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获若贝尔奖的“十指相扣”翁杨爱
作者:憨子( 刘彦强)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登记结婚。当时有多少人看好这桩婚姻?有多少人痛骂这桩婚姻?有多少人摇头叹息?有多少人恶搞调侃?但不管怎么说,19年已经过去了,杨振宁已经期颐过一,开始待茶了,翁帆也已四十有七,近乎知天命之年了。这桩婚姻依然平静的、怡然的行进着,十指相扣,两心相知的幸福着。
事实证明,无论是出于人类正义的谴责,还是网络上愤愤的恶搞,都无损于两情愉悦的真正相爱。两人的年龄差距54岁,没问题,是爷爷与孙女的差距,难免受到世俗的抵制与责备,但无论怎样的批判,都不能颠覆爱情本身的正当性和纯洁性,哪怕这个爱情多么惊世骇俗,多么不门当户对不般配!
实际上,我们都太注意婚姻的外在条件了。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年龄差距……等等,而对于内在条件,如心心相印的真爱,情感心态的一致,人们往往就不顾及了。
一般说来,年龄差距过大会有代沟,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所谓代沟,其实就是因为年龄差距带来的对现实社会认识上的差距,表现为思想心态上的差距。现实的情况是,两个年龄相仿的人可能心态截然相反,如一个乐观,一个悲观,一个蓬勃风发,一个老气横秋。两个年龄差距很大的人却也极可能心态一致,心心相印。
看李昕的文章《我所认识的杨振宁先生》,其中有一段话很是让人深省:“他们年龄差距,不在于翁帆的年轻,而在于杨先生的‘年老’。82岁,的确是高龄了,但是人的年轻和年老,重要的在于心态。杨先生的心态,一直保持青春不老,这是他能够吸引翁帆的重要原因。”
心态,其实是人最重要内在条件。
以期颐之年的高龄,杨振宁依然能够关心社会,关注人生,对周边发生的一切保持兴趣,求知欲极强,还像青年人一样热爱学习。他与翁帆有共同的爱好,喜欢听音乐,热爱文学。如果不看相貌,谈天之中,你根本不会相信他是期颐老人。
翁帆也说过类似的话。翁帆说,他和杨先生,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共同语言很多,因而生活中的乐趣也很多。就身体状况来说,杨先生体力甚好,结婚之后两人逛一起公园,一起骑双人自行车,一起讨论物理学,一起参加学术会议,行走之时十指相扣,杨振宁在前,翁帆在后,一路拉风,欢快异常。正所谓同出同入,夫唱妇随,相敬如宾。
这样的老人怎么不适合再婚?
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有爱。婚姻是爱情的结果。
看翁杨十指相扣悠然仙游的照片,你就会羡慕,这个动作是那么的自然而然,那么的怡然自得,显然是发自内心的相互敬爱,是心心相印的相互爱恋。你能感觉到他们那种相互体贴相互依恋的温情。

94岁杨振宁与40岁翁帆

101岁杨振宁与47岁翁帆
作为一对恋人,这动作本不足为怪,但是大家是否想到,他们已经这样“十指相扣”近二十年了?
那些在网上妄议他们的人,可否反躬自问,在你们自己的婚姻中,你们是否也有过十九年“十指相扣”的经历?还有,在你们歌颂的那些金童玉女的理想婚姻里,又有几对有过不说十九年,而是几年的十指相扣?甚至是十年的婚姻延续?
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句俗语,说“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杨先生和翁帆是否幸福,的确不是别人可以妄加评判的。
而且,还有一句俗语,叫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卑俗的心态去想象猜度别人的夫妻情感,这嘴里如何能给吐出“象牙”来。
对社会上关于他们婚姻的妄议,翁杨二人都从来不置一言。这固然有君子的大度,是否也有对小人思维的谅解?
据知情人说:翁帆对杨先生关爱备至,细心之极。吃饭时,总是她挑选适合杨先生食用的菜品,夹到杨先生的碟子里;如果是吃虾吃蟹,翁帆会亲自剥掉虾和蟹的硬皮,把虾肉和蟹肉给杨先生食用。平时在家里,翁帆会安排好杨先生的作息和饮食,亲自煲汤煮粥,帮助杨先生调理好身体。结婚近二十年,杨先生身体依然健朗,翁帆功莫大焉。
杨振宁说翁帆是他的甜蜜天使,翁帆说杨振宁是她的真命天子!
翁帆照顾着杨振宁的日常生活,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杨振宁也会给她一些生活中的指导,是她最好的人生导师。杨振宁爱她的温柔、美丽,而她也爱着杨振宁才华、智慧。
而今,他们的爱经历近二十年后依然“十指相扣”,他们在再向世人阐释着什么是幸福的爱情,什么是真正的忘年恋,用“没有孤独只有快乐”来描述再恰当不过。
中国人很熟悉杨先生与李政道合作已经获得的若贝尔物理学奖,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杨先生还有比那个若贝尔奖更高的成就。那就是他早在1954年,和米尔斯提出规范场理论(也被称为杨—米尔斯理论)。这项理论虽然也是两人合作,但是根据米尔斯的回忆,明白无误是由杨先生主导的。还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轰动物理学界的杨—巴克斯特方程。所以,1993年,“美利坚哲学学会”将“富兰克林”奖章颁授给杨振宁先生,表彰他的成就是世界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事件”;1994年,美国富兰克林学会向杨先生颁授“鲍尔奖”,明确指出,杨先生的规范场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并肯定会对未来几代人产生相类似的影响。” 邓稼先对于杨振宁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十分推崇。他多次表示说:如果不是诺贝尔奖规定每人只能在同一个领域获得一次的话,杨振宁应当再获得一次诺贝尔奖。他说:杨-Mills场,就是规范场,比起宇称不守恒来,“对物理学的贡献还要基本,意义还要深远。它不但影响当代,其前瞻性是以世纪来论的。”
对诺贝尔奖的评选规则我不懂,但我想,如果老诺贝尔当年设立一项爱情奖,杨振宁与翁帆的忘年爱情是否可以获得若贝尔爱情奖呢?
我想这是极可能的。
2023-5-23
作者简介:刘彦强,笔名憨子,陕西咸阳人,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政治教师,《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曾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坡刘村志》、《草根憨语》等书,并主编或参编多种教辅读物,有杂谈散文以及诗词散见于多种刊物。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