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的朋友,请留步,暂坐喝茶。谢谢阅读,欢迎关注、留言🌹🌹🌹

二十二
园子的砖壁上嵌着一些石刻,它们是园子的见证。虽然过去了许多日月,但那风骨遒劲的气势犹在,抬头望望,峥然有声。它们使园子儒雅而又博达。那联中文字风神爽朗,烟霞飞动。
东厢有一副对联,“松柏有本性,园林无俗情”,字大而朴,笔画浑厚端重,君子风仪与皓然气势,温温和和。张人杰写的,张静江,佛号饮光,又别号卧禅。这位大上海的一条蛟龙,因和孙文有谊,与革命有功,丹心侠骨,有誉民初之人,竟留痕于此。
黄梅和葡萄枝叶蓊郁,透过叶缝,来读那联,想那人,那浑噩的时代,浮想联翩。再看这梦园,这联语,这人去庐空的一切,当是别有一番滋味上来心头!
西厢也有一副联,与东厢遥遥相对,有些长,字体雍容圆润,娟秀率真:“逸兴寄河滨,十亩芳塘涵德水;高怀拟绿野,满园花木绣春风”。宋伯鲁,芝田老人,一位饱读经史的晚清小官,百日维新时台谏中的活跃人物之一,把这春风高怀的一幅联语给了梦园。体稳势奇的神采,灵气飞动的韵味,在梅与松间焕焕生香。
它的身后是另一个天地,我现在不敢说她,说则惊天动地,长歌当哭,人杰鬼雄,风烟四起,且不说她,且让那沉睡千年的灵魂安息!
现在来看这石屋,它在天井中间,“谁非过客,花是主人”,我们已然读过 ,门扉两侧又是一副对联,南海康有为先生留下的:“丸泥欲封,紫气犹存关令尹;凿坯可乐,霸亭谁识故将军”。挑达洒脱,如铁镂木,望之即见倔强之气,读之又闻英雄豪情。老子出关,紫气东来,李广伏虎,霸亭遭遇,诸多风云际会,尽在这联中石上,
穿过石屋,可见“蛰庐”二字,高高在上,俯看梦园。康有为,这位“戊戌变法”的学人,这位“公车上书”的勇者,在这石屋里,在这园子中,蹀躞(die xie)来去,是何等的一种心境。
他们都走了,背影一闪,不再回首。园子记下了那个世纪之初的一些身影,记住了他们的英雄笑谈与风情才气。
年年秋雨来,洗涤石上文字;年年故人来,赏花问候主人。
“函谷东来紫气青,铁门关尹远相迎,骑牛过去化胡否,扶杖看山落日明。”老子一去,遥如白鹤,一梦成蝶了。这些吟风弄月的人,虽然匆匆一过,却是留下了寄情的目光。
因为这些,我会在园子入梦之后,循着他们的名字,走进时间深处,去想那段呐喊与血腥的维新和革鼎。民族,民生,民权,天下为公,巍巍乎大哉中华!直想得热血沸腾。
这样的夜晚,会使我思绪纷乱,不知所以。只有在黑暗中摸索回来,重新站在花前月下,才能回归平静,回到属于我的梦里。
我感到一种责任,一种无法言喻的负重。
梦园,是一颗与忧患共生的珍珠!
2009.8于涧尾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