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氏发源地之一在
汉川市马鞍乡
文║吴雷
从百度百科可查,钟氏起源出自姬姓,伯州犁居钟离故曰钟离,即钟氏,钟子期即其后。
考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成公十五年》晋三郤害伯宗,谮而杀之,及栾弗忌。伯州犁奔楚。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钟: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犁,仕楚,食采钟离,因氏焉。子孙或姓钟氏。楚有钟仪钟建又钟子。
宋代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卷八十七、表第十五上、宰相世系五十》钟氏出自子姓,与宗氏皆晋伯宗之从也。伯宗子州犁仕楚,食采于钟离,因以为姓。
由此可见钟氏起源之一,即是来自于春秋时期,楚国大臣伯州犁食采于一个叫钟离城的地方。那么这座钟离城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考《左传、昭公、昭公四年》冬,吴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咸尹宜咎城钟离。
明代《万历汉阳府志、汉川县古迹》记载:钟离古城,在县治东五里,即今五里墩。 据查《万历汉阳府志、艺文志》:(钟离古城诗)无名氏:钟离古城傍江滩,霸道诸雄事业残。惟有麟经褒贬在,奸回千古骨毛寒。
清代《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汉阳府部.第一千一百三十卷目录》有文字记载:汉川县/郧城/盟会图曰郧子国,在安州,楚灭之。以封斗辛有郧水、郧城、郧公庙。
钟离古城 路史谓楚地,宜咎之所。城在汉阳军。《秦志》谓在县东五里,即今五里墩。
《左传·昭公四年》: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箴尹宜咎城钟离,即此。
清代《同治汉川县志》曰:钟离城,在县东五里,即五里墩,高三丈余。
清代田宗汉《汉川图记征实》文字记述:钟离城,在治东南十三里,甄山故城南五里许。遗迹尚存,其遗如墩,椭圆形,高七八尺,围约三丈余。相传钟离城故址俗呼烟墩,又曰五里墩,此五里墩因甑山故城而得名也。
且楚国的三大钟氏名人的钟仪、钟建、钟子期也都与汉川有关联。
考《左传、成公、成公七年》“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汜。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钟仪受封为郧公,成语“楚囚对泣”即出自于此。
《左传、定公、定公四年》“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郧,钟建负季芈以从,由于徐苏而从。郧公辛之弟怀将弑王。”楚国大夫钟建随楚昭王逃亡于云梦泽中的郧国。郧地即在现在汉川市刘家隔镇附近。
春秋战国列御寇《列子、商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樵夫钟子期则是生活在离汉川马鞍乡只相隔几十里地的武汉市蔡甸区马鞍山。
从这些古代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并经实地考察后,可以确定钟离古城遗址即位于现在湖北省汉川市马鞍乡甑山村烟墩巷。言之凿凿,这里就是钟氏的发源地之一。
【责任编辑 胡采云】




吴雷简介:
吴雷,男,七零后;始终以一颗求知的心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