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新韵律诗的实践者和倡导者。去冬今春以来,为探索古韵与新韵的区别和关联,我按“三韵皆合” “四联对仗” “无多音字” “无入声字”(下称四项)的要求,写五律、七律一百几十首。现就此说明3点。
1、无论是古时的平水韵、词林正韵、曲韵(下称古三韵),还是现在的新韵、通韵(下称新两韵),均以汉字发音为基础,这是它们的共同点。同时,从古至今,汉字发音虽有变化,但绝大多数汉字发音既一脉相承,又一脉相通。事实上,在新两韵未公布前,即2010年前,我用现代汉语写诗填词,都是参考古三韵和《现代汉语词典》而用韵。新两韵公布后,经过对照检查,只有极少数不合新韵,其原因是新韵分部与老三韵分部有所不同,见后述。其次,去冬今春以来,我写七律、五律一百几十首,既合平水韵,又合新两韵,进而证明古三韵和新两韵是彼此相通的。因此,人为地将它们分开,不准越界,既不合适,也不可取。
2、古三韵和新两韵虽一脉通,但又有质的区别和两点不同。
首先,平水韵和词林正韵有入声字,曲韵和新两韵没有入声字,乃质的区别。其实,入声字是在山川阻隔、交往困难状况下而形成的方言。按汉字通用四声衡量,入声字既有大量平声字,又有部分仄声字,平水韵将其列入“另类”,一概定为仄声字,与汉字通用四声的矛盾十分突出,既不利格律诗词创作,更有碍格律诗词朗诵,曲韵和新两韵将其分别并入汉字通用四声之中,是必要之举。
其次,古三韵和新两韵的分部各不相。其中,平水韵并非按诗词创作所用平仄二声分部,而是按汉字4声外加入声而细分为106部,且平仄入互不同步,只能写平韵诗词。词林正韵虽按平仄二声分部,同步缩小为各14部,但保留了入声字(缩小为五部),朗诵矛盾仍在。曲韵虽取消了入声字,按平仄二声同步分为19部,但繁体字依旧。新两韵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取消入声字,改革繁体字,奠定新汉语的基础上,按平仄二声同步而将常用汉字分为14部或15部,填词写诗都较方便。
再次,一首诗写好后,分别用新韵、通韵和平水韵进行检测,各自的多音字并不相同。这说明,不仅古代汉人和现代汉人对汉字的读音和运用存在差异,即使是现代汉人对汉字的读音和运用也存在差异。更重要的是,凡有多音字,是平是仄,都要由作者自己判断。如果自己对多音字平仄的判断确有把握,可不理会;若无把握,可查词典,或查诗检测“组词”栏目;但这二者对新韵和通韵是适用的,对平水韵未必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用两种办法进行处理,一是选用合适的单音字取代多音字,二是将多音字调整到可平可仄的字位。对方言入声字也可照此办理。所以“无多音字” “无入声字”是就平仄固定字位而言,可平可仄字位是可以容纳多音字和入声字的。
3、平仄既是汉字读音的升华归类,又是格律诗词的规则要求,必须继承发扬。但为了不使律诗被平仄规则“套死”,又给律诗留下了可仄可平的字位,可“灵活运用”。其中,首句不入韵和入韵的五律,各有12个和11个可仄可平字位,各占全诗字数的30%和27.5%。首句不入韵和入韵的七律,各有20个和19个可仄可平字位,均占全诗字数的33.9%。再就每句诗的首字而言,首句不入韵和入韵的五律各有6个和5个;但七律不论首句是入韵的还是不入韵的,每句诗的首字都是可仄可平的。但有关人士却认为,凡七律“六平头”或中间两联“四平头”,就是“病诗”。这种观点显然违背了“灵活应用”的初衷,是不可取的,可以休矣。
再重说一次,按“三韵皆合” “四联对仗” “无多音字”
“无入声字”写诗,是为了探索平水韵和新两韵的区别和关联,并非是提倡这样做;相反,我认为,只有用现代汉语、即用新两韵写诗,才是“王道”,才能使古老的格律诗得到继承和发展。
作者简介
郭仁炳,男,1936年2月出生,湖北公安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中国一级作家,中华诗词协会和国际诗词协会名誉副会长,中国老干部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世界文艺家企业家交流中心名誉主席,中华诗经阁总社名誉顾问。受聘为瑞典皇家艺术学院终身外籍院士、圣彼得堡艺术研究院院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从事石油地质工作40余年。曾任局长等职。出版《苏北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成油气地质机理研究》等多部科技论著。撰写发表诗词2400余首,并获特等奖、金奖等100多项,获奖杯、奖盘、奖章、牌匾及“特级作家” “国际和平艺术家”等荣誉证书若干。另有纪录片《郭仁炳访谈》传至百度等播放。中国数字艺术馆以《郭仁炳的艺术人生》为题出过微相册。文化部、中华名人协会和全国人事资质资格考核办公室还联合授与郭仁炳“中华名人”荣誉职称。已出版《油郎之歌》上下册,第三册正在出版。
编辑:叶子 翟英
美编:惜缘
文字审核:惠玲玲
制作:瀛洲居士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总社长兼总编 瀛洲居士王连社 副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牛素梅 主编兼群管 刘东华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山东分社社长 赵芳香
总编 李金宏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 副部长 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副部长 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
格律部
部长 翟英(陕西)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副部长 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副部长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胡乃华(辽宁)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副部长 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邢秉纯(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国学、传播诗经文化、发挥正能量之目的,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