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悠悠访南宋
淡淡的云
(牛丽麟)
五月的阳光灿烂,五月的微风不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杨柳浓荫,槐花飘香。
在上党区的东沟村观瞻古老的上党南界古阁楼;在南宋、北宋村的古迹古建前留恋忘返;在永丰村的现代化农业园观光游览;在东掌村的青山绿水间徜徉。乡音乡情话乡愁,古迹古建漾古韵。上党区新农村建设的飞速发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完美结合在一起,让一个个古老的村庄焕发出崭新的容颜。
五月十三日,很荣幸的参加了上党文联、上党作协主办的“南宋古韵”采风活动,和市区的作家诗人一起走进上党区美丽富饶的南宋镇。
一、上党南界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上党南界。顾名思义,这里就是上党的最南端了。这里环境幽静,群山环绕,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依山而建的上党南界阁楼古色古香,沧桑的容颜向世人诉说着它悠远的往昔,高大的墙体坚固挺立,古朴的砖雕匾额上四个大字---上党南界。字迹虽有脱落,但依然苍劲可见。
这是一座占地250多平米的古阁楼,分上下两层,下半部是拱形门洞,长约76米,青石为基灰砖为墙,高大的门洞至今完好。从这里出去就可以去往晋城,河南等地。青石路面坑坑洼洼正是当年繁华留下的印痕。这里曾是商旅进出上党的必经之路,也是古老上党和外界互通交流的历史见证。
这里距离“铁器之都”荫城古镇很近,那时闻名全国的荫城铁器就是从这里走出去,走向全中国。虽说古道已废弃不用多时,原有的附属建筑早已不见影踪,但这南界阁却依然屹立着,与寂静深处注视着上党的今昔变迁。厚重感、历史感很强的南界阁楼下边是拱洞建筑。你看不到有横梁或者支柱,是传统窑洞式砖圈结构,古老的青砖和白灰结合在一起,历久弥坚。虽不确定这座阁楼到底建于何年何月,也不知道它到底经历了多少岁月。但依然可以看见他在经历了无数风雨侵蚀之后的古朴坚强,像一位守护神默默守护着上党这片沃土,俯视着一方烟火的兴衰荣辱。
南界阁的第二层是一座四合院落。这些房屋都比较低矮,应该是当年守关人在这里居住办公的地方。登临阁顶,远眺群山绵延,青翠松柏在春末夏初的阳光下郁郁葱葱。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岁月,有的房屋还在苦苦支撑,有的已经坍塌成一堆瓦砾,给人一种残败的景象。匾额的字迹模糊不清,甚至还有人为刮掉的痕迹。或许历史有太多东西不愿告诉后来的我们。
上党南界阁的右侧有一座古老的戏台。高高的戏楼建筑精美,说是雕梁画栋也未为不可,但沧桑的容颜、龙钟的老态让人觉得它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戏台周围有东沟村民居住,一位老者饶有兴趣的给我们讲述了这里曾经的繁华。
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在这古朴厚重的古建筑面前,各位作家诗人或凝神观之,或神情肃穆,仿佛穿越到时光深处探寻上党的古老和这楼阁背后的故事。讲解员给我们做了精彩的介绍,这次活动的组织工作做得细致,体现了区政府对乡村文化繁荣的高度重视。
从上党南界下来,走出沟东村,一行人走进了北宋村的文化园。这里正在修建,最吸引人的就是玉皇殿。这是一座元代的古建,虽经历了几次修缮,依然古香古色。特别是檐下的斗拱,造型古朴厚重,七踩斗拱非常珍贵,是省级文保单位。
匆匆来,又匆匆去,这些古老的建筑正在新时代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五凤楼
五凤楼位于南宋镇的南宋村,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已是正午,天气炎热,作家们却一个个精神抖擞,兴致盎然。年逾八旬的刘路生老师精神矍铄,谈笑风生,让这次南宋之行有了榜样。
站在五凤楼前的广场上,正面仰视这座宋元时期的建筑,顿觉一种如凤欲飞。高高的楼阁耸立入云,四角飞檐高高挑起,俊秀威严,如凤翱翔。正面观为五层飞檐,侧面看是四层飞檐,这就是明五暗四的建筑格局。实际上五凤楼是上下两层,二楼设有栏杆,可以登楼眺望对面的老雄山和周围景色。整座楼阁红墙金顶,琉璃碧绿,阳光下金碧辉煌,摄人心魄。
走进正门,清风徐徐,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这里有荆木为梁,桑木为梯的奇景。正门右侧有一架独木梯子可以直达二楼。由一根下粗上细的桑树木凿刻出一级一级的台阶而成。桑树属于低矮树种,且易分叉,难成材。这一架独木梯,大头直径达76厘米,小头直径42厘米,共有十五个台阶,树龄达480多年。举头仰望,楼阁的顶部有两根粗壮的木梁,这木梁可非同小可,是生长了三千多年的荆木。我无法想象那些细软的藤条经历了多少岁月,汲取了多少日月精华才可以长到身为栋梁之材。惊叹之余还是惊叹。这里不仅奇观连连,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让这座造型奇特的古建更加神秘。
其实,五凤楼是这座玉皇观的一个门楼。玉皇观的规模很大,观外对面有乐台,观内有钟楼、鼓楼,有东西配殿,有献殿,月台等建筑,气势恢宏,结构严谨。五凤楼和西配殿是元代遗构,其他的均为明清重建。这座木结构的建筑,全是卯榫制作,藻井上下通透,全为斗拱结构,巧夺天工,技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工匠技艺的高超。
据说这五凤楼和玉皇大帝的七个仙女有关。
为何叫五凤楼而不是七仙楼呢?那是因为七仙女嫁给了董永,织女嫁给了牛郎。所以呀,玉皇大帝身边就留下了五个姑娘,就是五凤。她们就是金凤,银凤,玉凤、彩凤、翠凤。这五个仙女厌倦了天庭枯燥无聊的生活,特别羡慕人间的烟火红尘和如画风景,就结伴逃离天庭,来到了繁花似锦的人间。玉皇大帝得知后大怒,命令天兵天将来到凡间缉拿。无奈,这上党风景优美,人杰地灵,这五位天仙誓死不回天庭。玉皇大帝恼羞成怒,派了雷神电神再次追赶到今天的上党,用雷电劈死了五位仙女。五位仙女的瞬间化身为山脉,就是后来的凤凰山。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五位美丽的仙女,就建起了这座楼阁,因五位仙女叫了五凤楼。因为她们是玉皇大帝的女儿,所以正殿就叫凌霄宝殿,这观就叫玉皇观了。无论咋样的传说都是一种美好,有凤来仪,岂不美哉。
走进献殿,也叫献庭。拜庭,或者享庭。这里则更加瑰丽多姿,这里有八卦斗拱的金钟罩,也就是最古老的中国式天花板,无一颗钉子,全是卯榫结构,上下通透,堪称绝世佳品。外看檐牙高啄,斗拱飞檐,勾心斗角。献殿四角的石柱,雕刻精美,寓意深刻。儒释道故事齐聚一殿,实属罕见。在献殿的四根木梁上有一奇处,叫断梁。其实,断梁不断。只是用像榫卯结构的衔接起来,缝隙有点大,千年之久丝毫无损。在这样一座建筑宏伟,高规格的建筑中用一根接起来的木头为梁,确实匪夷所思。有人说是缝隙用来伸缩,或许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个考点。白玉尚有瑕疵,人事无完满,这断梁之谜却成了一道风景。
跟随漂亮的讲解员继续前行,就到了供奉着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了。这里有五檐斗拱十三踩,共有十一组,古朴厚重,制作精美,如一朵朵绽放的花朵,错综复杂,非常漂亮。也叫四跳七铺做十三踩斗拱,规制之高超越了故宫,可能就是因为这里供奉着掌管天界的玉皇大帝也未可知。这种精美的斗拱在古建筑中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五凤楼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十分珍贵。同样的建筑中外仅有三座,一座在首都北京,一座在日本的东京。普通的五凤楼在全国也不过十多处。
环顾四周,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勾心斗角。这座建于宋元,明清又几次修缮的楼阁,我们的先人都赋予了它东方色彩的神秘,集儒释道文化融合一处,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
仰望屋顶琉璃色泽艳丽,制作精美,无论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且大都为明代万历年间制作,保存至今完好无损,实属罕见。
尚在回味五凤楼的凌云飞檐,人已经走进了永丰生态农业园。
永丰生态农业园极具现代农业和中华古老文明的完美结合,教与学,观与感,娱乐和探寻多重结合。感知二十四节气,体味方言土语,回归乡情乡韵,寻访农耕文化的渊源,了解永丰的过往和今天,解读现代文明下的新型农业的快速发展,分享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的成果。
最让人留恋的是东掌村的新农村建设。东掌村是南宋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320户,1420人。整个村庄掩映在绿树浓荫中,绿化面积高达76%,东掌地处上党盆地南端,这里山水相依,青山绿水,集体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百姓安居乐业,真正实现了“四美三宜“。正如美丽导游说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村民不出村就可致富,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山青水碧,宜居乡村,着实让人羡慕留恋,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徜徉与东掌村的街头巷尾,感知这座古老而崭新的村庄的魅力。三面环山,碧水绕村,清新的空气,干净整洁的街巷,宽阔的文化广场。从村民的住房就业我们可以看出这里老百姓的富足;从村容村貌可以窥见这里有一个强有力的集体经济;从旅游开发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东掌村对环境和经济发展两手硬的发展理念;从文旅产品我们看见乡村文化建设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完美结合。走过酒坊、豆腐坊、油坊;走在古朴青石板路的老街;走进农舍一样灰砖木梁的的图书馆。既有乡村乡情乡愁的韵味,又可以寻觅到古老文化的传承。既有现代化的生活标准,也有乡村淳朴安闲的滋味。
古老的东掌,年轻的东掌。饮一口圣泉井的水,甘甜清冽。吸一腔天然氧吧的新鲜空气,心旷神怡。魅力上党,古韵南宋,正乘着新时代的浩荡春风,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加足马力,奔赴美好的明天。
2023年5月
作者简介:

牛丽麟 女,网名淡淡的云,长治市作协会员,潞州区作协会员理事,喜欢朗读,喜欢诗歌,喜欢用简单的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