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雨庐•诗词点评一家言(2)
评家简介:
宋彩霞,笔名:晓雨。别署白雨庐。山东威海人,两栖诗人。曾任《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东诗词学会副会长。十二岁开始习诗,于夏承焘先生天风阁词最有悟入,后又兼攻新诗。19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曾获“齐鲁诗词名家”称号,获“诗词中国”“最具公众影响力”诗人称号。曾作客中央电视台并接受“诗行天下”“亲情访谈”栏目和《诗词中国》百集电视记录片访谈。著有《白雨庐词》《宋彩霞作品选·诗词卷·评论卷》《诗潮蔚蓝》等专著十馀部。

编者按:
“白雨庐说诗”推出《诗词点评一家言》系列,内容为宋彩霞女士历年来选诗、论诗的点评文字。入选作品来源有:
1、《中华诗词》杂志每月选出四首优秀作品,分派进行的点评。
2、从2012年开始,担任“诗词中国”大赛复评委委员,对数量巨大的入围作品点评。
3、宋女士参与评审的系列赛事和讲授的各类诗赛、诗课;
4、《中华诗词》杂志每年举办的青春诗会学子的参评作品。
5、《中华诗词》杂志举办的刘征青年诗人奖获得者参评作品的点评。
6、微刊优秀作品的点评。选评一家之言,荐与同道,欢迎批评。

白雨庐诗评
诗词点评一家言(2)

海山十年歌
郑欣淼
景山朝焕彩,北海暮浮霭。
惯看朝暮绕飞鸦,蓦然衙门已十载。
衙门民舍相邻比,老槐曾记雍乾祀。
幽深绝隔十丈尘,文脉仍通红墙里。
一自缘结故宫学,个中髓味漫穷竭。
学海涯涘何处寻?唯赖众贤不停歇。
欣逢紫禁六百寿,百秩院庆又将遘。
午门观展何缤纷,总是天公待我厚。
海山佳气催吟思,积习弥老如驰驷。
昔同九友醉弦歌,今与五子诗言志。
皓首霜眉敢谓老?竞秀争流山阴道。
岂求今吾胜故吾,趋时追新君莫笑。
噫吁哉!
湖光山色两缱绻,小院匆匆人聚散。
初识还是厨师陈,肴馔爱其面一碗。
二零二二年一月十日
宋彩霞评:
要解读作者《海山十年歌》的时间梗概,我翻阅了作者在《海山集》(上)卷六321页(《郑欣淼诗词稿》庚子增订本)的一首诗:
移故宫御史衙门办公
卜居正是一天寒,老树迎人犹素颜。
入眼风光总看好,回头时月敢言艰。
吃茶且在衙门里,觅句还须山海间。
尘世本来多况味,此身此日果能闲?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七日
【注】御史衙门在景山西门与北海东门之间,大高玄殿之后,现陟山门街五号。清雍正四年设立稽查内务府御史,此为御史衙门,系故宫之一部分,为保存完整的清代皇家衙门。
从《移故宫御史衙门办公》一诗得知,作者于2002年9月至2012年1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2012年1月离开故宫博物院院长岗位后,遂移故宫御史衙门,至今已整十年。《海山十年歌》就是写此期间的亲身经历。
故事从景山、北海写起,“朝焕彩,暮浮霭”,角度契人,运笔轻盈巧妙。从朝暮到十载,那些飞鸦、民舍、老槐可以见证。虽然“幽深绝隔十丈尘”,但“文脉仍通红墙里”。在这文脉中,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梳理。“一自缘结故宫学,个中髓味漫穷竭。学海涯涘何处寻?唯赖众贤不停歇”。“涯涘”:引申以比喻事物的界限。作者研究文物、博物馆、遗产保护,力倡故宫学。出版有《从红楼到故宫:郑欣淼文博文集》《文脉长存:郑欣淼文博笔记》《天府永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故宫学概论》等,可谓著述颇丰,个中髓味真的是无穷已啊。“欣逢紫禁六百寿,百秩院庆又将遘”。“遘”:相遇;碰上。作者有幸赶上了两个大庆的时节,看到缤纷的境况,由衷地感叹:上天待我多么厚!“ 海山佳气催吟思,积习弥老如驰驷”。繁忙的工作并没有影响作者的诗情,反而催发着诗词创作的灵感。他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学习诗词创作,兼及散文,出版有《郑欣淼诗词百首》《郑欣淼诗词稿》及《山阴道上》《游艺者言》《周赏集:郑欣淼散文》《古韵新风:郑欣淼作品集》等都足以说明作者的创作成就。“昔同九友醉弦歌,今与五子诗言志”。“九友”和“五子”均为写实。 2019年在中央文史馆举办的大家讲习班上,作者为诗词班导师,学员九人,称“北湖九友”。(有:蔡竞、刘安定、吴宝军、姚泉名、李军、韩倚云、屈杰、马飞 骧 、金中)“五子”,是中华诗词学会组织的十大导师培训班,作者招收了五位学员,已经开始上课。“皓首霜眉敢谓老?竞秀争流山阴道。岂求今吾胜故吾,趋时追新君莫笑”。虽然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可怎么敢说老呢?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湖光山色两缱绻,小院匆匆人聚散。初识还是厨师陈,肴馔爱其面一碗”。时光匆匆,衙门人员进出变化很大。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十年前来衙门时认识的厨师陈师傅,做得一手好面,我是那么的喜欢。至此,所有的故事叙述完结。
该诗有两个特点:1、以叙述为主,兼以描写,议论。前八句为一小节,意思相连,相当律绝的起承,中间接着这个意思继续写,把故事讲完,他驾轻就熟,或歌唱,或描写,或叙述,无不尽情尽意。2、明白易懂,直抒胸臆,无遮无拦,没有典故,没有骈体,更没有艰涩的话语,晓畅淋漓,一泻千里,写者尽情,读者快意。
作者笔纳天远,时通古今,为我们展现出古今辽阔而悠远的时空境界。也是一个忠于自己感受的诗人所产生的与众不同的诗意回顾。采取大写意的手法,泼彩勾勒,十分谨慎地围绕主题,没有一处“走神”,滔滔二十二韵,布置有序,脉络清晰,诗句雅正,段落分明,气韵雄壮,情文相生,散落天星以正大之域,雅韵方浓于字里行间。有我有人,包罗浑含,以一碗面作结,别出心裁,似未有人道,意不竭而识自见。
在这湖光山色里,诗人留恋陈师傅,便产生了让大家过上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这样一个期许。可见作为一种心灵对生活超越的状态,化寻常之物为诗中意象。诗人以新奇、关爱的眼睛看世界,世界上无不充满诗意的光辉。在这里诗人发现,辛辛苦苦走了那么多路,原来自己所要寻找的美,就在身边,就浓缩在一碗面里。
诗人简介:
郑欣淼,1947年生,曾任青海省副省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文化部副部长兼故宫博物院院长。曾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共出版各类著作30部。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学习诗词创作,有《雪泥集》《陟高集》《郑欣淼诗词稿》《诗心纪程》等问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