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鲁运河
申卫华
采风来到鲁国的地界,作为一个被别人称为研究运河的专家,当然得了解一下今日之大运河,以及古老运河流经山东的模样。
临清、聊城、微山、济宁,一路走来虽是蜻蜓点水眼见皮毛,但总的说来,大运河留在手机中的图片,还算清晰存留美好。作为苏北运河曾经的航运人,专程来到山东运河的辖区,在感知中则留下了感慨和感叹!
临清市,是归属聊城的县级市,也是山东运河流经的重点城市,清秀而现代是此城的总体感觉。可一踏上县城的中心,虽没见到遐想中的运河,倒是采风组的带队,先让我们感知一下临清市的人杰。
季羡林,一位国学大师,也是临清人引以为自豪的现代名人。早些年,只是在央视新闻中见过,那是一位弥留之际的老人,在病床上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慰问。未曾想如今在他的纪念馆参观,方知其非凡的身世。具体不谈,仅从他生前撰文三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桂冠,就让参观者佩服的五体投地。
张自忠,出身于临清的抗日英雄。是他在1938年3月的临沂战役中,率领五十九军与敌鏖战七昼夜,粉碎日军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将日军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击溃,确保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从跨进张自忠纪念馆的那一刻起,就感觉在英雄雕像下的热血沸腾。
应该说一文一武两座纪念馆,是临清人对外宣传的两张名片。正是通过两位人杰的推出,则将临清市的知名度大大的提高。有句成语叫人杰地灵,说道地灵,其实季羡林和张自忠是喝着运河水长大,正是大运河孕育了季羡林的聪明才智;也是大运河塑造了张自忠的民族血性。
遗憾的是在临清未同运河谋面,倒是运河钞关,让我对鲁运河的前世,有了一个大体了解。所谓钞关,其实就是古代的税务局。在咱淮安板闸的榷关遗址,同临清的钞关如出一辙。只不过临清钞关得以还原,建的如同历史。关内两进的院落,前院为公署办公区,后院为仓储区,南部主要古建筑的仪门、南北穿厅、科房、船料房,加之院内的铜塑雕像等等,让参观者仿佛穿越了历史。


古时运河的临清钞关,因为南来北往运输船舶,要打此经过缴税,其曾经的繁华不言而喻。仅从打卡地灰色山墙上的五十多个街巷名,如:帅府街、户部街、天桥街、马市街;还有御史巷、马尾巷、武训胡同、火神庙胡同等,就可揣摩出临清运河的历史。应该说,临清钞关不仅是古运河专属的税务机关,也是运河文化的一种彰显。
驱车进入聊城的市区,才从封闭的车窗中,寻觅到运河的身影。聊城的运河不是很宽,有点像淮安市区的清安河与文渠。河面上没有运输的货船,只有零星的小船,以及豪华的游览观光船。半个小时的车程,运河是在沿途绿树的掩盖下时隐时现。运河本身的那种淳朴大气,此时在聊城仿佛成了藏在深闺的小姐。
“某某小码头”的标示牌,不时的从车窗外的杨柳树缝一闪而过。也是哈,聊城的小运河只配小码头了。最终大巴车停在了一个小码头附近。此处竟是山东聊城旅游的打卡之地——山陕会馆。为何要参观会馆,定是古人在运河上行走落脚,给商人们谈生意提供的住地。
望着高大气派古风犹存的门楼,又好像面对一座庙宇的古刹。进得院内别有洞天,山陕会馆真是关帝庙也。不过此庙非关帝一人居住,有山门、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三大殿、春秋阁等一百多间。足够运河上的来往客商在此歇息。
乘着作家们参观的间隙,我迫不及待跑出会馆,踏上馆旁运河的拱桥。透过拱桥的栏杆,方才见识了聊城运河的风采。此时正值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过的杨柳,其倒影在运河上掀起小小的波澜。不远处的小码头,正静静的等待着远方的来客。此时的运河,何止是流动的河流分明是一幅平铺在聊城市区充满魅力的油画。

喜欢运河的我,晨练晚走习惯在运河边散步。家门口运河运输繁忙的风景,总有来自山东济宁的船队和单放。当旅行车进入济宁一条公路时,竟与鲁运河并肩前行,而家门口的运河风景,此时竟在山东济宁重现。虽没见船队的首尾相接,但见一艘艘大铁驳单放,在鲁运河中劈波斩浪,在大运河里奋力前行。
运河上有四大古镇,济宁微山湖上的南阳古镇,应是运河古镇中的头牌。由于微山湖一望无际水天相连,成为鲁运河的天然航道。当运河穿越南阳村落,一座古镇也随着运河的兴衰,成为如今南来北往旅游的打卡之地。一块“诗和远方之地,水和古镇之情”的巨大广告牌,竟将这座远离城市喧嚣的古镇,打造成游人如织,一处河湖共处相映成趣的大运河水上景区。
运河是湖,湖是运河,湖中有景,景在湖中。去南阳古镇的靠船码头,五十多条各色游船一字排开,南来北往的游客纷至沓来。买票登船乘风破浪,约半个小时的行程,终于踏上古镇的土地。当望着一位九十五岁高龄游客,在家人搀扶下走下码头时,一时的好奇上前慰问。老人说:“趁着能走动来古镇转转,一是回归自然,二是拥抱大湖!

大湖之景的南阳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说是古镇,实是一座湖心之岛。由于京杭运河穿镇而过,古老的运河将古镇一分为二。走在东西3500米,南北500米狭长的石板路上,供游人参观的古迹随处可见:魁星楼、康乾别墅、状元楼、御码头、胡记钱庄;还有关帝庙以及关羽下马的登船处。也不知如此之多的古迹为何年建成,恐怕如今的南阳人,根本无法考证。逛过古镇的沿街,其各种店铺会让你微信付账。有卖晒干的微山湖大头鲢;有蒲叶编成的工艺品;有莲子菱角鸡头米;还有山东的韧煎饼。有一南阳的大烧饼,或许是岛上的独创,那大烧饼之大,赶上一本杂志。看着炕的焦黄撒满芝麻的烧饼,馋的同行驻足买尝。吃过烧饼,终于走完了四天“文学之旅,运河之行”的采风之路。而鲁运河即山东运河一路走来,虽是“豹中之一斑”,但山东运河留下的美好记录,将成为研究京杭大运河的一份宝贵资料。


2023.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