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何 根 祥 先 生,出国前,曾任上海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中国企业发展年鉴》副主编、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
1987来加拿大,曾任加拿大著名学者弗兰克费瑟教授的助手。1994年起,任加中企业家协会会长。2001底回国创业,先后任上海思考乐书局董事总经理和上海大众书局副董事长,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副会长,中国书刊发行协会理事。2010年起,任上海中侨学院副院长、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期间,兼任一家加拿大上市公司的董事。
2014年起,任加拿大阳光教育集团执行董事。2021年起,兼任“朗读者海外精英”编审,北美翰苑总顾问。主要著译有:《现代管理者》、《现代管理学》、《面对挑战的抉择》,以及《论语通读》等。
华尔兹,英文原名Waltz,是起源于欧洲、生命力最强的舞曲,被列为国际舞的第一舞种。这是人们载歌载舞最自然的一种表现形式,乐曲以3/4拍为主旋律,舞步以旋转为主,所以华尔兹又称为圆舞曲。圆舞曲根据速度分为快慢两种之后,人们把快的圆舞曲称之为维也纳圆舞曲,而不冠以“维也纳”的即慢的圆舞曲,它是由维也纳圆舞曲演变而来的。慢的圆舞曲具有优美、柔和的特质,舞曲旋律优美抒情,节奏为3/4拍的中慢板。人们在优美的旋律中,通过身体的升降、倾斜、摆荡,带动舞步移动,使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
与2/4、3/4拍乐曲最大的不同点是:3/4拍圆舞曲节奏清晰、明快,舞步与旋律高度融合,易于学习和入门。
我第一次接触华尔兹是1984年秋天。当时,胡耀邦同志为了促进中日世代友好,邀请了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当时我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工作,作为一名青年编辑,我被领导安排参加接待日本文化界的青年。其中与他们联欢时,在上海展览馆有一场以华尔兹为主的舞会。要求参加接待的人,必须在两周之内学会圆舞曲。记得当时新闻出版局团委安排了科技出版社的一位美术编辑,负责教我学习华尔兹。后来,她看我学习认真、进步快,又教了我伦巴。那时,我心里想着这是政治任务,所以学习非常用心。再加上华尔兹的旋律本身确实很优美,不知不觉中就喜欢上了。在圆满完成接待任务后,继续学习华尔兹和伦巴,就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
在我的心目中,祖国永远是我心中最向往的主旋律;友情、爱情和亲情也经常成为圆舞曲的主题;甚至儿时的梦想和期盼,也可以用华尔兹来表达……. 特别是我学习电子琴以后,用华尔兹的琴声来表达我的心声,就成了我新的学习目标之一。

1、 今年元旦,我学会弹奏 《我和我的祖国》
正如歌词中写的那样: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
1999年国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我作为海外华人的代表,9月30日应邀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庆五十周年晚宴。
笠日,我们来自北美的华人华侨代表,被安排在天安门东侧观礼台,观看由江泽民主席亲自检阅的盛大阅兵式。当威武雄壮、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陆海空三军方队经过天安门时,所有的人都感到兴奋和激动。我为强大的祖国而自豪,也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以后,每当节假日载歌载舞之时,我都会与朋友们一起尽情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歌唱我们的《美丽中国》。
2、除夕许愿,我即兴弹奏《今夜无眠》。这也是一首圆舞曲,而且属于维也纳圆舞曲。
除夕夜,吃完年夜饭,我一边看春晚,一边写了除夕许愿:
爆竹声中一岁除,欲把旧桃换新符;
阖家团圆观春晚,神州大地呈吉祥。 今年春节,我是在上海过的。晚上,登上大楼顶层,看到灯火辉煌的上海夜景,感慨万分。我生在上海,看到上海越来越繁荣,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3、情人节,我弹奏《情人山》,这是一首慢的圆舞曲,就像一对情侣在互诉心愿。
一首由叶枫、蔡琴、高胜美、费玉清唱红的《情人山》,其旋律优美流畅。愿天下的有情人,像歌词所叙的那样,每天都能互诉心愿,成为终生的好侣伴。
这是高胜美演唱的《情人山》原版
4、1984年中日青年大联欢,至今快四十年了。但是,由胡耀邦同志倡导的中日世代友好,至今难以忘怀。也常常寄望当年访华的3000名日本青年,他们现在都六、七十岁了,已经是日本社会的栋梁。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依然会不忘初心,记得当时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们真挚的友好感情,继续为促进中日世代友好尽力!我记得当年在上海展览馆,中日青年联欢就是在《青年友谊圆舞曲》的旋律中,开始翩翩起舞的。
《青年友谊圆舞曲》是1955年由江山创作的。这是当时集体舞最著名的圆舞曲,也是历年团组织活动首选的集体舞曲。国庆七十周年庆典,重温了这首圆舞曲。真可谓是跨越时代的流行,青春记忆的时尚。
5、五四青年节那天,我即兴弹奏《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我们曾经生活在激情燃烧的年代,我们的青春无怨无悔地献给了祖国屯垦戍边的事业。每逢五四青年节,我都会想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首歌。不久前,我们黑龙江建设兵团第八团的部分战友们聚首周庄,重温昔日的友情和亲情。虽如今已步入暮年,但我们初心依旧,革命热情不减当年……
这次周庄游期间,我们深切感受到战友之间的友情和亲情。正是:三月周庄游,浓浓黑土情。
周庄古镇之所以名扬天下,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双桥》有关。这幅画曾作为美国人的珍贵礼品,回赠给当年访问美国的邓小平,从而轰动中美两国。从此,人们莫名而来,周庄古镇也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
战友们兴高采烈地登上了双桥,似乎在向世人证明,我们来过了周庄。有诗为证:
阳光三月周庄游,欲赋诗文语还休;
逸飞笔下双桥画,战友聚会时难留。
6、对初恋情人的眷恋,数英文歌曲Scarborough Fair写得真切
由莎拉布莱曼演绎的《Scarborough Fair》作为反战电影《毕业生》的插曲,曾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歌词中,从采集芜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到缝制精细的麻布衬衫,都真切地表达了对初恋情人的一种眷恋……
这是莎拉布莱曼在电影中演绎《Scarborough Fair》时的原唱。
7、听英文歌曲《月亮河》,自然会想起黑土地的蜿蜒河畔…….
《月亮河》,英文原名Moon River,1962年获奥斯卡最佳歌曲奖。歌词中特别令人感动的唱段:月亮河,宽不过一英里;总有一天我会优雅地遇见你。织梦的人啊,那伤心的人。无论你将去何方,我都会追随著你……
上海知青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很多人在那里收获了友情、爱情和亲情,但也有的鉴于种种原因,有情人未能成为眷属,他们把遗憾定格在蜿蜒河畔……
8、一首《小白船》,曾经给我童年时代带来了美好的梦想
《小白船》原名《半月》,创作于1924年,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朝鲜童谣,在中国与朝鲜广为流传。1950年译成中文,我上小学的时候,是音乐老师重点教授的一首歌。我喜欢这首歌,它伴我度过了童年时代多少个难眠的夜晚…..
去年歌王争霸赛,《小白船》+ 英文名曲Sailing 又一次搬上了央视的舞台,大受观众好评。也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现录制现场直播,与大家分享。
9、我们这一代,是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尽管经历过曲折和磨难,但总体来说我们还是幸运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979年,由歌唱家于淑珍演唱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作为电影《甜蜜的事业》插曲,为全国民众喜爱。那些闪耀着爱情与理想光彩的音符与画面,把思绪拉回改革开放的初期,鼓舞我们以阳光心态投入建设现代化祖国的大潮……
1984年,这首歌上了春晚,从此流传更广,可谓家喻户晓。
琴声与心声,就像诗和远方。诗不仅在远方,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皆是诗。弹琴也一样,伴随着美的旋律,自然会引起共鸣,于是琴声与心声就融合在一起了。此时,弹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形式。这样,生活也就多了一种美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