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亚丽
初夏,满城的槐花晶莹剔透,洁白如雪,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槐花香。清晨,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部分会员及天水书画名家一行30多人,在李子伟会长和秘书长屈俊明的引领下,迎着灿烂的朝阳,车子行驶近2个小时的车程后,嘎然在武山——甘肃陇浆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门口停留下来。
会员们下车后,早已被等候在这里多时的甘肃陇浆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兵先生、县政协副主席吴健明先生、县政协原副主席郭远先生、县工信局局长汪向理先生、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杨胤鸿先生及县委宣传部主任何龙先生等人的热情招呼中走进了这个规模宏大,名声显赫的甘肃陇浆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随后,在陇浆源公司门口,热情好客,年轻有为,集智慧和才能于一身的王兵总经理首先致欢迎词,并给大家介绍陇浆源的前世今生及这五年来企业创业的发展历程,随后县政协副主席吴健明给大家介绍陇浆源这几年的发展变化和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接着,同行的市文旅局党建指导员苏军杰给大家介绍有关党建方面的情况。苏蕙研究会秘书长屈俊明代表苏蕙研究会给甘肃陇浆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赠送“蕙风过处”文集。最后,李子伟会长做了总结讲话。
尔后,陇浆源总经理王兵亲自带领大家隔着玻璃墙参观了无尘生产车间,并声情并茂的给我们讲解业内唯一获得ISO和HACCP双认证质量体系的企业——陇浆源标准化十万级无尘车间及品质为先,值得信赖的十六道工序放心每一餐的陇浆源生产线。
望着面积硕大,干净整洁,排列有序盛满浆水的一口口红泥大缸和现代化一条龙式的成品生产线,回想起从小吃着小口缸浆水菜长大的我,还是第一次被如此大规模和现代化的浆水生产流水线的场面所震撼。出于强烈的好奇和亲眼的所见,深感这次的观摩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感知着深谙业务和专业术语的王总绘声绘色透彻的讲解 ,不禁对于王总的超前理念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所感召,所钦佩,所鼓舞。
“王总,您是武山人吧?”我不禁好奇的问到。王总说他是甘谷人。“那您为何要在武山建厂房和车间”?王总说:“因为武山县的蔬菜种植历史悠久,1400多年前就有韭菜种植的记录,而且1991年建起了全省第一座日光温室。同时,武山地处秦岭北坡与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的复合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海拔在2600米左右,是蒲公英、曲曲菜等野菜的“理想王国”地带。又因这里是国家级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县、全国绿色蔬菜示范县、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中国韭菜之乡。这里良好的水质和种类繁多的蔬菜,正是适合陇浆源在此落地生产的主要原因。”听完王总掷地有声的回答,我不禁恍然大悟。
“同时,陇浆源对水质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通过陇浆源14600多次的实验得出结论,水质最好的是清水,同清水水质相近的是武山。只有一个没被考察的县是张川。经过多次的考察和调研最后决定在武山生产陇浆源,而且我们现在生产陇浆源所用的水都是纯净水。”仔细聆听完王总详细、周到、规范的讲解和介绍,我们同行的人员无不为王总的执着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所感染。
浆水是一道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菜,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成为西北一隅具有独特风味的汤料。特别是在炎炎夏日,浆水更是这里的人们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佳酿。千百年来,浆水具有的清热解毒、改善肠胃的保健功能已经被众所周知。甚至人或动物中毒,当地人都以浆水灌之,具有惊人的功效。尤其在夏天,若遇到暑热或不舒服,舀一碗浆水汤,放一点白糖,味道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而且消暑解渴,喝完之后倍感神清气爽。
浆水出现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时期,据《吕氏春秋》记载:“文王嗜菖蒲菹,孔子闻而服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浆水有调中行气,宣和强力,通关开胃,止渴消食,利小便、白肌肤、止呕吐、治泻痢”的功效。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凡浆水面以及用浆水制作的其它食物,不仅仅是果腹所用,还是一道具有养生效果的健康食品。南朝农学家贾思勰,其编著的《齐民要术》中,曾将这种腌制的酸菜称为“菘”,就是大家比较常见的白菜。在这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古人使用白菜,腌渍酸菜的工序和多种方法,而且还指出酸菜是北方人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美食。《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要略辑义》和《开宝本草》等典籍均对浆水功效有相关记述。
陇浆源公司在业内率先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双认证‘’。
先后获得央视展播品牌、高新技术企业、甘肃省首届十大网货品牌。截止目前,公司已获得相关专利16项,注册商标8个,在各大赛事中荣获12项奖项。
说到浆水,对于出生在西北古城天水的我真是情有独钟,我是从小吃着浆水菜长大的。在我们小的时候,周边邻里都是多姊妹家庭,家家户户都有一口浆水缸,天水人用芥菜、包菜、芹菜、曲曲菜、萝卜缨、黄豆芽等为原料(还有其他原料,依口味习惯选择一样,也可以是几样搭配而作),在沸水里烫过后,拌以少量面粉,加温水,酵母发酵而成。在发酵的过程中,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全程密封发酵,着实考验技术。用浆水可以做酸菜鱼、酸菜炒粉条、浆水火锅、浆水锅鲰、酸菜饼子、浆水拌汤等。用浆水做的饭菜味道独特,清香醇厚,解油消腻,唇齿留香。真可谓品种丰富,异彩纷呈。
我们参观的陇浆源标准化无尘车间,从原料开始精选把关,无论是摘捡原料、切段、高压冲洗、漂烫、搅拌面汤、投缸,还是发酵或质检,每一个步骤都是24小时监控,实时掌控生产状态。
公司创始人王兵总经理,携手各大院校和科研团队,先后拜访请教十四位老中医,历时十一年研究西北民间食粹浆水酸菜。成功掌握浆水酸菜发酵机理,益生菌及其微生物分布和生长习性,与各项关键点的科学精准控制,为实现西北浆水酸菜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和市场化运营奠定坚实基础,并申请了相关发明和实用型技术专利,知识产权若干。开创性的将西北浆水酸菜进行了“菜液分离加工”,创新研制出了“浆福”系列和“浆V”系列饮料,受到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赏。并且,“浆V”系列浆水饮料成为蔬菜发酵饮料行业的开创品牌。那天我们怀着好奇之心,品尝到了陇浆源地地道道的浆水方便面和浆水饮料,方便面是没有油炸的,且面饼劲道,浆水纯正清香。其饮料口感清爽可口,解暑消渴。有了地地道道的纯正浆水方便面,身处五湖四海的游子可以随时随地吃到家乡地道的浆水味。
下午,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的书画名家李子伟会长、田峰老师、刘晖老师、李茏老师、吴正元老师及张芳老师等为陇浆源及陇浆源的员工现场挥毫泼墨,送去爱心,为他们精心创作出数幅书画精品。书画名家们精心创作的书画佳作不时迎来现场观摩的员工和会员阵阵的掌声和喝彩声。各位书画名家更是为现场员工,挚爱精神食粮的书画佳作的精神所感召,所鼓舞。他们一个个不顾连续多时的弯弓劳累和夏日的挥汗如雨,笔不停歇,无私忘我的为各位酷爱中国优秀传统书画作品的员工送去一份份夏日别样的“清凉”。
最后,在空气中弥漫着书香、墨香、草莓的馨香及槐花沁人心脾的淡淡芬芳中,我们与陇浆源的员工们迎着落日余晖的夕阳,怀着依依不舍之情一一挥手告别!
刘亚丽,女,甘肃天水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东方散文》签约作家、大爱文学交流中心编委。酷爱文学,喜欢音乐、摄影,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散文百余篇,并有作品获奖。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渭水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