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编】尤中波
【主编】海涵
【责编】孤生竹
【制图】尤中波
【推送】紫罗兰文学社社长 海涵



我与紫罗兰文学社诗人段君嗣贵老师虽没谋面,却在网络中神交已久,也耳闻感知到了段老师仁义礼智信爱善的优秀品质。每见君文,敬读之意即油然而生。此辑佳玉,不论韵体散文,皆具文彩。鉴赏之余,总见笔力雄厚,韵味无穷。不管是“旗杆花楼书影在”,还是“东蓠浅醉抱书眠”,都将一位饱读诗书的优秀教师形象推送到我们的面前来。每一首诗文都散发着人性光辉,每个字句都伴奏着人生的一时一刻的思绪。娓娓轻叙,情真意切。
就让我们跟随着段老师那暗香弥漫的诗文走进他仁德溢香的心灵,与之共情,并值老师专辑发布之即,做为紫罗兰文学社顾问的我,代表社长组偕所有诗人向段老师致敬!
一一 舜水村翁 语



段嗣贵,江西都昌人。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己退休。都昌县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友会会员,紫萝兰诗社入驻诗人。已出版《中华诗词名家》(合集)四卷,有诗词散文小说对联及评论数百余,散见于各报刊杂志及网络文学平台。




【段嗣贵——作品选】



1.七绝 高尚紫萝兰
文/段嗣贵(江西)
馨香冷艳紫萝兰,心是琴台爱是弦。
弹碎春光情一碟,千丝万缕续前缘。
2.五绝 赠"鄱阳湖杯”首届全国围棋赛江西记协史兵先生
文/段嗣贵(江西)
史上迎盛事,兵陈万里楼。
鄱湖千顷浪,谁敢弄潮头?
3.五绝 赠“鄱阳湖杯"首届全国围棋赛江西记协邱虎先生
文/段嗣贵(江西)
邱山环百里,虎啸大鹏飞。
看我鄱湖浪,千层迎日晖。
4.七律 题江西安义古邨
文/段嗣贵(江西)
安义古邨初夏游,时光倒映一千秋。
传情石道风华隐,蔽日香樟清韵流。
旗杆花楼书影在,戏台水井美文留。
仰观牌匾耀金碧,远客何须醉不休。

5.七律 立夏有寄
文/段嗣贵
山川锦绣百花妍,雨滴台阶奏管弦。
踏破芒鞋寻胜迹,啼残杜宇赏岚烟。
黄鹂靓翅风舒柳,翠竹临轩绿绕莲。
只叹芳菲关不住,东篱浅醉抱书眠。
6.七律 清华大学留影即感
文/段嗣贵(江西)
碧宇晴空树影斜,平生一度过清华。
荷塘径曲月流韵,小道鹅黄凤舞霞。
数代先贤培国士,百年精魄耀名家。
无缘圣地何追悔,学浅徒嗟上苑花。
7.临江仙 贺两会胜利闭幕
文/段嗣贵(江西)
三月春风梳杨柳,群英览胜登楼。
初心不改为民谋。共商国是曲,彩笔绘春秋。
万里长征风雨路,玉龙晖我明眸。
复兴华夏始方休。同心筑一梦,光热耀神州。

8.七绝卷帘体 读《葬花呤》有题
文/段嗣贵
满地残红草木萋,海棠依旧压低枝。
杜鹃声里芳菲远,一望家山日己迟。
海棠依旧压低枝,谁识潇湘玉女痴。
最是伤春无诉处,花飞花谢却宜时。
杜鹃声里芳菲远,便是红颜老死时。
薄命多情愁玉女,只怨仙子下瑶池。
一望家山日己迟,家山默默泪流时。
世情冷暖君恩薄,花落楼空枉凝眉。
9. 题彭泽龙宫洞楹联一副
文/段嗣贵(江西)
亿万年修炼,神工鬼斧,一洞生辉增胜迹;
八华里蜿蜒,细刻精雕,三龙起舞落星河。
10.古风 读《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同题有寄
文/段嗣贵(江西)
一别不知夫去处,空将岁月付东流。
我思夫婿望流水,君弃奴家为甚谋?
日日思君空顿首,巫山望断懒登楼。
情真意切恨离散,一日相期似五秋。
别梦依稀江浸月,何曾江月抚离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楼空曲径幽。
人去楼空风物异,江波惟见月华浮。
劝君莫学汜江水,浪打风吹不肯留。
且看三春回紫燕,双栖双宿柳梢头。
往来恩爱今朝绝,水远天高一望收。


1.安义千年古村记行
文/段嗣贵(江西)
癸卯年初夏的第二个星期六,我们一家人欣然去安义古村。
安义县离南昌不远,穿过梅岭一条二千七百多米的长长隧道,安义县城遥遥可见,总共就四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安义古村停车场。
安义古村开基于唐代,距今己存1400多年。由罗田、水南、京台三个村落组成,中间由一片花海相连,是中国典型的赣商文化村。三村共三平方公里,各村相距不足一华里。一千多年前,罗田水南的黄氏祖先和京台的刘氏祖先,先后至此,依山垒屋,傍水造田,辛勤耕作,繁衍生息。逐步建起了三个村落。这里素有"小小安义县,大大罗田黄","京台刘李,清水白米"的美誉。这里有"雨天不湿绣花鞋"的宋元排水系统。有中国最古老的户籍管理制度,里甲文化沿用至今。这里有江西商帮的传奇故事。百余栋明清古建筑散布村中。在古代这里是闻名遐迩的大村,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踏进景区,远看青山嵯峨,近看花木婆娑。喷泉与彩灯交相辉映。最入眼帘是一棵枝繁叶茂铺天盖地的香樟,这是一棵唐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香樟的傍边,有唐代工部侍郎黄峭山的题诗。
黄峭山(公元872-953),讳岳,又名黄峭,字仁静,号青岗。建昌府永城县禾坪里人(今邵武市和平镇)。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公元871)辛卯四月十五日戍时诞生于福建邵武市。黄峭山先后娶了三位夫人,各位夫人皆生七子,共有二十一个儿子。在他八十寿辰的那年,为了防止小人诬告黄家势大必造反,遂将21房子孙召集齐全,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黄家数百年所积累的财产均分为21等份,各领祖传家产一份。除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长子一房奉养老母以尽温情之义以外,其余18房子孙,每人再加碎银一升、骏马一匹、族谱一帙,到外地去立业发展。临别时赠诗一首。云;‘'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应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黄井是黄峭山公第二十子,五代后周时曾任建昌府南丰县县令。初居南丰,后避乱举家迁居于安义,成为罗田、水南的黄姓始祖。古村群中道路曲径幽深,古朴的青石板小径四通八达,民居错落有致。以世大夫第为代表的典型赣派风格建筑恢宏壮观。三重进五重进主体、天井、厅堂纵横、石刻门楣、雕镂门窗,无不让人赞叹古村当时高超的建筑水平和精湛的雕刻技艺。沿街林立的古商铺处处浸透着古村独特的赣文化与赣商文化的墨迹。这里有繁华热闹的集镇,三条街道至今保存比较完整。金银铺、绸缎店、黄烟店、酒坊、药铺、当铺、油坊、香烛店、木匠店、铁匠铺比比皆是。街道下面布局完整、合理且贯通全村的排水系统更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己。

在赣派建筑中,天井越多越显示主人的富足与气派。主人黄秀文历时多年才建成的“世大夫第”最为壮观。主体建筑虽有些斑驳但至今保存完整,三进四厅层层递进,宅院内部厅堂相连,迂回曲折。隔巷、过道回环往复,曲径通幽。气势恢弘的正中堂门楣上三层石雕寄意深远,鲤鱼龙门、状元打马、丹凤朝阳,彰显主人匠心独具,激励子孙秉承先人遗训,发愤图强,功成名就,荣宗耀祖。
车到水南,扑面而来的是一座高大的牌楼和一座古戏台。水南村现存的二十多栋古民居。有敦伦堂、馀庆堂、绣花楼、探花府等。与罗田相比,虽缺少规模和气势,但雕刻却精美别致。而且所有门窗楣柱的雕刻花型没有一件重复,有“百花图”“百鸟图”“百福图”等等。其中,尤以“百福图”更为珍贵。“百福图”是由一百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蝙蝠雕刻而成。在中国文字中,“百蝠”就是“百福”。通过一百只蝙蝠的描绘,表达自己追求美满幸福的愿望和祈求。这幅构思奇妙又颇具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作品,被专家誉为“中国古木雕一绝”。
与罗田、水南两村不同,京台这里有刘、李两大家族。开基始祖刘广德乃江苏豪门,为西汉大学士刘向的后裔,曾任豫章太守。李氏始祖敬让公则是宫廷御医,由朝廷授封而迁居至此。因而,村口门匾“汉唐流馨”意为刘、李两姓在这里和睦相处,幸福繁衍。村里有高大庄严、制作精良的 石雕牌坊、高大的旗杆石、精美的康乾古戏台等。诸多的旗杆石说明京台历代人才辈出。翘角飞檐、画龙雕凤的古戏台更是京台后人的骄傲。古戏台典雅的艺术造型、精致的斗拱藻井令后人赞叹不已。

京台刘李两大家族与罗田、水南黄氏家族特别注重读书进第不尽相同,而是注重学商并举,二马齐驱,在两界且涌现了不少出色杰出的人物。现存不少古建筑,彰显主人曾经的辉煌和荣耀, 其中"曦庐"最为突出。
据传“曦庐”拥有48个天井,历康雍乾三朝,父子俩代共三十多年建成,占地二十余亩,房屋七十多间(太平天国时被烧毁了一半)。因为是御赐,其规模和气势远比罗田”世大夫第"大气。主人刘章达、刘华松父子是大清江西按察司南昌府做“官宝炉生意(钱币)”的红顶商人,官至布政司理加二级。据传他们一次就为白鹭洲书院捐赠一百两黄金,以鼓励士子发愤图强报效国家。‘’曦庐‘’讫今己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剥蚀,然主体建筑总体保存较为完好。附属建筑“墨庄”保存最为完整。这里有四间教室,有先生居室及公子、小姐书屋,有被称之为“养拙斋”的藏书室,甚至有习练琴棋书画的场所“守诚斋”。宽大的正厅里,庄严的孔子画像下,摆放着一张长长的书案,案上陈列着文房四宝。走进这里,仿佛闻到了翰墨飘香。这里曾为赣商会馆,当年商贾云聚,"厚德实干,义利天下"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匾牌彰显了赣商义薄云天开拓进取的情怀。可以说,“曦庐”被专家誉为赣文化与赣商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再也适合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