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句容状元李春芳探秘
▓ 李洪文
(一百零四)
《西游记》第十一回“扶太子登基”影射高拱、张居正、冯保和后妃“辅佐万历皇帝冲年即位”;“宫娥”影射明光宗生母“宫女”王恭妃;“酆都判官崔珏”之“酆都”影射句容茅山“酆都洞”;“刘先兄弟”影射“被杀建成和元吉”
——从“先受并兹,今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南赡部州大唐太宗皇帝”到“先受兹洲令,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洲令”“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等可判《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早于《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天道轮回”,“复兴中华”。
“太平之庆”,“江山永固”。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是有大格局、大思想、大技法、大寓意的。百年间“蒙蔽”了很多专家学者。
2022年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五届一次会员大会后,作者参加全体合影活动。
“扶太子登基”见《西游记》(金陵世德堂本)第十一回:
判官送唐王直至那超生贵道门,拜呼唐王道:“陛下呵,此间乃出头之处,小判告回,着朱太尉再送一程。”唐王谢道:“有劳先生远做。”判官道:“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唐王一一准奏,辞了崔判官,随着朱太尉,同入门来。那太尉见门里有一匹海骝马,鞍韂齐备,急请唐王上马,太尉左右扶持。马行如箭,早到了渭水河边,只见那水面上有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翻波跳斗。唐王见了心喜,兜马贪看不舍,太尉道:“陛下,趱动些,趁早赶时辰进城去也。”那唐王只管贪看,不肯前行,被太尉撮着脚,高呼道:“还不走,等甚!”扑的一声,望那渭河推下马去,却就脱了阴司,径回阳世。
却说那唐朝驾下有徐茂公、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马三保、程咬金、高士廉、李世勣、房玄龄、杜如晦、萧瑀、傅奕、张道源、张士衡、王珪等两班文武,俱保着那东宫太子与皇后、嫔妃、宫娥、侍长,都在那白虎殿上举哀。一壁厢议传哀诏,要晓谕天下,欲扶太子登基。时有魏征在旁道:“列位且住,不可,不可!假若惊动州县,恐生不测。且再按候一日,我主必还魂也。”下边闪上许敬宗道:“魏丞相言之甚谬。自古云泼水难收,人逝不返,你怎么还说这等虚言,惑乱人心,是何道理!”魏征道:“不瞒许先生说,下官自幼得授仙术,推算最明,管取陛下不死。”
“先受兹洲令,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洲令”“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崔珏”“酆都判官”见《西游记》(金陵世德堂本)第十回:
二将军侍立门旁,一夜天晚,更不曾见一点邪祟。是夜,太宗在宫,安寝无事,晓来宣二将军,重重赏牜劳道:“朕自得疾,数日不能得睡,今夜仗二将军威势甚安。卿且请出安息安息,待晚间再一护卫。”二将谢恩而出。遂此二三夜把守俱安,只是御膳减损,病转觉重。太宗又不忍二将辛苦,又宣叔宝、敬德与杜、房诸公入宫,吩咐道:“这两日朕虽得安,却只难为秦、胡二将军彻夜辛苦。 朕欲召巧手丹青,传二将军真容,贴于门上,免得劳他,如何?”众臣即依旨,选两个会写真的,着胡、秦二公依前披挂,照样画了,贴在门上,夜间也即无事。
如此二三日,又听得后宰门乒乓乒乓砖瓦乱响,晓来急宣众臣曰:“连日前门幸喜无事,今夜后门又响,却不又惊杀寡人也!”茂功进前奏道:“前门不安,是敬德、叔宝护卫;后门不安,该着魏征护卫。”太宗准奏,又宣魏征今夜把守后门。征领旨,当夜结束整齐,提着那诛龙的宝剑,侍立在后宰门前,真个的好英雄也!他怎生打扮——知熟绢青巾抹额,锦袍玉带垂腰,兜风氅袖采霜飘,压赛垒荼神貌。脚踏乌靴坐折,手持利刃凶骁。圆睁两眼四边瞧,那个邪神敢到!
一夜通明,也无鬼魅。虽是前后门无事,只是身体渐重。一日,太后又传旨,召众臣商议殡殓后事。太宗又宣徐茂功,吩咐国家大事,叮嘱仿刘蜀主托孤之意。言毕,沐浴更衣,待时而已。旁闪魏征,手扯龙衣,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珏太宗道:“崔珏是谁?”征云:“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太宗闻言,接在手中,笼入袖里,遂瞑目而亡。那三宫六院、皇后嫔妃、侍长储君及两班文武,俱举哀戴孝,又在白虎殿上,停着梓宫不题。
却说太宗渺渺茫茫,魂灵径出五凤楼前,只见那御林军马,请大驾出朝采猎。太宗欣然从之,缥渺而去。行多时,人马俱无。独自个散步荒郊草野之间。正惊惶难寻道路,只见那一边,有一人高声大叫道:“大唐皇帝,往这里来,往这里来!”太宗闻言,抬头观看,只见那人——古头顶乌纱,腰围犀角。头顶乌纱飘软带,腰围犀角显金厢。手擎牙笏凝祥霭,身着罗袍隐瑞光。脚踏一双粉底靴,登云促雾;怀揣一本生死簿,注定存亡。鬓发蓬松飘耳上,胡须飞舞绕腮旁。昔日曾为唐国相,如今掌案侍阎王。
太宗行到那边,只见他跪拜路旁,口称:“陛下,赦臣失误远迎之罪!”太宗问曰:“你是何人? 因甚事前来接拜?”那人道:“微臣半月前,在森罗殿上,见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反诛之故,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臣已知之,故来此间候接,不期今日来迟,望乞恕罪恕罪。”太宗道:“你姓甚名谁?是何官职?”那人道:“微臣存日,在阳曹侍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后拜礼部侍郎,姓崔名珏。 今在阴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太宗大喜,近前来御手忙搀道:“先生远劳。朕驾前魏征有书一封,正寄与先生,却好相遇。”判官谢恩,问书在何处。太宗即向袖中取出递与崔珏。吧拜接了,拆封而看。其书曰:斋辱爱弟魏征,顿首书拜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台下:忆昔交游,音容如在。倏尔数载,不闻清教。常只是遇节令设蔬品奉祭,未卜享否?又承不弃,梦中临示,始知我兄长大人高迁。奈何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觌。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料是对案三曹,必然得与兄长相会。万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阳,殊为爱也。容再修谢。不荆主那判官看了书,满心欢喜道:“魏人曹前日梦斩老龙一事,臣已早知,甚是夸奖不荆又蒙他早晚看顾臣的子孙,今日既有书来,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太宗称谢了。
《西游记》第十一回“扶太子登基”影射高拱、张居正、冯保和后妃“辅佐万历皇帝冲年即位”;“宫娥”影射明光宗生母“宫女”王恭妃;“酆都判官崔珏”之“酆都”影射句容茅山“酆都洞”;“刘先兄弟”影射被杀建成和元吉。从“先受并兹,今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南赡部州大唐太宗皇帝”到“先受兹洲令,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洲令”“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等可判《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早于《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西游记》第十一回“高士廉”影射高拱“文渊阁大学士”“前世清廉”;“张道源、张士衡、王珪”影射张居正“道门源长”“东阁大学士掌衡钧”“原名白圭”;“(道)源”和“(灵)根”呼应,影射“仙都福地”句容茅山有“大地之根”“清廉之源”。“高士廉”“张士衡”之“士”与“弼马温”之“弼”呼应,影射“进士出身”“辅弼之大学士”;“廉”与“水帘洞”之“帘”呼应;“王珪”影射张居正“辅佐帝王”“月精所化白龟(圭)”,与花果山(影射句容茅山)“日精月华”“日月精华”暗合。(见前第101篇)
其二,《西游记》第十回“徐茂功、护国公、尉迟公”与“徐茂功、秦叔宝、胡敬德”呼应,影射“功德华夏”“胡汉一家”“护国定邦”;“护国公”与“李(文)定”呼应,影射“胡国公”秦琼“第一门神”“安邦定国”;“秦叔宝、徐茂公”影射徐达原是“第二功臣”。“徐茂功、秦叔宝、胡敬德”影射大明“第一功臣”徐达和“忠贞无二”胡大海;“正直的徐茂公”与“添寿”“添福”呼应,暗藏徐达长子徐辉祖“宁死不曲”和四子徐增寿(定国公)“死于建文帝之手”;“正直”藏有褒赞首辅张居正“平反冤案”。(见前第102篇)
其三,《西游记》第九回“段志贤”影射“选贤举能”“真将军周亚夫”“平定分裂”“江山永固”;“程咬金”影射“中华福将”“福佑太平”;“房玄龄”影射“与李世民造访茅山,用道教创建大唐”;“刘洪基”影射“洪武基业”“祖乡句容”“刘基一统江山”。“虞世南、房玄龄、杜如晦、萧瑀、傅奕”影射“文人风标”“盛世多名臣”,暗藏“佛道之争”,为“高张争斗”伏笔;“段志贤(玄)”“胡(尉迟)敬德”“刘洪(弘)基”凸显“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对“《旧(新)唐书》”“元明杂剧”等之“新校”。(见前第103篇)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原副会长、镇江师专原副校长、镇江高专原校长祝诚教授(左)。
其四,《西游记》第十一回“徐茂功”影射“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马三宝”影射“永乐盛世”“郑和下西洋”,与花果山“势镇汪洋”“汪洋海远”(剿倭寇,兴太平)呼应。“李勣”(徐茂功)与“李靖”呼应,有“句容义事”传世,暗藏“崇尚英雄,复兴中华”;“王珪”影射永乐皇帝和仁孝皇后(徐达长女)“太祖授大圭”故事,为“金蝉子十世修行”“金蝉子转生”伏笔。(见前第100篇)
其五,《西游记》第十一回“扶太子登基”影射高拱、张居正、冯保和后妃“辅佐万历皇帝冲年即位”。
高拱、张居正、冯保和后妃“辅佐万历皇帝冲年即位”及“传哀诏”“晓谕天下”见载《大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七十:
隆庆六年五月乙酉朔。
……
己酉,上疾,大渐。召大学士高拱、张居正为仪至乾清宫受顾命。拱等疾趋至宫,左右奏召辅臣至,上倚坐御榻上,中宫及皇贵妃咸在御榻边,东宫立于在拱等跪于御榻下命宣顾命曰:朕嗣祖宗大统,今方六年,偶得此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付托,东宫幼小,朕今付之卿等三臣,宜协心辅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图,卿等功在社稷,万世不泯。拱等咸痛哭叩首而出。是时上疾已亟,口虽不能言而熟视诸臣颔之,属托甚至。盖自孝庙顾托三臣之后仅再见也。
庚戌,上崩于乾清宫。翌日发丧,颁遣诏曰:朕以凉德缵奉丕图君主万方于兹六载,夙夜兢兢图惟化理,惟恐有孤先帝付托,乃今遘疾弥笃,殆不能兴。夫生之有死如画之有夜,自古圣贤其孰能免,惟是维体得人神器有主,朕即弃世亦复何憾。皇太子聪明仁孝,令德天成,宜嗣皇帝位,其恪守祖宗成宪讲学,亲贤节用爱人以绵宗社无强之祚,内外文武群臣协心辅佐共保灵长,斯朕志毕矣。其丧礼悉遵先帝遗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毋禁音乐嫁娶,宗室亲王藩屏是寄不可輙离本国,各处镇守巡抚总兵等官及都布按三司官员严固封疆,安抚军民,不许擅职守,闻丧之日正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遣官代行广东东西四川云南贵州及各布政司七品以下衙门俱免进香。诏谕中外,咸使闻之。上在位六年,寿三十有六。
高拱、张居正、冯保和后妃“辅佐万历皇帝冲年即位”又见载高拱《病榻遗言》:
隆庆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上大渐。未申间,有命召内阁臣拱暨张居正、高仪亟趋入乾清宫,遂入寝殿东偏室,见上已昏沉不省,皇后、皇贵妃拥于榻,皇太子立榻右,拱等跪榻前。于是太监冯保以白纸揭帖授皇太子称遗诏,又以白纸揭帖授拱。内曰:“朕嗣祖宗大统,今方六年,偶得此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付托。东宫幼小,朕今付之卿等三臣同司礼监协心辅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图。卿等功在社稷,万世不泯。”拱读既恸不能胜,即哭奏曰:“臣受皇上厚恩,誓以死报。东宫虽幼,祖宗法度有在,臣务竭尽忠力辅佐东宫,如有不得行者,臣不敢爱其死,望皇上无以后事为忧。”且奏且哭,已大恸长号不能止。两宫亦皆失声哭。于是二内臣扶拱起,遂长号以出。呜呼!痛哉!盖拱见得居正与保内外盘结已固,事势必不可为,故有誓死之奏,不复有其身矣。至二十六日卯初刻,上崩。拱等闻报,哭于阁中,而居正虽哭,乃面有喜色,扬扬得意。仪私谓拱曰:“不见张公意态耶?是诚何心?国家之祸,不知所终矣。”是日巳刻传遗旨:“着冯保掌司礼监印。”盖先帝不省人事已二三日,今又于卯时升遐矣,而巳时传旨,是谁为之?乃保矫诏,而居正为之谋也。旨出,百官骇愕,相顾失色,闾巷小民亦皆惊惶奔走不宁,而独居正喜动颜色不能自禁,阁中官僚吏卒无不见之。至二十七日,冯保打出一报,内开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阁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怠荒,保守帝业。”报出,人心大骇,以为宦官安得受顾命?且此诏今上领受之矣,保安得取而打报?盖欲专权乱政,故以此示天下,以为吾乃受顾命之人,先帝有托,乃可以任其所为,而莫敢谁何也?然不知二遗诏者,皆居正所为。前三月十六日,忽报:“上疾重,阁下宜赴宫门候宣。”拱与居正即趋入,至恭默室迤北,有居正心腹吏姚旷手持红纸套,内有揭帖半寸许厚,封缄完固,自后飞走而过。拱问送与何人?旷答云:“与冯公。”公即疾驰而入,盖不知其主人瞒我而遂直言之也。拱即问居正是何所言?居正面赤惶怖,遽答云:“乃遗诏事宜耳。”拱默然,以为我当国,凡事当自我同众而处,独奈何于斯际而有私言于保平?此中必有播弄之事,故瞒我而私言之也。待看,待看。至是拱奉遗诏,又得皇太子遗诏,皆有同司礼监之说,乃知居正盖为冯保谋也。嗟乎!自古有国以来,曾未有宦官受顾命之事,居正欲凭藉冯保,内外盘据,窥伺朝廷,盗窃国柄,故以顾命与司礼监。而次日即传冯保掌司礼监印,大权悉以归之,而托其为主,于内以蔽主,上威百僚,使人莫敢我何?其欺先皇之既崩,欺今上之在幼,乱祖宗二百年之法度,为国家自古以来未有之大事。嘻,亦忍心哉!亦大胆哉!天地鬼神有灵,祖宗先帝有知,必然鉴察。保粗识三二字,言不能成文,居正凡欲有所为,必捏旨写与保,瞒皇上不知,只说是司礼监所拟,当行者乃即以为圣旨而传行之。欲要宠则要宠,欲害人则害人。惟其所为,无不立遂者,而又佯为不知,以为出自上意,我无可奈何也,此事以为常。指鹿为马,无敢不言马者,朝臣被其威劫,不复敢言矣。
……
本文作者请教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右)。
(作者按:江苏大学笪远毅教授、赵永源教授和苏州大学金振华教授共同参与了《乾隆句容县志(校注本)》的审稿工作)
其六,“宫娥”影射明光宗生母“宫女”王恭妃。
明光宗生母“宫女”王恭妃见《明史·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二·孝靖王太后传》 :
孝靖王太后,光宗生母也。初为慈宁宫宫人。年长矣,帝过慈宁,私幸之,有身。故事:宫中承宠,必有赏赉,文书房内侍记年月及所赐以为验。时帝讳之,故左右无言者。一日,侍慈圣宴,语及之。帝不应。慈圣命取内起居注示帝,且好语曰:“吾老矣,犹未有孙。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贵,宁分差等耶?”十年四月封恭妃。八月,光宗生,是为皇长子。
明光宗生母“宫女”王恭妃又见《明神宗实录》 :
万历十年八月丙戌朔。丙申未时,皇元子生,恭妃王氏出也。
《西游记》作者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于万历十二年去世,对万历十年“宫娥”所生的“皇元子”“应该”是了解的(李春芳之子李茂年、李茂材、李茂德、李茂功先后皆“荫官”“中书舍人”)。《西游记》此处“皇后、嫔妃、宫娥、侍长”一句,体现了“太平宰相”李春芳的“高瞻远瞩”。毕竟,“冲年即位”的万历皇帝就是“宫女太后”李彩凤所生,现在“慈宁宫宫人”“宫娥”又生了“皇元子”,这也应该是“社稷之福”。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将“宫娥”“随手一加”在“举哀”和“扶太子登基”的“队伍”之中,同时兼有“预言”“宫娥”所生“皇元子”即为大明国祚的“传承人”。
其七,“酆都判官崔珏”之“酆都”影射“仙都福地”句容茅山之“酆都洞”。
“仙都福地”句容茅山之“酆都洞”见载《乾隆句容县志》卷三:
酆都洞:在丁公山岩下。建炎中,河北博州道人王若宁独居岩下。梦神人指岩穴曰:“此酆都考讯之所,可去洞百步居焉。”至秦桧没,夫人王氏纯素诣靖真宗师,乞拜章。知桧系此酆山狱中,命子熺即洞口建太乙殿,以求冥释。名“洞云庵”。(《山志》)
↑ 江苏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 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书赠《句曲诗综》之作品。
“酆都洞在丁公山岩下”。丁公山在哪里呢?
《乾隆句容县志》卷三·丁公山载:
丁公山:即积金峰西麓。相传汉初丁令威仙举其上。
积金峰在哪里呢?
《乾隆句容县志》卷三·积金峰载:
积金峰:在大茅峰、中茅峰之间,二峰相连,其长阿中有连石。古谓之积金峰。陶弘景所居。东有横垄,上有石,形甚瑰奇。多穴,有大石裂开成洞,入数丈渐狭,不复容人,乃飕飕有风声。《金陵》谓古伏龙之地。(《金陵志》)
↑ 本文作者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右)留影于茅山崇禧万寿宫2020.6.17
其八,《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贪财”之人,影射“首辅”张居正喜好“贪赃”(应该“贬谪”)。(见前第66篇)
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第七十六回)无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相关文字,此版应该先出于金陵世德堂版本。
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第七十六回)有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相关文字。此版本中相关文字似是华阳洞天主人“后来”“再校”时所加,其时首辅张居正应该已经去世(万历十年)。当特意为影射张居正“贪赃”而“量身定作”。而吴承恩在张居正之前已经去世,故此处文字和吴承恩完全无关。
“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华阳洞天主人校
《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第七十六回·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
猪八戒“贪财”,见“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第七十六回:
大圣却飞起来看处,那呆子四肢朝上,掘着嘴,半浮半沉,嘴里呼呼的,着然好笑,倒象八九月经霜落了子儿的一个大黑莲蓬。大圣见他那嘴脸,又恨他,又怜他,说道:“怎的好么?他也是龙华会上的一个人,但只恨他动不动分行李散火,又要撺掇师父念《紧箍咒》咒我。我前日曾闻得沙僧说,他攒了些私房,不知可有否,等我且吓他一吓看。”好大圣,飞近他耳边,假捏声音叫声:“猪悟能,猪悟能!”八戒慌了道:“晦气呀!我这悟能是观世音菩萨起的,自跟了唐僧,又呼做八戒,此间怎么有人知道我叫做悟能?”呆子忍不住问道:“是那个叫我的法名?”行者道:“是我。”呆子道:“你是那个?”行者道:“我是勾司人。”那呆子慌了道:“长官,你是那里来的?”行者道:“我是五阎王差来勾你的。”那呆子道:“长官,你且回去,上复五阎王,他与我师兄孙悟空交得甚好,教他让我一日儿,明日来勾罢。”行者道:“胡说!阎王注定三更死,谁敢留人到四更!趁早跟我去,免得套上绳子扯拉!”呆子道:”长官,那里不是方便,看我这般嘴脸,还想活哩。死是一定死,只等一日,这妖精连我师父们都拿来,会一会,就都了帐也。”行者暗笑道:“也罢,我这批上有三十个人,都在这中前后,等我拘将来就你,便有一日耽阁。你可有盘缠,把些儿我去。”八戒道:“可怜啊!出家人那里有什么盘缠?”行者道:“若无盘缠索了去!跟着我走!”呆子慌了道:“长官不要索,我晓得你这绳儿叫做追命绳,索上就要断气。有,有,有!有便有些儿,只是不多。”行者道:“在那里?快拿出来!”八戒道:“可怜,可怜!我自做了和尚,到如今,有些善信的人家斋僧,见我食肠大,衬钱比他们略多些儿,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因不好收拾,前者到城中,央了个银匠煎在一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分,只得四钱六分一块儿,你拿了去罢。”行者暗笑道:“这呆子裤子也没得穿,却藏在何处?咄!你银子在那里?”八戒道:“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我捆了拿不得,你自家拿了去罢。”行者闻言,即伸手在耳朵窍中摸出,真个是块马鞍儿银子,足有四钱五六分重,拿在手里,忍不住哈哈的大笑一声。那呆子认是行者声音,在水里乱骂道:“天杀的弼马温!到这们苦处还来打诈财物哩!”行者又笑道:“我把你这馕糟的!老孙保师父,不知受了多少苦难,你到攒下私房!”八戒道:“嘴脸!这是什么私房!都是牙齿上刮下来的,我不舍得买了嘴吃,留了买匹布儿做件衣服,你却吓了我的。还分些儿与我。”行者道:“半分也没得与你!”八戒骂道:“买命钱让与你罢,好道也救我出去是。”行者道:“莫发急,等我救你。”将银子藏了,即现原身,掣铁棒把呆子划拢,用手提着脚,扯上来,解了绳。
“华阳洞天主人校,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
“华阳洞天主人校,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
↑ “华阳洞天主人校,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行者救八戒打出阵(此处无猪八戒“五钱银子”“在我左耳朵眼儿里揌着哩”相关文字)
《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偷仙桃、偷御酒、偷仙丹,成为“谪仙人”,是“美”的形象;而《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好色”“贪财”之徒,投了猪胎,本质上是“丑”的形象。
其九,再从“先受并兹,今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南赡部州大唐太宗皇帝”到“先受兹洲令,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洲令”“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可判《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早于《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闽书林杨闽斋梓,华阳洞天主人校”《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先受并兹,今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南赡部州大唐太宗皇帝”有“别字”“病句”之瑕疵”,“金陵世德堂梓行,华阳洞天主人校”《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之中,径将“瑕疵”再作“重校”,故有“先受兹洲令,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洲令”“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之“终稿”。
“华阳洞天主人校,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先受并兹,今后升礼部侍郎”。
再从《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第一回”有“四大部洲”“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来看,《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中“南赡部州大唐太宗皇帝”之“(南赡部)州”明显与“第一回”的“(四大部)洲”“(南赡部)洲”等“不协调”,《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再重新“校定”为“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则前后一致,相互呼应。故可判《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早于《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华阳洞天主人校,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先君驾前为兹州令”
↑“闽书林杨闽斋梓,华阳洞天主人校”《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华阳洞天主人校,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南赡部州大唐太宗皇帝”。
其十,“刘先兄弟”影射“被杀之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刘”古文为“劉”,即有“卯金刀”之谓,隐晦有“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之意。
当今流行版小说《西游记》“错误”较多,“谬行天下”。
除了将作者“华阳洞天主人”错成“吴承恩”之“大错”外,又有“王毛红嘴白鹦歌”错成“黄毛红嘴白鹦哥”而“谬传天下”。究其原因是并不知道这里的“王”是“南海观音菩萨”所“领”之“大太子”,影射“中华继任者不忘祖宗之江山,不忘祖宗之东海和南海”,而“鹦歌”是藏“婴”“哥”于汉字“鹦”“歌”之中。类如《西游记》之中的“变颗松树”“一颗松树”“一颗仙桃”“园栽桃李,千株千颗斗秾华”之“颗”字,是藏“果”字于“颗”字之中,强调李春芳字“子实”和原名“李果”;又如“东胜神洲”之“洲”字,是藏“州”字于“洲”字之中,影射中华神州战胜东瀛倭寇。(参见前第99篇)
如又将“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第十回、第十一回的“徐茂公”错成“徐茂功”,致使“文白如话”,严重影响了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之表达。
又如“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第十一回:“却说那唐朝驾下有徐茂公、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马三保、程咬金、高士廉、李世勣、房玄龄、杜如晦、萧瑀、傅奕、张道源、张士衡、王珪等两班文武”。今流行版《西游记》或误作:“却说那唐朝驾下有徐茂功、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马三宝、程咬金、高士廉、李世勣、房玄龄、杜如晦、萧瑀、傅奕、张道源、张士衡、王珪等两班文武。”或误作:“却说那唐朝驾下有徐茂功、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殷开山、程咬金、高士廉、虞世南、房玄龄、杜如晦、萧瑀、傅奕、张道源、张士衡、王珪等两班文武。”“徐茂公”“李世勣”本是“一人”,今流行版《西游记》往往以为此处“重复”,故将此处“李世勣”径改成“虞世南”。看似“合理”,却不知道《西游记》之中处处有“变”的思想,“徐茂公”变“李世勣”,再变“徐世勣”,这与《西游记》之中的“再变”“多变”的思想是“吻合”的。(参见前第102篇)又如《西游记》之中的“马三保”“马三宝”混用,“秦叔保”“秦叔宝”混用,属于“一人两变”,与“多变”的思想也吻合。今流行版《西游记》“统一标准”“规范使用”,恰恰是不知道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之“良苦用心”“别有用意”,即“变化”之中藏有“保国”之“真”思想,其真可谓“经典永恒”“传之万古而不朽”。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中文系主任丰家骅教授(右)(2021.10.4)
今流行版小说《西游记》“谬传天下”,又将第十一回的“又见那先君父王、刘先兄弟争嚷”错成“又见那先君父王与先兄弟争嚷”。究其原因是并不知道《西游记》中有“藏名”“藏事”“藏谜”之“诗、词、词赋和文”。这里“刘先兄弟”之中的“刘”是“被杀”之委婉表述,属于《西游记》“藏事藏谜文”之范畴。
↑“华阳洞天主人校,闽书林杨闽斋梓”《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又见那先君父王、刘先兄弟争嚷”
(今流行版小说《西游记》误作“又见那先君父王与先兄弟争嚷”)
↑ “华阳洞天主人校,金陵世德堂梓行”《新刻官板大字出像西游记》·“又见那先君父王、刘先兄弟争嚷”
(今流行版小说《西游记》误作“又见那先君父王与先兄弟争嚷”)
状元宰相,百世馨香。
句容流芳,盛世其昌。
我在拙作《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后记》(2018年10月18 日)载:
句曲文明,倾动天下。今值句容文化诜诜未艾之际,拙作典数根源抛砖引玉,诚能一引四方大雅君子同声相应,共襄我中华福地数千年文明不朽之盛举,此又岂诗礼之邦风雅句容之独独幸事!
句容流芳,百世馨香。嘉言孔彰,盛世其昌。
↑ 2020年9-10月《茅山道讯》·江苏大学文学院李金坤教授书评《一部填补地方古诗词赋汇集校注空白的巨帙——李洪文<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读札》
祝诚教授《京江晚报》(2020.7.16)介绍作者四书之“喜读李洪文有关句容文史的四部新著”书评
据此,《西游记》第十一回“扶太子登基”影射高拱、张居正、冯保和后妃“辅佐万历皇帝冲年即位”;“宫娥”影射明光宗生母“宫女”王恭妃;“酆都判官崔珏”之“酆都”影射“仙都福地”句容茅山之“酆都洞”。从“先受并兹,今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南赡部州大唐太宗皇帝”到“先受兹洲令,后升礼部侍郎”“先君驾前为兹洲令”“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可判《鼎镌京本全像西游记》早于《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综前所述,则今流行本小说《西游记》作者所署之名“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句容籍”“状元宰相”李春芳,而非吴承恩其人。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高山流水,或有“知音”。“太平宰相”李春芳“清廉仁善”“忠贞爱国”“斗战奸恶”“复兴中华”之精神自当传承后世。今国家昌盛,各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英才烨烨,学术争鸣,盛况空前,拙作抛砖引玉,诚待四海博学之“知音”定谳可也。
李洪文·《句曲诗综》等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