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海结盟”地忆长征
作者:山浩
一直以来,耳熟能详地就常听闻红军长征过大、小凉山的经典故事——“彝海结盟”,内心更是十分想往要去圣地瞻仰拜竭。但都因山高路远、或条件不具备而遗憾地没能成行。

就在刚过去的5月20日这一天,应当年“边境侦察作战”和“老山防御作战”中的几位“过命战友”:赵晓才、王卫平、杨学德、张敬普、周天扬等热情邀约,携各自夫人在西昌城会合后,便驱车走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彝海林区,专程前往拜竭、瞻仰红军长征中刘伯承元帅与彝族头人小叶丹“歃血盟誓”之地。

过去“蜀道难”!大、小凉山交通更难的时代早已翻篇。而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公路网密布,高速公路纵横,“动车”驰骋川、滇,机场飞机直达国内外!凉山彝族自治州同全国各地一样,在振兴中华民族的道路上努力奋进、大步迈进与发展之中。
离开高速、就要进入彝海林区山路前,战友们也已经激情燃烧、不约而同地集合在路边“标示牌”前合影留念!

行驶在林中崎岖的山上,肃穆之情已油然而生!“彝海结盟”是心中的神圣和神秘之地!今日终于成行,将了却多年即要来实地瞻仰、拜竭之愿了!
在雕塑广场矗立,仰望着先辈军神刘帅和彝族英雄小叶丹的伟岸塑像,恼海中万里长征的历史创举一幕幕再现,让我们一行不由得肃然起敬!

迈步到湖畔坡林间三块“石头”旁,目及草地上这三块极为平常的石头,这就是当年刘帅和小叶丹“盟誓”时坐过的石头坐位。另一块石头是:彝族部落凡重大活动时,必须要有极具名望的“彝人祭师”在现场监督、主持,那块石头便是“祭师”的坐位。

这三块不起眼的石头,它们不仅经历了当时那段神圣的创举,至今仍将永远地见证着那段光辉的历史时刻!

“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首次圆满实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团结、各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振兴的长征之路,从此一步-步坚实的走向璨烂辉煌!
在彝族地区,朱总司令发布告示首称:“万里长征”,从此“红军长征”名扬海内外!
同时,在此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政权——冕宁县委,也是长征途中建立的首个地方革命政权!
在此,由刘帅授旗,组建起了首支地方革命武装——“沽鸡支队”。
由此,红军进凉山,过彝海,借道彝族居住区,不仅留下了革命组织和火种,扩充了红军兵员,还为尔后征战大渡河、勇夺泸定桥,继续北上争取了时间,奠定了胜利基础 。

迈岀“彝海结盟”纪念馆,感慨万千!这里见证了:红军长征过彝区“始阻、终善”的历史创举!也见证着红军万里长征途中经历的万千艰辛!见证了民族团结、通力合作伟力无限!激励着我等及后人们都要为中华民族大团结,为国富、民强、军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彝海结盟”八十八年过去,在此敬仰、纪念先人不由感叹:
磅礴乌蒙绵连凉山,
金沙水道壁陡多湾,
人迹罕至古道多险,
红军长征举步维艰。
长征北上借道西川,
川西著名大小凉山,
凉山彝人勇敢彪悍,
穷山恶水前阻后断。
民族团结伟力无边,
工农红军历史实践,
刘帅义举结盟“叶丹”,
借道彝海军民欢颜。
朱总告示长征由始,
不扰民还建“新政权”,
刘帅授旗“沽鸡支队”,
彝民拥共助红空前!
2023年5月24日
—— 撰稿人:山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