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诗的味道
禹琴/黑龙江
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具有无可匹敌的魅力!
那么为什么说诗美?而且是最美呢?让我们看看诗字的组词就知道了。
诗歌,能够唱出来的文字。所谓的歌,就要有音节,高低跳跃,有舒缓,有高亢,轻柔如潺潺流水,激越如倒海翻江。(如:天涯歌女,保卫黄河)吟诗,就是一种有节奏的语言,吟诵,就是有韵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节奏感很强的一种表达形式。例如北宋的那位柳永,怀才不遇,落得个靠给歌姬写诗,过活的贫困潦倒。死后都是歌姬出资为他安葬的悲惨结局,可是他的诗却流传下来,那些歌姬也因为吟唱他的诗歌而名满妓坛。
说到诗,就必须有韵,所谓的韵,比如律诗,二四必须尾字要押韵,否则应该就不是诗。散文诗,也必须遵循押韵的潜规则。个人理解,不论现在的三行微型诗,还是汉俳诗,祈使句和尾句,都必须押韵,否则就是短句,是叙述,不是诗。
诗是因为有韵才美,才能吟能诵。这应该是诗的一种特质。如果忽略了押韵这种体裁,就是对诗歌的一种曲解,一种亵渎,一种践踏,一种不负责任。
一首好的诗歌,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犹如身临其境,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例如:墙角数枝梅……,你是不是能感到站在冰天雪地之间,寒风拂过,一缕暗香,看那一剪寒梅,你会感知那是梅花盛开。再比如:骆宾王的咏鹅,那曲项,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读来什么感觉?有没有绿柳如烟,春水微漪,一群白鹅浮在水面,红色的双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鹅儿们伸长着脖子欢快的叫着。
四句诗,一幅画,把你带入到情景之中,闭上眼睛,那个画面都似乎就在眼前。所以才能流传千载,相传至今。到现在好多家长在孩子刚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就交给他背诵。即朗朗上口,又贴近生活。
好诗会让人有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通俗易懂,大多数人都能接受,我们不是说那些蕴含哲理的作品不好,只是建议不要用生涩的字词让读者非查字典才能弄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开阔了知识面,也有卖弄之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是不尊重那些内涵丰富的老师们 。所以说文化也是有层次的, 能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才能流传下来。
有些时候也需要那些具有内涵的高人给咱中国文化争光。比如传说中的日本占领东三省,为显示他们的强势曾经出过一个上联求对下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想想这种军事上的侵略,还要在文化传承上显示他们的王霸之气 ,欺人太甚。一个年轻人看了告示义愤填膺,一把撕了下来,日本人把他请到关东军司令部,备好笔墨,年轻人提笔写下: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居边。让日本人瞠目结舌,无话可说。彰显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总之,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读诗的时候,我们要细细品味诗歌的韵味美,内涵美,文字美。写诗的时候要细细推敲,用最精辟,最简洁,最准确的文字抒发你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高禹琴,黑龙江五常人,新西兰诗画摄影社会员,诗心斋微诗社成员。作品散见澳大利亚新西兰综合之《澳纽网》专栏,《华人头条》,新西兰《先驱报》美国新报等。
国内曾在《散文诗刊》《三江文学》《芳菲文艺》《当代诗歌瞭望》《诗评专栏》 网易,头条,新浪.搜狐等平台发表诗歌,散文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