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椿芽(小小说七则)
李成友(山东)
刚开春,老小区里的一棵香椿就芳香四漾,夜间虽然还有些寒意,但居民还是都把窗子留道缝隙,让香气钻进房间,闻着这舒心的芳香进入甜美的梦乡。这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小区里住着的大都是些老年人,飘进房间的香气似乎可以治愈老年人的失眠症。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多么好的自然疗法。而就是在昨晚,香椿树上长出的小芽芽不见了,香椿树成了秃头。全小区的人都气愤不已,凑到一块研究对策,有的说,一栋楼一栋楼地,挨家挨户地上门去搜查,有的说先去查查监控。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最终结果还是先去找物业看看监控,大家来到物业监控室门前,人家不让进,说,这个必须得到相关领导的批示签字才行,不然,谁也负不起责任,然后,给经理打了个电话,经理说,这个不属于违法行为,监控不是随便乱让人看的。没法他们只好又回到了小区商议对策。
说起来,这个小区已经是四十多年的小区了,很多楼房都已经比较陈旧了,四层封顶,况且,在设计上都显得比较陈旧封闭,设备设施已经跟不上形势,况且没有电梯,都是狭窄的步梯。现在经济开发,许许多多的年轻居民早已搬迁到了宽敞明亮的新开发区去了,这里大多都是些六十岁以上的老居民了,他们都是吃苦耐劳的人,都是从不富裕的年代过来的,所以,都很容易知足,只是上级拨了一部分专款进行小区改造。再改也是老样子了,街道仅能通行一辆车,两辆车同时通过根本措不开,楼前楼道也栽植了一些花草和树木,虽然是个人所为,但是,大家都能共同享受公共资源,显得这个小区的居民都特别温馨。
在小区前面栽植着一棵香椿树,自打楼房建成之后就栽上了,就像是一棵纪念树,小区改造时,想去掉它,但是,居民们群起而攻之,所以,谁也不敢去触碰它,生怕伤它一根毫毛,居民们自然形成了共同维护它的自觉行动。据说,这颗香椿树当时是一个退休老工人栽植的,他无儿无女,天天把这棵香椿树当做自己的子女栽培,后来,老工人去世了,去逝之前老伴把楼房卖掉自己搬到乡下去了,从此,这棵香椿树就充公了,天气大旱,每天都能看到有人浇水,它成为了一种小区共同维护的利益共同体了。
冬天,居民怕寒冷伤及到第二年香椿芽的萌发,大家在冬至之前把每个芽尖都扣上一个鸡蛋壳,然后,把整个树桩用塑料膜罩住越冬。第二年不到三月春芽尖就开始早早地萌发了,把整个小区晕染的香气扑鼻,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采收一茬,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些。炸香椿,香椿炒鸡蛋,香椿腌咸菜,家家散发着浓香的温馨。可是,不知是哪家起了贪心,硬是一夜间,把小区居民的公共利益损害了,大伙能容忍吗?查监控不成,就来第二个方案。
大家都很支持第二个方案,都很坦然地接受去自己家去查看,这样又显得太麻烦,好像一网煽着满河的鱼,不礼貌,不太让人接受,老李接着提议:椿芽的味道到处飘逸,我们不防寻着它的味道踪迹去寻找,反正也出不了咱们小区。于是,大家个个都身长了鼻子一呼一吸,果然奏效,好像是顺着一单元去的。
大家顺着芳香,一直找到了一单元三楼东户的老刘家,凑巧的是聚集的人中间就缺老刘没有在场,大家站在门外都瞪大了眼睛,谁也不敢敲门。最后老李说,大家都散了吧,这样不好,还是我自己敲门看看动静吧。
老李举起了干瘦的手伸出食指轻轻敲了两下。随后,老刘打开房门,探出头,见是老李,很是热情地拉他进房间。老李一进门就看到了地板上放着两捆香椿芽,芳香充满了房间,老李有些诧异。老刘问:怎么有时间过来玩?老李说:这几天没见你的面有些想你。
老刘平时很诚实,见人都是点个头打个招呼,根本做不出出格的事。老刘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老伴说:这几天,老伴生病,住了十天的院,这不,乡下的她侄子来看她,还带来一些红叶香椿芽,我一个老头子也吃不了多少,还没有时间分给大家吃。正巧,你来了帮我分分吧。
老李很感动,自己也不敢说什么,就说:老刘你放心,大伙们肯定很高兴的。
老李下楼对着大伙说:大家别误会了,老刘的老伴这几天生病刚出院,这是她乡下的侄子给他们带来的红椿芽,老刘说分给大家尝尝。分完后都散了吧。
大伙们都很感动不再提香椿芽被偷的事了,都争着发言说:咱们把分到的香椿芽拿回家再回来,一块去超市买些补养品去老刘家看病人吧。
做 人
吴总出差昨晚回来的特别晚,听说,产品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一大早,他就揉着惺忪的眼睛,趿拉着撒子鞋去了车间。车间主任向他汇报说是不是毛管管材的问题?
吴总一时也拿不准,吴总最近特别忙,从生产58型,椭圆形,紫金型一系列太阳能管后,现在又开发了两米一的新型产品。特别聘请南方技师亲自督阵试验已经成功,逐渐转入批量生产,现在正在申请专利。
太阳能管生产公司已经成立了六个年头了,再过几个月就又举行厂庆七周年了,七年来不断摸索生产,一步艰难一步心酸,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厂贷到营利一步一个脚印。从采购毛管进厂,到下管,到清洗,到镀膜,到排气,一直到烘烤把关都特别严格。质量差,易漏气的管材生产厂家已经解除了好几家的合约,现在这一家还是非常讲究信誉的,把毛管破损率降到了千分之五。可是最近一批生产成品打压破碎率上升了千分之三,让顾客的信任度有所下降。问题到底出到哪里?吴总也很着急。
这关乎到一个实体生产链的断裂问题,毛管生产厂家,太阳能管生产和用户的三家利益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吴总把问题反馈给厂家,厂家派专人来检测了管子的质量问题发现根本不是自己厂家生产的。问题很严重,唯一的问题还要从采购人员的进货渠道上入手。
采购员共六人,最近一段时间两个人家庭有事,还有四个采购员,吴总采取了突击分离式对四个人进行了调查。
采购员小刘在无奈的情况下只得向吴总说出了实情:自己伪造手续,从其他生产厂家采购廉价毛管,自己获利五千元。他愿意赔偿所有损失,请吴总不要开除自己,自己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老人现在正在医院需要花钱,自己也是一时之谜辜负了吴总对自己的栽培。吴总宽怀大量,并没有责怪他,而是拿出了十万元的支票送给他:拿去给老人家治病,有困难直接说,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还要葬送自己的前途呢?要是放到别的厂,早就把你开除了。
小刘千恩万谢,向吴总表示不但把所有的损失补上,这十万早晚也要按利息还给吴总。吴总摇了摇手,表示不要还了说:以后要好好做人,企业也离不开做人这个道理。吴总又拍了拍小刘的肩膀说,这十万是我对老人的一点心意不要还了,我相信你绝对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我看好你。于是,转身而去。
小刘默默发誓,永远跟着吴总做事不迷路。
表 哥
表哥是吃官饷的,我们都很崇拜他。他头上有很多的头衔,什么硕士,科长,医药理事,还有许许多多公益善举的头衔,反正,我们也不懂,我们也记不住也不理解。他现在在某一地方疗养院工作。已经有好多年没联系了,现在回来他准备退休后落叶归根。
刚毕业那阵子,他经常回来,还让我们伸出小舌头让他给我们诊断身体里缺什么,他总是磨磨拳头说,什么也不缺就缺挨揍了。弄的我们一阵哄笑着跑出好远。时隔二十多年,我们都已经步入了中年,表哥也面临着稳步降落了。我们描述一些生活艰辛带来的身体疼痛,让他给开个方子,这让表哥十分为难,几十年来,我们早已以为表哥是一位很有造诣的老大夫,经验丰富,表哥说,不用开方子,自己直接去大药店拿就可以,上面都有说明书。哪里疼就吃什么药。我在心里嘀咕:这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吗?
其实,舅舅家也不是医师之家,也没有拜过先生,当初,表哥聪明,学习很好,高考后不知道学什么专业,我家奶奶会一些小验方,譬如小草,地黄,蝉蜕皮,蛤蟆皮,等等什么消肿利尿的,过敏的,咳嗽的,发热的,解毒的。村里小孩子有症状我奶奶把制作的小验方发给他们两副就好。
表哥来我家玩,觉得奶奶制作的验方很好奇,长大了当大夫,医治百病。所以,他报考了医学专业。说起来也是半路出家。
我问表哥,你现在在哪一领域里有专长?表哥说,这么多年来,我并没有实质性的给病人看病,而是进入了管理科,天天忙碌着报表和布置应付检查,与所学专业已经脱钩很多年了。反正马上就退休了也用不着了。说话间,他神采飞扬老于世故,看起来他即惋惜又觉得自豪的样子。
励 志 哥
那年我二十八岁,我从教师队伍被分到某报社实习。第一次去科山路商户采访。
按照任务分工,我所采访的是一位残疾人。他的门牌两侧写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上方写着“篆刻人生”,都是用篆字书写,房间不大,仅有几十平方,一个残疾印章篆刻大师,盘坐在一张古铜色木制椅子上,旁边放着双拐,一张枣红镂刻雕花木桌上放满了纸张印章。不文明地说,看上去他在椅子上就是一小坨,。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爸爸在一家公司上班,因为触及到了公司管理员人员的利益被刁难诬告开除。
他比我大两岁,我叫他励志哥,他很感动。他向我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人生故事。
那一次,一个彪悍大汉让他镌刻一枚公司印章,励志哥说,没有公司老总的手谕和加盖公司公章和税管执法部门的介绍信,自己不能私自刻制。彪悍说,多给你一倍的费用。最终还是被励志哥拒绝。
我把他的事迹发到报纸头版头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事隔一段时间,我再次回访,励志哥,显得有些拘束,他说:李记者,你给我惹麻烦了。自打那次见报后,天天人来人往,有采访的,有邀请去作事迹报告的,有来索要篆刻的,我一个普通人实在没有什么。我对社会也没有能力做贡献。
我说,大家应该学习你的这种精神品质,一个社会不需要你有多大贡献,我们一个人虽然改变不了社会,但是,不能没有精神灵魂,这恰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几年之后,他把自己的篆刻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不但出版了个人篆体集,还把自己几年的收入捐献给了慈善机构,他为社会谱写了一部人生的辉煌篇章。
相 亲
父亲下了最后通牒:你是要工作还是要家庭?我说,我都要。父亲说:你也老大不小得了,为什么还不考虑自己的事?要是再这样,我就去找你们的领导。总不能让人家姑娘家一次次督促吧?
我还是心平气和地说,我也希望早一点定下来,毕竟是终身大事,等过了这段时间吧,我这里实在是太抽不出身来了,咱们这是工作,要顾全大局啊。然后,就小声嘀咕起来: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当然,我理解父亲的心意。家庭与工作发生了矛盾。可是,近段时间确实忙得很,上边全面开放,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这是关乎到全民的利益,地方要传达落实。我们已经跟随党委书记四天时间到各地落实了解情况,只有到达第一现场,以便掌握全局工作。争取在下周召开各单位经济工作会议。
任务是艰巨的,我们秘书宣传处工作是紧张的,必须配合当前形势的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全局工作会议党委书记要做报告,上午需要四个小时的时间,下午还要分组讨论。首先,四个小时的发言材料必须由我们来完成。
大家步调一致,进行分工行动。一人负责政策类解析,一人负责,部门典型案例,一个负责党委书记现场指导要点实录,一个负责会议程序安排,各负其责,最后,汇总审核材料通过。
铸造厂要升级为省级企业,果茶厂是从新加坡引进的新开发的利民新型项目,能直接助农,将当地水果直接消化生产增加效益。必须亲自到厂实地考察才能了解内部实情。怎么能抽出身来呢?这一些父亲是根本不了解的。
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了机会,我就问父亲找个时间相亲吧,父亲摇着头说,不用了。我很纳闷,我以为姑娘可能生气了。父亲摇着头说,我早替你相过了,也就是按照乡俗走了个形式,没好意思打扰你。人家姑娘说,工作这么负责的人,肯定错不了。
我兴高采烈,对着父亲说,晚上我约她去吃饭,父亲捋着胡须笑眯眯地点这头。
剃 头 匠
村东头噼里啪啦鞭炮响,李小子开起了美发店,这让西头的剃头匠李大棒心里很不爽,这小子开美发店也不打个招呼。
李大棒挑着剃头挑子走村串乡几十年,还没有一个跟他争生意的。剃头匠不是个好活,都是些没有讨到老婆的光棍汉。李大棒因为腿瘸,家里又穷,说不上媳妇就跟随师傅学剃头。李大棒剃头可以说是到了极致,正手刀反手刀,都运用自如,每刮一个脑袋只收两角钱,剃头刀在头上滚来滚去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反手刀,这样剃出来的头光滑,不留赖毛,完了活还要剪鼻须,掏耳朵,按摩。做下来这一套,累个人够呛,李大棒给那些老头子理完发每人递上一支烟,神吹一会儿。
他的剃头坊非常有人气,近来缺少了好多顾客,李大棒关了剃头坊一点一瘸地朝李小子的美发店走去。
美发店设计精致,有摇椅,按摩床,烘干机,电吹风,电推子,落地大镜子,架子上放满各种发剂发油和各种作发工具,姑娘妇女有的在焗油,有的在烫发,有大卷小卷,有大波浪小波浪,爆炸头,幸子头很多他自己也叫不上名字的发型。但他还是有些傲慢,不负李小子,村上的老妇女起哄说:大棒是不是来砸场子的?大棒嘿嘿一笑说:哪里呢,我是来剃头的。老妇女说:你自己剃就行。大棒说:哪有自己搬下头来剃的?有些事可以给别人做但是自己缺不能做。
李小子恭敬地喊:二老爷来了?多指教指教。李大棒说:老了,跟不上时代了,还是你们这些年轻人有上进心,我也就是给老头子们剃个头而已。
李小子给一个小媳妇用冷烫精卷完发杠后罩上加热机,调好温度。说:二老爷我先给您老理。大棒说:不用客气,先给那些年轻的理吧。
大家都还是推让给大棒先理。大棒辈份高都给他谦让。说起来,这个村里的人都是同姓。旧时候,李姓的祖孙两代为了生计,劈径枣树林来到这片荒草之地落脚,从此,垦荒耕种,繁衍生息,一代一代逐渐延续成了村庄,长辈都居住在西侧,后生们都住在东侧。东侧人对西侧人都比较尊重。
大家坚持让李大棒先理,他也不再推辞,但是,他心里嘀咕,看看这小子懂行不懂行。李大棒也好不客气地把整个身子蹲在理发椅上。老妇女说:你这个老东西,您就别为难后生崽子们了,人家也不容易。李小子却还是恭恭敬敬地把手一伸随口说道:师傅请下山!
一句话说的李大棒五体投地:你这小子还真有一套,现在都不兴这个了,你还挺懂规矩的呢!看来我是不行了。李小子抿着嘴说:二老爷,以后还得请教您,您的刀功了的,最难掌握的就是刀法了。
李大棒点着头说:这个不是一年之功。有时间我好好教教你,别让这个技艺失传了。
李小子给他理完后,用吹风机吹一下,李大棒心里热烘烘的。他掏出了五元钱递给李小子,李小子不要。李大棒说:不收不行,古时候有句话,叫,剃头不支钱——捣蛋。大家都笑了。
李大棒满意地走回自己的剃头坊,他已经做出了决定,准备关掉自己的店铺。
出 轨
大鹏这下栽了,栽倒了一个女人的手里。这是大鹏万万没有想到的,因为他的股东权要被岳父收回,让他净身出户。
当初,明祥就劝过他说:不要过分的相信一个人,尤其是身边的带有目的性的女人,她最摸你的底细,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她会翻盘致你于死地。可是,自己没有听明祥的劝告。现在想来一切都晚了。更应该怪自己不争气。
相当初,因为爸爸出轨,妈妈被无情抛弃,母子俩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在学校里常常被同学嘲笑欺负,他恨爸爸。自己的学习日渐下降,就早早地退学了。自己只身闯江湖在外到处打工:端盘子,跑龙套,当小工,捡垃圾苦累的活什么都干过,这天晚上,他在反倒垃圾桶,因为饥饿晕倒在地,正巧从身边走过一辆车,车上一个男子和一个靓丽的姑娘,姑娘指着那个男孩说:爸爸,停车,救救他吧。男子和姑娘把他抬上车拉到医院,大夫说,没大碍,就是贫血引起的。男子把他拉回家,让他在自己的钢管加工厂打工,大棚千恩万谢,干的非常卖力,小伙子也长的越来越俊俏了。男老板看他非常有潜力就把他提升到经理的位置,当年经济效益翻翻,男老板就把他提升到副厂长的位置。男老板让他招聘两个助手,一男一女,大棚便把自己从小要好的明祥安排到了车间做了车间主任,又从社会上招聘了一名女助理,自己的事业正在如日中天。
没过两年,老板看好大鹏是个潜力股,就把自己在医院工作的女儿洋洋许配给了他,老板还分给他们一套房子,并且让给大鹏百分之四十的股东权。大棚觉得自己算烧了八辈子高香了遇到了好人。小两口恩恩爱爱。
可是,好景不长,不知在什么时候,大鹏变了,变得脾气焦躁,甚至动不动就要打老婆,经过暗查,女助理有在大鹏房间睡觉的嫌疑。这一次,事情终于爆发,大棚身边的助理给洋洋发私信说,大鹏出轨了她,真是晴天霹雳,洋洋在家哭了好几天也没有去上班。事态月闹越大,老板决定收回大鹏的股东权,让他净身出户,真是什么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真算自己当初看错了人。这种男女关系是不可原谅的,他也不想想当初是怎么过来的,这很让老板失望,
作为从小一块长大的明祥根本不相信大鹏会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来,是不是女助理在陷害他?不得而知,就在这时,大棚找到了明祥说:祥子,我决定与洋洋分开吧,我要辞职另选他路,我已经受不了了。
明祥试探着问:你是不是忘恩负义了?是不是真的出轨了?我不太相信。
大棚再解释就是狡辩,很无奈地说:我的确没有,只是助理一厢情愿,我们在一起工作,她日久生情,这个可以理解,可我是有家室的人,她想破坏我们的幸福家庭,我有口难言。明祥又问:助理在你房间的事是怎么回事?
大棚解释道:那天她有些感冒,吃了些药,我就说,你不要太累了,可以到我房间里休息一会儿吧。缺成了你们最大的误会,真是满身长满了嘴也说不清楚。明祥说:你必须说实话,我才能给你做主洗清冤屈。
两个人已经喝了一斤白酒,作为真心朋友,明祥不能看着不管,他把大鹏约出来好好谈谈,他充当了一个调解员,一方面做着洋洋的工作,一方面做着大棚的工作,还要亲自去做助理的工作,让她澄清事实真相。洋洋态度很明朗,只要大鹏没有做出轨的事,她是可以原谅他的。而助理写了一封信交给明祥,他觉得没脸见人了再待下去是不可能的了,就收拾行李走了。
明祥说,回去给妻子和岳父老板真诚地道个歉,我再去为你澄清一下事实,洋洋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做事是很有分寸的。接着明祥又让大鹏写下了 保证书,给自己戴个紧箍咒,明祥为其做个证人:
1、在外以事业为重,不花心。
2、出轨一次,立即清除出门。
3、老婆是用来疼的,不是打骂的,家暴一次立即清除出门。
4、外面挣了钱除自己开销外,必须交给家人保管。
5、在家要好好说话,做事,对家庭负责。
他们刚要从酒馆里离开,洋洋跑了进来,一把拉住大鹏说:大鹏,我知道,这一切全都是误会,你回去吧,咱们好好过日子。
大鹏突然像个孩子一样呜呜大哭起来。
作者简介:李成友,《大爱文学》分会副主编,点评部副部长。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泰安作协会员,泰安市诗歌学会会员,《世界文学》平台签约作家诗人,作家前线签约作家,《望月文学》特约作家。
山东省党校毕业,助编职称。做过教师,宣传,新闻记者,地名史志办主任、编辑,市文史资料研究员,全国人口普查辅导员。计划生育主任、财务会计等职。发表作品若干,出版文学专版多期,书籍一部。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