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东乡散文"江鱼寻巢历险記"。
作者: 笔墨飞扬,飞歌琴声。
我自古生存于江河,湖泊,水塘,水沟,凡是有积水的低洼处,都是我栖息的地方。我的巢穴是不确定的,是随江河的潮水涌动而定。水动我动,水止我停,这要生存环境优越,我们是不会轻易移动巢穴的。
江南的冬,江河一般是不会结冰的,比西北的冬要温暖的多。那怕是寒冬腊月,西北的雪花有兴趣时南游,也会不辞劳苦,兴致匆匆光临江南的空域撒撒雪花,抖抖威风,然而又撸起袖子急匆匆地离开了……这不过是做做样子,去江南点缀一下野外的冬色罢了,更不会象西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寒冷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可是,冬天的西北风是少不了的,吹到脸庞,吹到身上仍然会觉得全身冷,耳朵冻疼,冻成冻疮发痒…… 但是气温必竟也在零度以下呀。鱼与人同,怕冷,怕热,也怕受惊吓,需安静,不嬉吵闹。冬季鱼儿觅食常常受寒冷所限,一般日出普照、水体加温,鱼儿活动巡游觅食才较为活跃。鳊鱼一般能生长到4O厘米,重量一般达,1一3公斤,不算大,但也不算小。我们鳊鱼是大群体,江南各处都有,品种繁多。我们这块是一个小团体,目前暂时生活在长江流域。

在这宽大水域,我们有二怕!
一, 大船开来,水体动静很大,震的头晕,那股柴油味难闻,使我们饮食减退。
二,每当大个体鱼,老远的水浪漩涡滚滚而来的时候,我们东躲西藏,疲于逃命受惊害怕,确实给我们在大江生活带来了杀身之祸。
但是,我们知道,一般河、大个体鱼是不会去二级河生存的。由于河面狭窄,深度不够,再说食物不充足,它是无法生存的。 嘿!说来你也不信,恐怕你还未曾见过吧?那家伙嘴象狮虎,一口可轻松地能把我们吞吃掉,便还露出了甜蜜的微笑,似乎感到很幸福,它们觉得能吃到荤腥是很高兴的事,是运气好呗。所以我们想找个较安全的水域,有小虾,有各种水草,更有小生物之类,是最适合于我们生洐繁殖了。
譬如: 内河,二级河,池塘,大水渠等,都是我们最理想的起居地。那里没有大风大浪,更没有太大的鱼类,危险性相应小的多。并且还拥有各种丰富食源,景致宜人,阳光充沛,水中含氧量高等众多的优点…… 这几天我们已随着江水风浪的助推,把我们冲流得快到的岸边了。是的,借助风力游动行走是不费劲的。我们游啊、游啊、游的精疲力尽,游了几天也记不清楚…… 哦!兄弟们快来看啊!我看见了堤岸,我看见了芦花,看见了野兔,更看见了田间勤劳的人们……这时的天气,由冬至,进入三九瑞雪,现已冬去春来,野地草根冒芽,更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水暖也能增强鱼儿觅食活动的频率。所以我们边寻食,边察看长江通向内河口的衔接处。游啊游啊,再鼓劲再游……忽然前方发现了一个大漩涡滚滚而来,乖乖是个大鸡婆子,脊背安放着一排银光闪闪的长刺,这家伙很凶。尤其是它跟蛇决斗时,是很有计谋的。蛇呢也不是省油的灯,蛇觅食很狡猾善于伪装。它常常在鱼出没的河段横睡一旁,装死。等到鸡婆子靠近时,它猛地甩起长长的蛇身,将鸡婆子紧紧缠绕几圈,勒紧,乃至窒息。在这紧要生死存亡关头,鸡婆子也不甘示弱,也拿出它护身看家本领来,只见它深深地大吸一口气,将肚子鼓的圆圆的、猛的一下伸出毒刺,几根银刺深深地扎进蛇身,随着一阵残叫,蛇疼痛难忍,左右幌动颤抖身躯,想甩开鸡婆子,作最后的挣扎解脱,可是那有这么容易的事呢?可怜的蛇,它的师傅就教了它这一招,无奈,终于败下阵,蛇在奄奄一息时说道:老鸡婆子,你厉害!若有来世我们再决斗!说完它慢慢地松开了缠绕的蛇身,抽动了几下咽气了,心脏停止跳动,驾鹤西去了……在鱼蛇大战中,鸡婆子一招制胜,收获了赢者的丰富大餐,尽兴的享用了几天。

这种鱼,生性凶猛,以肉食为生。当地方言叫"鸡婆子“。官方语言称: "桂鱼"。这家伙在水下,双眼放绿光,脊背那排闪闪发光的毒刺,攻击性能凶猛,只见它来势汹汹,目的是要吃掉我们的……弟兄们赶快跑呀!逃命啊…… 大家煽动着鱼翅,经过紧张激烈、全力游动狂奔,终于摆脱了鸡婆子的尾追堵击,否则就会成为这家伙嘴中的美味大餐啦,好险呐!嗯就是。奇怪?这是什么地方?我们从未见过!有河,有草,河中又有微生物,阳光,花卉,树荫,更有桥墩和回水湾。哦哦……原来是惊险中获喜啊! 嗨,是喜,是喜啊……快拿地图来看看,辩认一下这是什么了子地方? 哦!原来这是江南东乡姚镇大内河呀,是的,这不就是我们早就期盼已久的好地方吗?今天终于如愿了……我们一齐有十几个兄弟,这几日大家嘴头上都象抹了蜜似的,整天乐呵呵的,都在忙伙起息地筑巢呢。有的继续沿河道前行,心里还是不满足,想再找更好的。哦!果然这里确是还有更好的。倘若你放眼眺望,前方那段河堤,天蓝地绿,芳草如茵,水中的倒影,已绘制出一幅美丽的蓝天白云,在这片空域由西向东飘逸……河堤东岸水体里,刚露出水面的蒲草,东一簇簇,西一簇簇非常美观。听人说那边,去年是菱盘生长地段,这里环境不错,确是适合于我们生存的好地方。

这时后面掉队的鱼也赶上来了,由于沿途好位子都被先到的鱼占领了,它们只有继续疾步再前行,再跑……,不知游了多长时间,腿都跑疼,跑酸,又困又乏,走着走着, 通过了一段高坎阴面、豁然开朗,噢噢,我看见了……你们快来看看呀,前方更有西洋景啊!我们后来者,可算是找对了方位了。 不远处有一个河湾,一个水塘,环境比它们找的都要好!那里左边是初生的荷花,右边是青青的菱盘已露出水面,河水清澈透明,小虾畅游,鲤鱼跳跃嬉耍。还有绿油油的水葫芦,这不过长的不是太大,毕竟是4月份的天气嘛,天气还不算太热,植物生长慢…啊呀呀!兄弟们:我们不再走了,到了皇宫天堂了,就在这里定居了。
时间在日起日落中消失,万物在阴消阳长中生长。转眼间谷雨到了,百花盛开,万物篷勃,今晚五更春潮涌动,江水源源不断地上涨,大批各种鱼类,跟随潮水流进了大河,淌入二级河,跑进潮水可进的沟洼,池塘……这批新入住的鱼儿,又给劳动人民增添了许多水产美味。当然又给垂钓者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心灵中的安慰。
今天是五月十五,河岸绿草如毯,花树飘香,水草茂盛。野外美景已到一年中最美,最润丽的顶盛时期了。气温不冷不热,人们感到很舒适愉快的时候……雨后天晴,水中含氧量丰富,鱼儿嬉耍活跃 ,互相追逐打闹已成常态。今晨鱼儿起的早,觅食无须跑远,周边食物盛多,这是因祸得福意外收获,所以它们在这里不愁吃喝,生活的轻松愉快,心情好,也不受来自外来的干涉,可以满河畅游不存在危险隐患,可以无拘无束自由出沒在河湾。由于这里生活条件优越,鱼儿们个个吃的膘肥体胖,这里的一切一切,归功于食物链给它们带来天伦之乐啊!

这条河顶头你能看得见的是,是一条现代宽畅有现代气息的大马路,姚镇村村民靠江靠河普遍爱吃水鲜,所以垂钓先生多。这几天河水涨潮引起了十里八乡的钓友们的关注,人们纷纷骑着电摩,老年代步車,乘坐公交車,骑脚踏車前来寻钓……嗨!昨夜雨下到凌晨,天不亮鱼儿们早早游动在草边,回水湾觅食了,河边没有鸟叫,更没有昆虫的吵闹,只听见鱼儿们吃食的低矮的吵杂声。鳊鱼们眼睛很好使,怎么了?草下,菱盘边,水葫芦旁水下有着,红、黄、绿食物喷香的,怎么这么多呢?这一段时间我们来到这里从未遇见过的呀?奇怪,是那里来的?一夜功夫象变戏法似的,一下子变了这么多呢?恐怕是危险的征兆吧?弟兄们危险就在我们身旁!
大家寻食时一定要甄别清楚哦,否则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哦!我们先站在远处观察一下动静再说,看看其它来者,看到这种情景是什么反映?话音刚落,乖乖来了,来了一阵鲫鱼,个个摇头摆尾一路小跑很快活,那领头的大个子,看见这么多的好吃的,并且还是舌尖上的美味,它跑的比谁都快,其它一涌而上。小小的鱼嘴忽煽忽煽的,个个吃的都很幸福开兴,由于一冬都没有品尝到,这么好的美味佳肴了,大家今晨非常愉悦,个个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食米有:
红色,黄色,绿色。特点: 香,甜,腥,不仅味美,口感好。而且什么味都有。不仅有素的,还有更好荤的。
譬如: 红虫,蚯蚓,小虾等。
素的: 有拉丝饵料,玉米,麦粒……可是它们别高兴的太早了,危险已悄悄地来到了它们的身边了。鳊鱼琢磨了一下,根据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是附近一伙垂钓爱好者嘴馋,想吃鱼了弄了好多鱼爱吃的美味饵料,在引诱它们呢。正是人吃鱼,鱼吃饵料,各有所需,各有所能,一个吃一个弱肉强食啊!
啊!老王啊,今天打食做窝快一小时多了,怎么没有鱼翻水泡,就是不开口,也许你大概食打的太多了吧,鱼这顾吃窝料,钩食顾不上吃的缘故吧。现在晌午九点了,看来没戏!
悄悄的,别喧哗!看,看看……快看有动静了,有飘相了,鱼开始觅食了……

那群鲫鱼你争我抢,还互相争嘴,嫌你吃的多了,我吃的少了,在打架……忽然咕咚一声,一股水花翻起,一条大鲫吃着拉饵刚尝到点鲜味,不知怎么了,就被钩子钩住了下嘴唇。它拼命挣扎,前窜后跑,使尽全身力气,终于争脱了。岸上呢?人们纷纷议论些什么?只听垂钓者喊道: 哎呀!一条大鲫脱钩了,太可惜了,约四两重,否则叫老婆串一碗香喷喷的鲫鱼汤没问题……那条大鲫由于受了惊吓,拼命地跑啊,跑啊,跑的精疲力尽,嘴唇也撕破了鲜血直流……所以啊,以后可要小心,可别再贪嘴呦!天上那里会无故掉馅饼的呢?

这幕,躲在远处观察的鳊鱼在思考着,是啊!小心使得万年船,贪吃贪睡,总要出事。这一幕一清二楚的情景事例,大鲫那惊惶逃窜的样子,惹的大家放声大笑。通过这典型事例,鳊鱼们在惊恐中,都在深深地吸了口冷气,好险啊!打那以后,它们潜移默化地,从思想上开始转变,出门觅食处处当心警惕,人人增加安全意识,才能确保自身安全呦。那只逃脱的大鲫几天后, 情绪稍稍稳定,它将自己亲身经历的险境与遭遇,逢鱼就讲,见鱼就说,一传十,十传百……众多的各类鱼都知道,以后出门找食都要提高警惕,谁也不敢贪嘴偷吃了。凡是有丰盛大餐的地方,都是诱饵骗身之招术,这是一个铁律,人人尊守。
从此,从此垂钓者,怨声四起,远近河鱼难钓,钓不到,诱饵打了不少,钱花出也不少,收获少之又少,精力时间耗费,就是钓不到鱼,老婆又骂,孩子唠唠叨叨,你还不敢顶嘴,真是劳命伤财啊!
2023年5月24日,江南东乡,张振华。

作者简历 :
张振华,网名:飞歌琴声,男,籍贯,江苏镇江市人。现年65岁。生于1958年,中专学历,退休干部。
历任,国企主任,公路货运公司经理兼会计,技工学校职业道德课讲师,学生管理处,行政科,科长等职。
爱好写作,垂钓,拍摄,书法,养兰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