界的风筝比赛中,很少有港城人参赛,“一份责任感,让我觉得应该把连云港这项运动带动起来。”曾担任过市人大代表、市政协会员的曹君华说。
心动,就行动。曹君华联系了几位兴趣相投的退休人员、学习放风筝、花钱采购风筝、研究比赛规则、参加风筝比赛、宣传连云港……现在每次参加大型比赛,曹君华都在现场指挥、把控。
“出去比赛,开了眼界,才知道我们的风筝不行。第一次参加的是2017年潍坊国际风筝会,世界八九十个国家选手在一起比,看人家风筝奇特,有创意容易获奖。”曹君华说,比赛过程中,他看中了一个120平方米的京剧脸谱和一款特大型鳐鱼风筝,价格分别在一万多元和两万多元。赛后,他想办法联系国内生产厂家购买。“今年我买了孙悟空、龙头、滚地龙三样,花了一万多元。”
几年来,曹君华积极做好这项运动的推广与传承,旨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队伍中来。采访前一天,一位对这项运动感兴趣的中年人慕名而来,正发烧的曹君华,带着他看风筝,讲解放风筝的技巧。由于曹君华年龄较大,每次外出比赛他大儿子曹 海强 就跟着去保护,结果耳濡目染,对风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仅风筝放得好,还懂得比赛各项规则,“现在他可忙了,是省风筝协会副会长,还是一级裁判员。”曹君华自豪地说。
曹君华的二儿子一直努力钻研航模,为了助力我市比赛风筝的科技含量,研发了夜光风筝,在软体风筝内部安装LED草帽灯和开关,风筝放飞夜空可看见,赏心悦目。
放风筝既能活动筋骨、增强体质,又能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曹君华说:“以前,我有心血管病、糖尿病,还装了心脏起搏器,后来开始放风筝,身体变好了。”“76岁的他在运动场上和年轻人一样跑。”队员70岁的李安补充说,“放风筝时精神专注,可排除杂念,心情放松,使体内气息顺畅,能降压哦。”
今年68岁的曹君友告诉记者,市风筝协会现有142人,都是爱好放风筝的市民,其中退休老人占一半,“我年轻的时候,要忙工作和家庭,退休后才有时间真正接触这项运动。”
与平时玩耍的风筝不同,参加比赛要懂比赛规则,了解加分扣分项。风筝种类有很多,“传统风筝按照形状分为串式风筝、桶形(立体)风筝、板子风筝、硬翅风筝、软翅风筝和自由类风筝等。现代项目有软体类、空中效果(软体挂件)滚地龙类、传统夜光风筝。比赛中还有表演项目,超大型风筝表演。”今年70岁的马树帮介绍道。“比赛有很多项目,分空中和地面,空中放得好不好,角度好不好,花样技巧怎么样;地面的诸如画得好不好,造型好不好,色彩搭配怎么样,这些都要比拼。”63岁的骆祖良补充道。
放风筝需要全身心投入,处理好放风筝和风向风速的关系,就要动一番脑筋:风筝飞起来的必要条件是地面有风,但风速过大也不好放飞,因为这时空气水平方向力量过大,风筝不易“抬”上来,也很难控制;放风筝最怕的是风向不定,因为此时风筝最容易“栽”下来。
专业比赛的风筝特别大,用的不是细线,而是较粗的带子,“这款滚地龙风筝,直径10米,一般放飞需要10人以上,使用的是10厘米宽的长带子,一方面是有力度,另一方面手也好抓。”曹君友说。“当然,大型风筝放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放前理开需要半小时,放结束时,收起来需要1小时。”
放大型风筝有一定危险,放前要明确分工,身强力壮的人站在前面,把风筝抖上去,后面的人要紧密配合。因为人的力气有限,常常打地锚加以固定,记者看到装备里有几根长约1米,直径5厘米的铁棍,还有铁锤。骆祖良认真地说:“这样固定还不保险,今年我们在潍坊国际风筝节上看到其他参赛选手竟然直接将风筝绳栓在大型起重吊车上。2019年9月一次比赛,由于没打地锚,头十个人使劲拽着才保住。”“今年4月份,在徐州的比赛,夜晚正在比夜光风筝,突然来一阵大风,裁判还没有来打分,所以我们就使劲拽着风筝,站在第一位的骆祖良被风筝带着起飞,脚离地面一米多高。”62岁的秦世荣说。
“报名参加风筝大赛到获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闹过好几次笑话。例如在潍坊火车站广场试放风筝,被执勤民警找了,在常熟由于不懂比赛规则把风筝放飞起来,没有分,给个道德风尚奖……”曹君华说,他们在多次参赛中,开阔眼界,积累经验,逐步在专业的路上成长起来。


最近一次参加比赛是2023年4月15—16日,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第19届世界风筝锦标赛上,我市代表队获得了三金四银一铜,其中最大风筝一等奖、软体风筝二等奖、夜光风筝二等奖。
7年来,他们参加了风筝类的国际赛、国内赛、省赛、精英赛、锦标赛、挑战赛……获得了多项一等奖、二等奖,金牌、银牌、铜牌等。在曹君华的书橱里,奖牌、奖杯和证书就放了三层。“还有很多奖牌在风筝协会办公室里,个人奖牌拿回家收藏了。”曹君友说。
2019年江苏省风筝公开赛第一名、第二届长三角体育节城市风筝邀请赛冠军、2023年江苏省风筝精英赛(连云港海州站)冠军、2023年江苏省风筝挑战赛金牌……记者看着这些奖牌,感受到他们的喜悦,也感受到这是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和刻苦训练的结果。
参赛观察、比较、总结、提升,“软体风筝参赛必须要新颖、有特色,要创新,最好有科技含量。”“我们地方特色,花果山、西游记,风筝特色鲜明,代表连云港。”
我们连云港的风筝为什么能获奖?大!2021年在徐州举行的江苏省风筝挑战赛上,我市的大型远古三叶虫,长66米,吸引全场喝彩。“三叶虫长66米,肚子里可以装一节高铁”曹君友自豪地说,“这在省内是第一个,规模、式样都领先。比赛结束后,省风筝协会秘书长告诉央视现场采访人员,然后央视让我们现场再放一边,全程拍摄。”

风筝比赛中,有一项是地方特色风筝放飞表演赛,今年我市获得潍坊国际风筝会最大风筝一等奖是3个孙悟空加上5个宇航员造型。“我们的地方特色风筝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此次创意是孙悟空在天空中遇到了我国宇航员,反映我们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放飞的时候体现大家开心的状态,一起在空中扭秧歌欢庆。”曹君华介绍创意,“人家一看孙悟空就知道我们是江苏连云港的,走出去,就要把我们城市宣传出去。”

市风筝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协会为全市风筝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为港城全民健身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市风筝文化的传承和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不断向外界推介港城。

作者:吕兰芳,连云港日报社记者

罗兰: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人,大型活动策划人,培养的学生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成绩优异,荣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微信公众平台【罗兰之声】【夜听罗兰】创建人。荔枝罗兰之声FM1264639,触电新闻【罗韵兰馨】,都市头条【夜听罗兰】。录音并制作多部诗集,录制发布朗诵作品近万首。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触电新闻网:罗韵兰馨
邮箱:191338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