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的故事(一)
我发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已经离世10个月了。他怀着对这个世界无限眷恋、对一家老小的无限不舍离开了。埋葬他的那一天,凄雨冷风,道路泥泞,上天把对他的残忍做到了极致。
————题记
安子是我的发小。
我想把他的故事写出来很久了,但是一直在犹豫,因为我不知道他的故事还有什么无法预料的情节,事实上我一直在心里有所祈愿,希望像大多数书上的故事一样,安子能有一个苦尽甘来的结局。只可惜,现实永远比书本残酷的多——前天,一个发小打电话来,说安子得了肝癌。
发生在安子身上的事,很多人觉得只有人为编撰才会那么离奇曲折,但事实上,它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的身边,就实实在在发生在和我一起玩儿大的安子身上。
世间幸福的人大都相似,而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安子就是个很不幸的人。
三十多年前,当我和安子、强子、海子、桃子、刚子等一群小伙伴,一起上学,一起上坡放牛,一起下河摸鱼逮螃蟹,一起偷吃三伯地里的西红柿,一起轮流给伙伴们讲故事,一起在小山村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玩耍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多年以后一个夏天的午后,我会坐在繁华都市的一个商业楼里通道的长凳上,怀着复杂的心情诉说身边一个伙伴的不幸。
安子的不幸是从10岁左右那年的那个下午开始的。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安子出事的消息比二审家房顶的炊烟扩散的还快。
安子出事了你知道不?门上的二婶一边择菜一边给不远处纳鞋底子的三婶说道。三婶眼睛猛的一抬,目光从老花镜的上沿和眉毛之间的缝隙吃力的透了出来,额头上的皱纹随之挤在了一起,吆!娃出啥事了嘛?
啥??你还不知道?!娃可怜晌午正烧锅奏(做)饭尼,火里头突然“嘭”的一声,爆出来一个东西,一哈不偏不正奏打到娃眼窝上了!!二婶说着不由自主用手里的还带着泥蛋子的葱根朝自己眼睛处比划了一下。
吆吆!咋了冾?!!那蹦出来个啥东西嘛?娃眼窝这会咋样嘛??三婶还没等二婶把眼睛处的葱拿开,就迫不及待的问道,纳鞋底子的手已经完全停了下来。
三婶的反应显然多少超出了二婶的预期,二婶不得不同样完全停下手里的活接着说,村里人都说是个青霉素玻璃瓶瓶儿,说娃烧锅的时候,瓶瓶儿跟柴火在一起混着被撂到火里头去了,结果把瓶瓶儿烧爆了,蹦出来把娃眼窝打了,设娃那个眼窝可能保不住了。
吆!可怜即!才多大个娃?以后咋办呀??三婶不无忧虑地说道。咋不是!二婶应到。
在那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在那个民风淳朴,人心向善的小山村,尽管二婶三婶在内的全村人的同情皆发自肺腑,但是安子的一只眼睛却再也无法重获光明。
从此之后,安子的脸上再也没有了童贞的开心快乐,取而代之的是忧郁和自卑。就这样一个原本生机无限的青皮果,被岁月过早的秋风生生的闷熟。
对普通人来说,失去一只眼睛人生已经足够不幸,但对安子来说,这仅仅是开始。

安子的故事(二)
安子生命中第二个失去的是他的亲哥哥。
安子姊妹三个,一个哥,一个妹。哥哥是八十年代的中专生,那个年代家里能出这样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将来分配工作,吃商品粮,有足够能力补贴家里。哥哥是全家的骄傲,也是希望。因为家里要供哥哥上大学,后面还有个妹妹上学,加之安子的眼睛那样,在学校里总觉得不如人,所以他上完初中就辍学,回家帮父母务农。如果按全家人希望的那样,哥哥将来大学毕业,在城里工作,分房结婚生子,扎根城里,有能力帮扶老家,安子和父母二老守着家里一亩三分地,平平稳稳过日子,这个家还算过得去。但是造化弄人,命运给这个家春天的明媚还没有彻底展露,就迫不及待的将之带入寒冬。
就在哥哥刚工作两三年,刚有了能力帮扶家里的时候,却被查出肝癌晚期,不久就撒手人寰。可怜的安子,一边在悲痛中办理哥哥的后事,一边还要安慰伤心欲绝的父母妹妹。
这一年他19岁。
长兄为父,现在长兄不在了,他成了家里的长兄。他的额头还没来得及长出能经历风霜的棱角的时候,生活的重担已经结结实实落到了他的肩上。 多年以后,当我们几个发小在城市的一个小饭馆相聚的时候,看到身材高大但稍微驼背的安子坚强的额头和宽阔结实的肩膀,以及谈吐间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时候,安子儿时的无忧无虑,成长的艰难岁月,都市的艰辛劳作,各种画面在我眼前一一闪过,突然涌出的欣慰和心酸让我禁不住眼睛湿润,随即就想到一句话: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安子的故事(三)
在我的记忆中,安子失去一只眼睛不久,他家就找人在门外的场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了“泰山石敢”四个字。年少时候不知道它的意思,只懵懵懂懂感觉应该是辟邪用的,但是遗憾的是,这个石碑似乎并没有改变安子家的命运。
哥哥病逝以后,安子毅然担起家庭重担,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偏不倚地走上了祖辈们走了几辈子的路。儿时的理想,少时的梦怀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支离破碎。
此后多年,我因为在外上学后来又在城市工作,和安子没有再见面,也几乎没有他的消息,直到三年前几个发小的一次小聚,那次没有安子,却全是他的话题。
安子快离婚了!
他的婚姻很不幸!
海子和强子交替着讲述安子的故事,过程中他俩偶尔有关于事情某一个情节的争执,但最终都会达成一致,于是在几乎整晚的谈论中,我最终大致理清了安子这些年来的经历。
安子22岁时,从山里引了个媳妇。
为什么从山里引?因为在我们那个小山村,本村姑娘基本上都会嫁到外面, 借此逃离穷山沟。有极少人会嫁到本村,要么是本村那人确实日子光景好,要么就是交叉联姻,比如小凤的哥哥娶不到媳妇,河对岸小花的哥哥也娶不到媳妇,为了成全各自的哥哥,小凤和小花分别嫁给对方的哥哥。那个时候的山村,这样用牺牲女娃一生的幸福来解决家里男娃婚姻的例子不在少数。无论是男娃女娃,没有爱情可言,即使是有爱情,也是结婚以后的事了。安子虽然也有妹妹,但是却没有合适的交叉联姻的对象,所以像安子这样的小伙,通常解决婚姻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走进比我们小山沟更偏远的山里去找媳妇,因为对那里的姑娘娃来说,我们这里又属于“外面”。
只可惜安子身上的好事,似乎从来就没有顺当过,从山里引媳妇这个事也是一波三折。
山里那家人有两个女子,大女子和安子年龄相当,虽然安子的眼睛有缺陷但是见安子给出的彩礼钱足够合适,就勉强同意了。可那女子一来安子家,一看家里穷徒四壁的光景,立刻就反悔了,要退礼退婚。安子这边家人不答应了:说话不算数?说不愿意就不愿意了?不可能!我们不要礼,只要人!
事情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山里这家的二女子站出来了,我替我姐!安子这边一看这个女子虽然比老大低了一点,模样儿也没有老大白,但是娃能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能为顾全家里大局牺牲自我,说明娃是个灵娃,再说了,有总比没有强,也就同意了。
现实就是这样,它永远比小说要糟糕甚至龌龊。因为贫穷和封闭,愚昧荒唐往往不足为奇。
安子的婚姻总算是解决了,女娃嫁过来后,勤快能干,孝顺公婆。邻里都说安子命好,找了个好媳妇。但是正如《阿甘正传》上所说,生活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滋味儿。

安子的故事(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替代,自给自足的农耕模式退出历史舞台,不计其数的年轻人涌入城市打工挣钱,因为靠种粮食卖钱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安子和媳妇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随着经济文化觉醒的,必然还有人的灵魂,而灵魂的觉醒往往意味着背叛。
来到大都市的媳妇,很快背叛了安子。
一开始安子和媳妇各自打工,两个孩子留在老家上学。夫妻俩聚少离多也属正常。日子久了,媳妇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安子感觉到不对劲,就问媳妇是不是外头有人了?媳妇一口否认,说给人家饭馆打工,每天晚上下班十一二点,哪有时间回来。安子也就没再说什么。
但是没过多久,媳妇主动提出了离婚。理由是安子人不行景,不想和他过了。安子说你肯定有人了!媳妇说没有!安子说肯定有!媳妇说谁再有,出门叫车撞死!
两年后,安子才发现媳妇那天是多么的勇敢和虚假。事实也证明,有些女人在出轨的时候,是多么的不顾一切,可以抛家弃子,可以信口毒誓。
安子当然不同意离婚,理由也很充分,一是俩娃都还小,离了娃咋办?二是你现在说我人不行景,那时候咋不说?现在晚了!
媳妇于是索性不再回来,安子找过几次,也让娃缠过她妈,但是都无济于事。两人就这样不离也不和僵持了两年。
说实在的,截止目前,我多少能理解这个媳妇。因为追求爱情无可厚非。女人么,以前在小山村,没见过世面,只知道幺鸡抱娃关后门,来到城市后,见到形形色色的人,看到花花绿绿的世界,才发现人生还有爱情!
但是当我去年春节期间听到安子已经离婚,听到背后真正的缘由后,我实在是大跌眼镜,对安子的不幸遭遇更感不平。

安子的故事(五)
在持续了两三年的僵持之后,安子最终还是离了。安子说女人一旦变心,十头牛都拽不回来。更何况,这个女人已经不值得他拽。
我一直没有关注过那个女人出轨的对象是谁,因为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女人的心。但是当我从其他发小口中得知女人出轨对象的时候,我一下子整个人都不好。
她出轨的对象是安子堂妹的老公,而且这个人是个上门女婿!!这么狗血的剧情,我在电视和小说中从来也没有见过!发小说去年春节间,几个人都给安子的媳妇和那个上门女婿做过思想工作,但是没有用,两个人在一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从安子几年前发觉不对劲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一起了!而且这个女人现在已经怀孕了,是上门女婿的!
我不知道安子在知道这些事情的当时有没有呕血,但是他后来的的确确是呕了,他得了肝癌!
前几天我们几个发小在村微信群里,发出了倡议,为安子募捐,我们村子小,人不多,但是都对安子的遭遇很同情,这么多年,村里谁家过事,谁家需要帮忙,安子都会义不容辞,他一直秉持着这个古老山村一代代人留传下来的淳朴善良。所以,募捐的时候大家都很踊跃。最后募得了近两万元交给了安子手上,安子在群里用简短恳切的语言表示了谢意。
前天我去看他,他已经瘦的只剩皮包骨头。但是他的求生欲望仍然很强。他说“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娃现在又没妈,家里老人年岁已这么大,这个家还不能没有我,我得坚持活着。”
我看着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可怜的安子,真真切切看到他一天一天在远离他丢心不下的家人,而我无能为力……
有人说善良是一场有序的轮回,也有人说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然会打开一扇窗,但是很显然,这些在安子身上都没有,上天对安子太狠了……
在离开安子途中,我看着车窗外故乡的田野,草树,看着从村子中间蜿蜒而过的小河,又一次想起我们几个发小无忧无虑的童年,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作者简介】
徐军武,教师。喜爱文学、音乐、历史。业余坚持写作,作品文字朴实幽默,主要以身边的人和事为题材,有很强的画面感和代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