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佛教八宗祖庭
· 赵亮
1
相 法相宗 瑜伽宗 慈恩宗 唯识宗
慈恩寺 西安 唐 648年
2
律 律宗 净业寺 西安 隋 581年
3
贤 贤首宗 华严宗 法界宗 华严寺
西安 唐 727年
4
净 净土宗 莲 宗 香积寺 西安
唐 681年
5
密 密 宗 真言宗 瑜伽密教 兴善寺
西安 晋 266年
6
台 天台宗 法华宗 国清寺
台州 隋 598年
7
禅 禅 宗 佛心宗 少林寺 郑州
北魏 495年
8
性 法性总 三论宗 草堂寺 西安
十六国 401年
壹.夏日游慈恩寺
贰. 登净业寺
叁. 游华严寺
肆. 游香积寺
伍. 游大兴善寺
陆. 拟游国清寺
柒. 访嵩山少林寺
捌. 游拜草堂寺

(壹)
律绝
夏日游慈恩寺
其一
五律
登大雁塔
锦绣繁华地,慈恩大寺开。
七层高塔立,万仞片云白。
车马逐尘至,行人接踵来。
丰功常记忆,先圣永思怀。

其二
七绝
怀玄奘
蔽日黄沙天地昏,孤僧瘦马觅佛尘。
引途指水缘一雁,筑塔铭文报雁恩。
注释:
慈恩寺,又名大慈恩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内,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唯识宗”之祖庭,唐长安三大译场之一。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创建慈恩寺。玄奘西游之后,在这里主持寺务并翻译经文,建宗立派。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又是玄奘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佛教界的重视。
相传玄奘法师在西天拜佛求经的路途中,有一天走在大漠的时候遇上风沙,迷失了方向,粮食和水所剩无几,眼看就要陷入绝境。但玄奘法师依然淡然盘膝而坐,念经呼法号。这时飞来一只大雁,法师跟随这只大雁走出了荒漠,找到了水源。玄奘法师对大雁充满感激之情,回国后修建大慈恩寺之时,就将高塔命名为“雁塔”。

(贰)
五律
登净业寺
律宗之祖庭,仄仄道难行。
缕缕透光柱,习习吹飒风。
时惊飞鸟起,偶见野花红。
漫入至真地,渐离尘世中。
注释:
净业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律宗”祖庭;同时也是樊川八大寺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距西安市约35千米。该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唐时因道宣律师弘扬律宗而达极盛,成为佛教律宗祖庭。唐代以后,逐渐衰落。净业寺依山峰而建,峰顶上有道宣律师舍利塔巍然屹立,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净业寺的寺名净业意在清净身、口、意三业,作修行佛法的途径。笔者2020年7月初来此游览。循山而上,遇一石,上刻“漫入至真”,使人暂时忘却尘世烦恼。

(叁)
七绝
游华严寺
华严古寺半山中,一览樊川滴翠浓。
双塔凌空双对月,风蚀雨化历衰兴。
注释:
华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佛教八宗”之一“华严宗”的祖庭,亦是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半坡一片长约400米、宽约60米的狭长开阔地上,寺南是近乎90度的百米陡坡,寺北临着高达30多米直立的黄土屏障。深沟与屏障构成了华严寺的天然“围墙”。
华严宗寺中现存两座古塔,一座是初祖杜顺法师灵塔(杜顺塔),该塔呈方形角锥体,共七层,高约二十一米,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距今1370年,是华严寺的镇寺宝塔。另一座是四祖澄观法师灵塔(澄观塔),该塔又称清凉国师塔,呈六角形,为七层六面砖塔,高约十七米,建于唐德宗贞元年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

(肆)
五律
游香积寺
大唐存古寺,潏滈两河边。
佛殿三四进,禅房八九间。
遍读释氏语,尽阅古楹联。
忽晓梦中梦,甫觉天外天。
注释:
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被潏(yù)、滈(hào)两河所环绕。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yùn)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
笔者在寺内参观时,遇一副对联:“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普觉梦中之梦;一声一佛千声千佛,遥闻天外有天”,似有醍醐灌顶之感。

(伍)
五律
游大兴善寺
古刹皇都壮,佛门访密宗。
晋代始兴建,唐朝负盛名。
晨风吹飒飒,老树碧葱葱。
游客频来此,焚香心敬诚。
注释:
大兴善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小寨兴善寺西街,是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的祖庭,始建于晋武帝泰始二年(226年),隋朝时名“遵善寺”,已有1700余年历史,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这里是唐代三大译场之一(另外两个是玄奘译经的大慈恩寺,即大雁塔所在地;义净译经的荐福寺,即小雁塔所在地)。这三大译场连同南北朝鸠摩罗什译经的草堂寺,合称佛教的四大译场。
唐开元年间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驻锡本寺,翻译经典,设坛传密,再经一行、惠果传承弘扬,形成唐密,后来又经空海、最澄等传之日本、韩国,再传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流布广泛,影响久远。

(陆)
五古
拟游国清寺
浙江国清寺,华严之祖庭。
佛教传中土,汉化第一宗。
依山就势立,草木郁青葱。
何时来游拜?了却心中情。
注释: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是中国汉化佛教各宗的第一宗,初名天台寺,后因“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国清寺因隋代高僧智越在此创立天台(tāi)宗,所以成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
此首诗系笔者整理佛教八宗资料而作,笔者期待后期能实地参观。

(柒)
五古
访嵩山少林寺
中岳嵩山望,洛都远相隔。
功夫称天下,禅宗始达摩。
唐王棍僧救,倭寇僧兵克。
而今香火旺,声名海外播。
注释:
少林寺位于河南郑州市丰登少室山下,与古都洛阳隔山相望,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北魏孝文帝为了安置印度高僧跋陀(bá tuó)尊者而成,少林寺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五乳峰的茂密丛林之中而得名。
少林寺是禅宗的祖庭(发源地)。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弟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相传他在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离绝顶不远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壁九年,悟出来禅宗,之后广集信徒,细心授禅,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少林寺以功夫称名于天下,唐初,少林寺十三棍僧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明朝嘉靖时期,日本倭寇袭扰中国沿海,少林僧侣抗倭有功,因此朝庭大规模修整寺院,同时少林功夫在中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也得以确立。
如今少林寺香火旺盛,慕名参观少林功夫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包括2006年造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少林寺在主持释永信的带领下,依托少林寺,大力弘扬少林文化,使少林寺蜚声海外。

(捌)
五律
游拜草堂寺
草堂烟雾绕,佛阁次第排。
高僧驾鹤到,姚帝扫园来。
秦岭清幽地,圭峰释译台。
此时心敬拜,暂忘世尘埃。
注释:
草堂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圭峰山北麓,创建于东晋,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原为后秦皇帝姚兴在汉长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遥园,弘始三年(401年),姚兴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居住于此,苫草为堂翻译佛经,由此得草堂寺名。草堂寺是“佛教八宗”之一“三论宗”之祖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也是佛教四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
高僧即鸠摩罗什(344-413年),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中国新疆库车),拜南北朝后凉国国师。姚帝,指十六国后秦皇帝姚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