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首届“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征稿启事详情:https://mp.weixin.qq.com/s/kbZaQdmZ198Ih-RIwvGYHw

复兴九年,岁在庚子,中秋佳节,会于福州钟山之明泽庄,煮茶论道,把酒当歌也。
巨岩如钟,名为钟山,闻名遐迩。山不再高,有庄则显;水不在深,有灵则清。狮昂坪地,神气频催,天地造化。狮出象入,出将入相;龟对蛇峙,富贵双全。
礁屿似印,是谓金印,州府地标。水浮玺印,才华横溢;赤蛇缠绕,文章盖世。石如笔架,惟妙惟肖,鬼斧神工。山川贵象,钟灵毓秀;笔耸玺浮,文韬武略。
八九挚友,少长咸集。此虽不崇山峻岭,但群山环抱茂林修竹,更有湛蓝的栖凤湾、浩瀚无垠东海。惊涛拍岸,心潮澎湃;心旷神怡,气象万千。
登临钟山,沿途曲径通幽,欢歌笑语。抵钟鼎,观海波,居高临下;列其次,醉山色,清风可饮。虽无管弦之乐,粗茶淡饭,畅所欲言,亦足以畅叙幽情。
龙泉甘洌,清茶淡雅;山珍海味,美酒飘香。阳光沙滩,海上明月;游子搏浪,风花雪月。朝迎红日,夕候金滩;云蒸霞蔚,流连忘返。
是日也,天高云淡,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云舒云卷,奥妙无穷;俯瞰大洋之广,海天一色,天边做岸。以游目而骋怀,身临其境;观海江湖远,听涛天地宽。
古人云,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大矣,岂不痛哉!
钟山眺望,极目海天。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酒当歌,海阔天空,生乐死远,且行且惜。悟,成败几何?生死几何?无常几何?
虽不怀千岁之忧,但亦不醉生梦死!以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故,谈古论今,重究人生真谛。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左传》最早提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之说,之后变成儒家的最高追求。在中国历史上,集三不朽于一身的只有两位半,一位孔子、一位王阳明,半位曾国藩。孔夫子不论,一位在湖南教书,一位是湖南人。
当然,讲到孔子,必然要讲文庙。我们知道,文庙既开创我国新的祭祀文化,成为中国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文庙祭祀与经典的诠释,科举制度的推行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共同奠定了士人对于儒学和孔子的信仰,它完全可以与宗教相媲美,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儒家优秀分子对于自身信仰和使命的自觉表达。
提到王阳明,自然要讲阳明心学。阳明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陈献章开明代心学之先河,经过弟子湛若水,而影响王阳明。对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阳明心学始创于“龙场悟道”,其“悟道”的理路,与陈献章的“静养端倪”堪相一致。
王阳明一生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被广泛推崇而且没有争议的之一!主要原因,曾经朱熹、张栻以及王阳明等人主教过!
当然,这并不是说,应天书院[河南商丘南湖畔]、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和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嵩山南麓]不如岳麓书院,只是近代岳麓书院学生的名气太大了: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块令湖南人骄傲了几百年的金底文化招牌,外人未免会觉得太过洋洋自得,可如果查看史料,你就会知道,这座静静的庭院实在是有这样的资本。单就清朝以来,书院便培养出17000多名学生,其中有:陶澍[shu]、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tao]、唐才常、杨昌济、程潜等。
清嘉庆年间岳麓书院大修,袁名曜山长为大门撰写对联,出惟楚有材句,让门生们应对,贡生张中阶对曰于斯为盛,终成千古流传的大气贵气霸气的绝对!
既然宋朝以降,岳麓书院多次被定位理学正宗,而且中国两位半三不朽人物一位出自楚国湖南,一位在岳麓书院教书,加上培养的大名鼎鼎的学生,那么,悬挂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也就没有异议了!
曾国藩先生说,最聪明的为人之道,是让人放心。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呢?曾国藩功高震主,其为人处世,不得不低调,不得不让人放心!他是要让朝廷和皇帝放心!如果让人不放心,后果是可以想象的。这也是曾国藩上交兵权主要原因。
事实上,曾国藩是委曲求全地让人放心,也只有委曲求全,才能做到让人放心。
就普通人而言,就没有这样的顾虑,所以,我认为,最智慧的做人之道,是让自己心安。
如果,你能时时、事事心安理得!再加上,秉承因上精进果上随缘的不屈不饶的坚强和智慧。那么,你的生活工作就没有什么想不通过不去的事情!
当然,人在江湖,有许多迫不得已的时候,因此,我们既需要智慧做人之道,也需要聪明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