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哭了,而且是大哭
说起来,王勇走到今天这一步,还真是不容易。如果没有老局长的大力提携,又哪有他的今天呢?
想当年,王勇一介布衣,从农村走出来,在建工局下属的一个建筑公司当临时工。在工地上,他一身泥浆一身灰地扛水泥,搬砖头,吃了不少的苦头。可他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却从没忘记了读书学习,而且有时还写篇小文章,或是写首现代诗。后来,在本地的报纸副刊上,还时不时地“钉块补丁”。其中有一篇《局长亲自搬水泥》的通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立马得到了一个人的特别关注,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这篇报导的主人公——建工局长,从此,老局长对他便刮目相看。当然,如果不是有人推荐,老局长也不会把目光放在一篇小文章的作者身上,而是另有一层更深的原因,王勇是他老战友的一位远房亲戚。
后来,王勇又连续在报纸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那些文章,老局长都仔细看过,感觉水平一篇比一篇高。如此一来,老局长对他自然是情有独钟。
于是,老局长亲自出马,招工转干,一路马不停蹄。王勇就此脱胎换骨,鲤鱼跳了龙门。
走到这一步,王勇对老局长自然是感恩戴德。
不过,你还别说,王勇也确实是个人才。自从到了局机关以后,凡是他所起草的会议纪要,总结报告,还有领导们的发言材料,不仅章法合理,更是略具文采,引得大小头头们交口称赞。不管哪位领导需要讲话稿时,都会冲王勇一个人来。但他从不抱怨,经常是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领导们见了,就会夸他:“小王啊,你真是妙笔生花啊!你就是咱们局里的头号秀才!”
每到这时,王勇都会红着脸说:“谢谢,谢谢领导夸奖,离领导的要求还差距很大,我一定会继续努力。”
领导一听,更加赏识他,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啊!好啊!年轻人,前途无量啊!”
显然,老局长对他的表现那可更是一百个满意。不仅是自己有了一支铁笔杆儿,更在于王勇的谦恭为人,腿勤手快,大事能独当一面,小事如沏个茶倒个水,抹个桌子拖个地,一切干得都是那样任劳任怨,热火朝天。
老局长暗自得意,一是证明自己有魄力,有眼光,慧眼识英才。二是对得起老战友的请托。每次战友聚会,人们都为他树起大母指。再说了,老局长早已心中有数,心里想,这小伙子的确是块好料,有机会,先把他提拔到中层干部岗位上,为他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王勇当然明白老局长的心思,老局长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逃不过他的法眼。在局机关混久了,王勇决定不再写诗,也不再写通讯报道了,他要把心思往琢磨人上用。因为到了这个时侯他才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天分,远远胜于写诗、写通讯报道的潜质。
王勇出身低微,在人前装孙子习以为常,尤其是对老局长,那可真是毕恭毕敬,唯命是从,就像个地道的勤务员;鞍前马后,体贴入微,要说像儿子对父亲,一点也不为过。这话又说回来了,对王勇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总比在工地上拎水泥搬砖头省劲多了。
果然,时间不长,王勇就当上了办公室副主任。
其实,在别人眼里,王勇就是主任,就是将来的副局长。他自己也仿佛觉得,仕途广阔,一马平川。
然而,这人算不如天算。还没等老局长把他作为正科级提拔起来,老局长却突然病倒了,而且是再也无法继续工作了。这时的王勇,顿觉后背一空,心中一凉,背后少了一座靠山。
在医院里,老局长语重心长地说:“小王啊,工作别松劲,等新局长一来,我就向他推荐你。”
王勇哭了,他用手抹着眼泪说:“局长,不,叔!您的恩情,我没齿不忘!”
三天后,新局长走马上任。新老交替就在医院里进行。不料,当天夜里有小道消息传出来时,简直把王勇气得差点没吐了血,一宿没睡。原来,老局长推荐的居然不是他,而是平时经常告老局长黑状的杜威。王勇心里那个骂呀!这不是把自己当猴耍了吗?
从此,王勇一气之下,就再也没登过老局长的门。甚至明里暗里,把老局长损得猪狗不如。相反,杜威倒是对老局长感激涕零。
不久,恨老局长恨得牙根痒痒的时候,王勇的官运来了。新局长主动找他谈话,夸他精通业务,才华出众。主任的乌纱帽没费吹灰之力,就落到了他的头上。而那位老局长推荐的杜威,却连老干部科也没待住,就被贬到‘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去了。
这真像似一场梦啊!不,做梦也没有想到!王勇不由地感叹道:慧眼识才者,乃新局长也。
几年后,王勇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副局长。
又过了一年,医院里传来了老局长病危的消息。
这天上午,老局长的儿子来到局里,敲开了王勇办公室的门,十分恭敬地说:“王局长,打扰您了,我父亲快不行了,临走……他想见您一面……”
王勇绷着脸,一脸的严肃。他原本是想推辞,可转念一想,何必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没准儿他还要向我道歉呢。再说了,自己也不能做得太绝,让人家背后说我没肚量。
重症监护室里,老局长屏退左右,只留下王勇一个人。他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断断续续地说:“小王啊,你当了副局长,我……高兴……当年我故意制造假相,让你恨我,因为……新局长和我……曾经是……死对头……你恨我,疏远我,新局长就不会……怀疑……你是我的人了……”
王勇惊呆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老局长就已经气绝身亡了。
王勇看着眼前这位最熟悉,而又恩重如山的人,突然成了一具遗体时,悔恨和遗憾交织在了一起,禁不住失声落泪,放声大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