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玉文 大公朗诵艺术团团长
游郭沫若故里
朱玉文
徐徐的风,
吹拂着北京城。
皇城根下,
有一处居所高贵驰名。
走进郭沫若故居,
你就走进了典雅的所在。
即便你不是诗者,
也会肃然起敬。
从前只知道郭老笔下栩栩如生的《蔡文姬》《棠棣花开》《虎符》《屈原》《虎符》《南冠草》《孔雀胆》《高渐离》。
却不知他为党为国做出的那么多丰功伟绩
“百花齐放百鸟鸣,
贵在推陈善出新。
看罢牡丹看秋菊,
四时佳气永如春。”
“我要以松柏的态度来刻画出自己的年龄,
能成为合抱的大木,
给天下的劳人以一片清荫,
即使中途遭了电击或者枯死,我也希望它的残骸
能够供给贫苦人一把取暖的柴。”
这就是郭老的座右铭。
抗日救亡
民主革命
弘扬新文化
促进各党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今虽然人去楼空
那些诗文书画充斥着这古老的建筑
当你站在众多的诗书面前
你会不自觉的肃然起敬
小院的后面有座小山
花草繁盛树木葱茏
郭老的雕像坐落在花木之中
慈祥和蔼深邃从容
这里游人不是很多
每个人都怀着那么仰慕的心情
有人在雕像前献上鲜花
后退几步深深鞠躬
院内落英缤纷飘飘洒洒
小山上曲乐声声婉转悠扬
我在想
是这恬静优雅滋养了文人雅士的品性
还是伟人的精神与胸怀造就了小院的风雅怡情
走出伟人故居
回望飘出院墙的纷纷柳絮
我在想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名人
必有他的与众不同
一定是他生命的价值超出了普通人的千倍万倍
当新时代的春天来临的时候
前人的智慧经验精神财富
也是需要借鉴发扬光大的
西装革履
容光焕发
照样能够对旧世界
进行摧枯拉朽的革命……
2023.4.6
编辑李 牧
作者朱玉文
校对陈井春
编审马汝义
监制尹 行
编委陈金福
策划刘颖华
顾问刘金享
顾问张顺富
顾问张守儒
顾问杨 闯
顾问王伟长
出品李 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