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 炉 茶 语
文/石城吴钩 南京
《泥炉茶语》目录:
前言 一·茶之思 二·茶之缘 三·茶之道 四·茶之禅——
1.禅2.茶3.茶·人 4. 人·茶5. 茶·禅6禅·茶 五·围炉茶余语
(已发前言 一·茶之思 二·茶之缘 三·茶之道 四·茶之禅——1.禅2.茶3.茶.人4.人.茶5.茶.禅
茶·禅
说到茶与禅,或许更有些玄乎了。茶与禅结缘,究其因,说来大致皆应与“山”有关——
古今佛教禅寺,大多远离世俗,建在环境清幽谧静的高山丛林;而茶,亦生长在远离人间的山坡大谷。因远离世俗,故自给自足、农禅并重,历来乃是佛教之传统。为自给自足,禅僧们于深山务农,在寺院周边垦荒、种地,艺蔬、栽茶。僧人们山中务农种植,可谓得天独厚——深山幽谷莽林,云里雾里烟里,此境极宜作物尤其是茶树之生长。他们在山地种茶、采撷、焙制;他们在禅室烹茗、煎泡、品酌……禅僧们因静修,故皆爱茶、嗜茶。他们于寺院习茶研禅,藉以静心养性、参佛悟禅;寺院庙宇制茶饮茶,亦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自古茶禅一味,一直相沿成习,诸多名茶精品,如佛茶、铁观音等之传世,即出于寺僧们之手,为禅僧所命名。由此,可以说,茶,乃僧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茶,是僧人明性禅悟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由此,可以说,佛教开创了禅文化,同时亦成熟了茶文化;由此,可以说,是禅僧们使茶味禅味贯通一气,使茶与褝、禅与茶相生相成,彼此结缘;由此,可以说,是山寺之历代僧人,使茶禅水乳交融,融为了一体,从而成就了茶禅文化。
佛教禅宗,从“静”中创出。静为佛首,空为佛本,苦为佛身,隐为佛理,达摩祖师洞中面壁静坐即是。 故静坐、静心、静虑,乃是历代禅师参悟佛理的最重要功课。参禅须静——然,长久静坐难免疲,长久静心难免困,长久静虑难免乏,于是,茶,便成了禅师、禅僧、禅者们提神益思的好友;于是,茶理与禅道,禅道与茶理,禅茶一味,茶佛相携,共参禅机,同修禅道。
咦呀呀,茶与佛,佛与茶,玄哉!人云:茶为佛之禅心,佛乃茶之升华,妙乎?
噫,《茶·禅》,茶之与禅,禅之与茶,此说,玄乎,妙乎?此论,妙乎,玄乎?余把盏,大笑,云:玄哉,妙哉,玄妙哉——乃一饮而尽,口齿留香,芬芳满颊,顿感四大皆空,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