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六十七)
杨浩然.偶然著
六十七、不速之客
送走郭维城、王大松和刘国桢,太阳就偏西了。
马大宝要跟郭维城一起归队,被郭留下了:“回来一趟不容易,在家多待天吧,省委军区机关和鲁中军区机关已从甲子山转移至南墙峪了,说不定哪天又得打仗或转移。”
众人也都附和,让他们夫妇趁机和孩子亲近一下,大宝就留下了。留下后,并没急着回家,而是和父亲谈起了时势:“老爹,最近我总感觉不对劲儿。”
“哪儿不对劲?”马三问。
“日军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官土桥,一周前就放出口风,要进攻滨海,可省委机关撤出后,居然又没动静了。”
“这家伙太狡猾,别是声东击西吧?”马三说“有可能又要扫荡,看来他和八路军是杠上了。回去时告诉郭师长,千万别大意,一旦发生战事,立马派人送信,我带人去打援。”
正说着呢,张克侠报:“司令,吴化文不请自到,见不见?”
“他在哪?”马三问。
“在山下候着,说一定要见你。”
“娘的,你这个害群之马咋敢不请自到呢,都说你纵容属下为害一方,今回可得收拾一下你了。”可转念一想,又觉不妥,马上改了口气“快请,论起来咱都归省府管,又联合抗日,哪有不见之理。”
不待吴化文上山,马三就笑呵呵地迎了出来:“哟,吴司令,哪股风把您给吹来了?”
吴向部下递了个眼色,属下便把抬着的四个木箱子呈了上来。打开一看,全是机枪,马三一下愣住了:“吴兄,来就来呗,讨杯酒吃便是,这么重的礼,我哪敢收啊。”
“是啊吴司令,这次多亏你仗义出兵相救,应该感谢您才对。”大宝接到。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吴说“这本来就是你缴获的,应该物归原主。”
大宝一听就纳闷了,借兵时还斤斤计较呢,怎么一下子又大方起来了呢?
吴没解释,而是把目光集中到满桌的剩菜上去了。他的几个随从,早就不由自主的走到桌前,摸起鸡腿就啃上了。
马三一看,知道他们没吃饭,冲张克侠喊:“大刀,弄几个菜去。”
吴化文立刻上前拦道:“别别,吃点剩菜就行啦。”说着,抓起一块肉塞进了嘴里。
马三哭笑不得,堂堂的吴大司令,怎么像饿狼似的?难道他真断炊了?
吃下几块肉后,吴才看到有酒,便自斟自饮起来。
恰在这时,张克侠端着凉拌黄瓜和花生米走了过来。马三接过盘子,就顺便坐下了。一坐下,便摸起筷子为吴夹菜。
吃了一会儿后,吴说:“马兄,让您见笑了。不瞒你说,我已仨月没肉吃了。吃不到腥气味儿不说,连饭也吃不上了。”
马三不相信似的看了他一眼。都说临朐成无人区尸横遍野了,难道是真的?可吴化文手下有四万将士、千里防区,饿谁也不能饿他呀?可看了他的吃相,又不得不信。
当年,沈鸿烈当省主席时,马三没少和吴一起吃饭,那时的他可是正襟危坐、仪表堂堂。特别是蒋峪保卫战,新四师打出了中国人的士气,连重庆方面都通报嘉奖呢。
桌上的菜,很快被一扫而光了。当张克侠将兔肉炖箩卜和一筐馒头、一摞煎饼端上桌后,几个人更是狼吞虎咽起来。
马三看着看着,泪哗地下来了:“吴司令,别吃了,过会儿,我让厨房给您弄俩猪头捎走。”
吴感激的点了点头,泪水立刻汪满了两眶。他放下筷子,抹了把泪说:“马兄啊,自从牟中珩当上省主席后,我新四师就成后娘养的啦,打仗时,有我,但自带武器。吃饭时,靠边站,一两粮食也不给。麦季反扫荡,我去要弹药,他堂堂一个大主席居然大笔一挥,批给了我五百发子弹。四万将士啊,五百发子弹,怎么打?可我还是打了,而且还救了我这个小老乡一命。也许他良心发现吧,告诉了我一处军火库,可那库是空的,早被鬼子抢光了。”
“于学忠总司令不也是你老乡吗,找他啊,他有得是武器装备。”
“哎,自从百十一师投共后,他也翻脸了。根本不拿咱们这些杂牌军当牌出。知道这次鬼子为什么专门来对付你吗?”
马三摇了摇头。
吴化文停了下,见随从们吃得差不多了,便吩咐道:“你们出去一下,我和马司令有话要说。”
大宝一听,吴要单独跟父亲说话,便也随众人走了出去。
众人出去后,吴压低声音问:“最近又抢金子啦?”
马三一惊:他怎么知道我抢金了的?
“纸里包不住火。”吴说“事情发生后,于、牟一猜就是你干的。他们派人去现场搞了调查,你帮刘国桢打出的那些子弹证明了一切,而且还有人看到你骑马回了莲花山。”
“这么说,国军也和小鬼子穿一条裤子喽?”
“何止穿一条裤子?好多步缪澄流之后尘,投汪精卫的‘和平救国军’去了。”
“那,重庆方面不管?”
“蒋若不默许,谁敢?”吴说“前些日子,还有人动员过我呢。”
“牛仙元也派人动员过我。”马三说“这太可怕了,若咱们这些人都当了汉奸,那离国破就不远了。”
“国民党这边是指望不上喽。”吴说“也就一个共产党还真心抗日,可他们天天被追着跑,也救不了咱们呀。”
“我觉得,咱们得联合起来一致对外。”马三说“就说这次吧,要不是友军帮忙,这帮鬼子还真不好对付。”
“所以,我就来了。”吴说“来有俩目的,一是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对付小鬼子;二是来求帮。金子舍不得给,给点粮也行。”
“这,我可无能为力。”马三说“人少行,四万张嘴吃饭,就是牟中珩也不敢答应。”
“多少帮点就行。我那些将士由于长期啃草根、树皮、观音土,患夜盲症、肝腹水的太多了。今天早上,我的一个卫兵就活活饿死了,他才十五岁呀!”吴说着,呜呜大哭起来。
马三沉默了,怪不得有人说“国军盘子里生豆芽,吴化文肚子里长青草呢”,原来到了这种地步?
吴一看马三沉默,长叹一声:“哎,人在屋檐下,低头也白搭呀!我吴化文真傻,人啊,都喜欢锦上添花,谁愿意雪中送炭啊?告辞!”说完,站起来便走。
“慢。目前,鬼子到处封锁,有钱也买不到粮,我这里还有几头猪,一万斤粮,你带走吧。”马三说完,冲院子里的羊二喊:“羊兄,你来一下。”
吴一听,既感动,又犹豫:“那你怎么办?你也有几千号人吃饭呢。”
“我人少,秋庄稼快下来了,先救命要紧。”马三说。
话音未落,吴扑嗵跪下了:“您的大恩大德,吴某没齿难忘,我代表四万将士给您磕头啦!”
羊二一听把粮全送出去,有些犹豫。马三一下火了:“吃饱要紧,还是救命要紧?送!下午到地里掰玉米、刨地瓜去,连稞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