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笃龙先生好!昨夜上网见五年前一文评拙著《群山绝响》,还得了征文奖,原本是先生网名天马所作。几年前有微友网名天马者见我烟盒字索要未予——被人两千元购藏也。今专写答谢。2023、5、22,英文顿首
《群山绝响》的情感碰撞
《群山绝响》是著名作家方英文先生继《落红》《后花园》后又一部长篇小说力作。小说以地主出身的元尚婴家利用“物资”和“关系”层层打通关节以求上高中为线索,描画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乡村少年的心智成长历程,由此还原出人民公社末期的民生百态。
小说首先打动我的地方是保持着优良传统的家风家训。“ 别人欠你的,你不要记;你欠别人的,一定不能忘。”《群山绝响》几次出现这句话,多么深刻又多么朴素的一句话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良家风家训的世代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家风家训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建构。元尚婴传承实践着耕读传家的家风,爷爷和母亲吃斋念佛的善念以及终生的身体力行时刻影响着尚婴,家风家训成为小说的灵魂。
生活细节的描写,也体现出作者过人之处,许多生活场景真真实实的再现,一方面是作者善于贴近生活,观察细腻,体验深刻;另一方面是倾注了作者对生活的真挚情感和对少年时代刻骨铭心的记忆。给猪挠痒痒这节写得太精彩了。你别看猪笨,大智若愚,其实猪真的会享受,你给它挠痒痒时,它会四蹄蹬空,眯起双眼,哼哼唧唧,这时候好像世界一切都是它的了。家字下面一个豕,无猪不成家,牲畜已经是家庭一员,尤其在那个食粮困难时代,猪就是一家的命根子。生活的希望,生活的幸福,生活的快乐,很大程度上一家的生活全寄托在猪身上。猪就是一个银行,人们对猪的感情真的有时胜过对人的感情,对父母子女的感情。所以,看到给猪挠痒痒这节内容特别亲切,感慨万千。
性描写在小说中,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里的性描写无疑也是成功的,作者把一个懵懂少年由性朦胧到性成熟的心理变化过程准确生动刻划出来,既有渲染铺陈之妙,又拿捏得恰到好处,正如春节的带把肘子肥而不腻,意味深长。元尚婴给河边洗衣服的马广玲挠痒搔背一节,母亲让去看望万水贵父母的路上与苏景兰推让麻花一节,就把性心理变化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浑身发痒,心跳加速。苏景兰三根手指一搭到元尚婴手背上,“ 元尚婴没能听清对方说的啥,因为对方的三根指头拓着他的手背,不离不弃,如一股蜜液迅速窜进他的臂膀,回旋了他的周身,晕眩了他的神经,导致他有了平生从未有过的陶然恍惚……” 充分体现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
享受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感,享受作者给我们还原了一段历史而带来的反思和回忆,让生活在那一代的人在阅读中再来一次情感碰撞。
2018年春节
读《落红》
今年方英文长篇小说《落红》再版,突然想起,我似乎收藏有头版签名本,急忙翻箱倒柜寻找出来,有点窃喜也有点懊恼:怎么就让他沉睡了十多年!急不可耐地阅读了起来。三个晚上,放下毛笔,放下走路,甚至午饭后那点可怜的雷打不动的午休时间也放下了,几乎一口气读完了《落红》。
读方英文《落红》,想起当年读《人生》,读《平凡的世界》那股子热潮涌上来,农村题材史诗般宏大壮阔和苦苦求索的一幕幕场景映象在脑际,与《白鹿原》《最后一个匈奴》史诗般壮烈悲怆地反映民族危难面前各个阶层苦苦奋争谋求民族独立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如今沉读《落红》,恢谐幽默般几近黑色语言调侃戏谑中把身处改革洪流中的城市小人物苦苦挣扎摸索前行中真情真性和无奈用史诗般语言呈现在浮躁的时人面前,让人沉思反思思考去留,在风淡云轻中实实幽默了一回。解馋!
当然,在阅读前半部分时有点郁闷,例会学习勾起人很多的不快和无奈,文中过多的叙述稍显累赘,其实完全可以用现在一句流行语 “你懂的” 带过。
读完《落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有悔之晚矣之感。《落红》束之高阁的十年,我正好处在小说主人公那个年龄段,在这十多年里,发生的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印证了主人公的境遇。读《落红》又找回了当年的感觉,回顾半生确感自己似唐子羽,无用但我不是才子,有过无数次冲动但都归于平静,可惜我还没有选好那块地!路还得往下走!
2015年12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