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中一碗红
作者:蒋四清
一切皆因缘,本人喜爱菏花,也因荷花结识了许多微信好友。东至摄影协会”山里老人刘国强”是其中之一,他曾多次拍摄菏花发的朋友圈吸引了我。其中花园双河村350亩荷花的视频让我有去双河村一睹为快的想法,其次因为有曾经一起参加脱贫攻坚的同事在双河村参加乡村振兴工作队,因此给了我到双河村的机会,同事小李也曾多次提议去郑朋队长挂职的地方参观,一直未能成行。今天,在这个美好的芳菲五月天,我们上午出差来到县城,吃过午饭,小李又一次提议到双河村去看看。我有点犹豫,这会去荷花没有开,等六月份吧,小李说相请不如偶遇,择日不如撞日,中队同事刘队也助言,你不是一直想去三叠浪吗,叫郑队陪你去看呗,好呢,说去就去。
天公作美,小雨渐止,清风徐徐,空气清新。从县城出发,约二十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到了双河村村部。大家纷纷下车,啊,景色好美,空气好清鲜,众人感叹。只见村部门前正在紧张地施工,同事郑队迎上前来,介绍这是美好乡村建设及污水处理工程在施工,将我们带到村里办公室,给我们和村干互相介绍认识。落坐小会议室,村党支部汪书记给大家介绍了双河村的相关情况。
双河村是脱贫村,位于东至县南部山区,这里山青水秀,生态环境优美。处暑时节,在东至县花园乡双河村,遍布村落的350亩太空莲基地里,亭亭玉立的荷花、硕大饱满的莲蓬,随风摇曳,清香悠远;层层荷叶间,村民们娴熟地采摘莲蓬;或写生或采风的游客们,惬意地体验着“误入藕花深处”的“醉”恋。接着,汪书记说,现在你们看见的荷塘里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因为我们这边是山区,气温低,所有农作物比正常情况下延迟有二十天时间,但产品质量没得说,吃的东西口感好,土话说这里的水煮米饭都香些。
听完书记的介绍,我们迫不急待的想出去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汪书记热情地给予安排,电话联系了一碗红的老总,由查队开车,郑队带我们行进在青山绿水的怀抱。渐行渐远,地势越来越高,景色越来越美,空气越来越好,树叶越来越新鲜,两边的树木青翠欲滴,不一会到了一个路面较开阔的地方,只见一排有特色的木制建筑,郑队说到了,这里就是一碗红茶坊。放眼望去,山青青水碧碧,满眼都是绿色,仿佛进了一座天然大氧吧,鸟语花香凉风习习,同事连说“真好真好,我要方便袋把这里的空气装回去”,我是手机在手,以照片为据。大家说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怕就是这里了。
来到门前,一个小广场,石凳石桌,门头上方掛有一碗红茶工坊的一方小院。想不到深山里居然藏着这样一个别致小院。踏进小院的那一刻,便觉得进入了世外桃源。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可以让你放松心情。室内透着浓浓的茶香和茶文化气息,因之前有约,金总已在茶室煮茶,金总名叫金文烨,一个朴实的中年汉子,一个只做野生茶工坊的茶老板,经营品牌一碗红,源自”祁红”发源地茶宝山的鼎级茶礼,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祁红茶核心产地槠叶种野生古树红茶,旨在分享原生态的好茶。说话功夫,茶已煮好,山泉水煮功夫茶,色泽,香气具佳,茶汤金黄透亮,香气浓郁悠扬,香浓味醇,入囗甜润,唇齿生香。喝了一杯又一杯,八个人,争先恐后,金总也是醉了,连煮多壶。
一行人一部分人留连于院外青山绿水间的美景进行拍照,一部分人品茶,听金总谈茶经,了解红茶的制作及创业史。
红茶以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精制而成。发酵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单宁酸减少,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和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芳香物质,所以红茶具有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的祁门县及其周边一带。黄山市过去属于古徽州辖区,这里的山民种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有着久远的种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祁门红茶创制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采用当地的槠叶种茶树的鲜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理条、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 槠叶种又叫祁门种,1875年,胡元龙、余干臣等人,借鉴福建,江西红茶制作经验,用本地的槠叶种茶树的鲜叶,试制出了红茶,进而创办茶号,大力推广。此后在北京、扬州、上海的徽商茶商的推动下,祁门红茶广为知晓,深受茶客的喜好,1915年祁门红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随声名逐渐远扬四海。
金总介绍,一碗红,道家鼻祖老子视”一”道”为同一概念,提出了“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碗,顺也,《说文》,碗的字形体现出温柔顺从之美,柔顺之意,引申有美好,娇好之意。祁红神韵似东方女子,既有婉约,温婉之美意,婉的字音又同皖南之皖,在此代表一碗红茶产区安徽省东至县,意为功夫红茶小产区的地理标志。唐代陆羽著《茶经》中记载了24种茶器,其中一器为碗,用以品茗的器物。所以在这里婉又同茶碗,又可称为一碗红茶。
“红”代表红茶,在中国“红”代表喜庆之事,在此又可理解为显达,兴盛之意。
接着金总给我们播放由安徽农业科教频道录制的介绍一碗红茶工坊专题片。
安徽一碗红茶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坐落于有着千年茶乡之称的东至县花园乡桃源村,是一家专业从事野生古树红茶的采摘、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红茶企业。茶叶种类分为红茶、白茶、黑茶、绿茶、青茶。40里马坑,48道水,96重山属黄山余脉,山深林密,溪流纵横,植被共生,清香四溢,冬季雨雪充沛。由于山高路险,许多原种野生古茶树散落于山中,成就了珍贵稀有的一碗红茶。一碗红茶工坊分三期建设,面积可达一千余平方米。一碗红茶工坊所有鲜叶全部选用生长在海拔600到800米的野生茶树为原料。茶区位于北纬30度山区,占地面积约1万余亩。自然生态保护良好,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安徽与江西红茶产区中的野生古茶树产茶区。
公司以石龙坑自然山水为依托,推动茶叶加工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茶文化建设,推进农村123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美丽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厂长金文烨的带领下,公司始终秉持源头抓质量,匠心铸精品,打造高品质好茶的经营理念。一碗红茶工坊采用传统手工茶制作手法,结合现代化的管理,全面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生产健康有机的生态好茶。公司先后被评为爱心支持单位、池州市放心满意消费单位、爱心企业、县级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我们相信,未来安徽一碗红茶文化有限公司在厂长金文烨的领导下,一定会再接再厉,阔步向前,创造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
品茶,聊天,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不知不觉天色己晚,郑队说回吧,山道弯路,太晚不好走。大家依依不舍地和金总告别,临走我让闺蜜泡上一杯茶带了,我说今天虽又没见着“三叠浪”,但也不虚此行。相约下次再来。
晚上同事郑队安排了晚饭,他说来山里条件差,没有饭店,我们安排叫人烧柴锅饭,别的条件不好,但山里的水好,米好,菜生态,山里媳妇手巧。我们今天是有眼福又有口福了,太不好意思了,不一会郑队带我们来到了一农户门前,只见这里室外环境非常优美,门前一丛竹林,婀娜多姿,满眼青翠,微风轻轻吹过,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满鼻竹香,室内窗明几净,桌上的菜色香味绝不输于大饭店,并且都是自产的生态菜。好景配佳肴,看着就叫人心旷神怡,好一个桃源人家!
【作者简介】
蒋四清,女,基层农机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有一颗简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