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淮诗
好久没写读帖感言了。并不是没读帖,也并非是无话可说,而是制作的短视频,正能量满满,摆事实、讲道理;通俗易懂,无须赘言。比如近日的一个视频,说的是某医院交费窗口,有位孕妇对排队前四位的男青年说:我有急事,插在你前面行吗?男青年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紧接着向队尾走去。这个动作很明显,就是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孕妇。更加感动人的场面出现了,排在男青年后面的人紧跟着他,也一个接一个地向队尾走去。其结果是一圈下来,男青年仍然排在插队者的身后。整个过程,只有行动,心照不宣。男青年见到自己又回到孕妇后面时,深深地向大家躹躬致谢。
这个视频,无疑是对“五一“小长假期间,浙江横店影视城插队母女事件的又一次诠释。莫要把位移当作插队的理由,从一个队到另一个队,改变了队列的原况,就是插队;偏偏还理直气壮地怒怼他人,就是不讲规则。有话好好讲,有事好商量,努力取得他人的理解。视频制作者将处理这件事的最佳答案摆出来,虽然带点理想化,但绝对是正能量。
我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写文章总会说: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言下之意:受教育的起点是一样的。至于成人后怎么做人做事,用现在的语言讲,就是有了“潜规则”,行为肯定是大同小异。提到潜规则,并不全属于负面的东西;凡是被大众认可的、已经进入潜意识范畴的,都可视作“潜规则“。问题往往在于,偏偏有人想破坏公序良俗的潜规则,做出格的事。例如,南京的大妈跌跤,好心人帮助送医。开始时千恩万谢,后来想到要付大额的医疗费,便将责任推给送医人。官司打到法院。法官在找不到证人证据的情况下,诘问送医人:跟你没关系,你为什么要扶她?法官如此断案,着实让国民震惊,谁还敢做好事?最后,说这种话的法官未得善终,却让国人的道德观不知要倒退多少年。
我就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人。自以为立场坚定,爱憎分明,身正不怕影子斜。不瞒大家说,也曾经遇到过一件让我心有余悸的事。有天晚上,我带五岁的孙女在常盈桥上玩。来了个奶奶,也带着孙子。孩子有了伴,玩的更欢了。那孙子比我孙女略小,但虎头虎脑地很顽皮。他在长椅上爬上爬下。没几下子,就把奶奶累得直喘粗气。她捂着胸口对我说:请你用手机帮我打电话给家里。好在她家就在附近,儿子和媳妇以及老伴一会儿到了。我原以为,他们一定会说感激的话。可惜想错了,收到的却是她家人的怀疑目光,心里不禁为之一惊。好在老奶奶实事求是地对家人说,我一阵子心发慌,请这个老爷子帮助,他又打电话,又看住孩子,你们要感谢人家。事过之后,那充满狐疑的目光,给我心灵上留下了阴影。若那个奶奶发生不测,两个儿童的证言肯定不作数,我岂不是蒙冤受屈。不由得想起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对胡司令的戏言: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呐。
当今社会,充斥着戾气,一言不合,相互打骂的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不讲道德,缺乏互信,这都是“一切向钱看“的后果。可以做的好事,却有顾虑;见义勇为者,却落得个胆战心寒。这都是亟需改变的现状。政府应该怎么扭转,不在我的议论范围。在网络平台上,一定要守护好阵地。多创作”莫以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的题材,宣传好人好事,常发正能量的帖子。手机上的小视频相当于小电影,接地气的作品,大家都爱看。对弘扬主旋律,继承传统文化,在人群中树立正气,能收到非常好的成效。
2023.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