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生永远的航塔
——甘肃省全省“书香之家"张宏自述


甘肃省评选的全省“书香之家"荣誉获得者,庆阳市镇原县屯字镇张宏,注重智力兴家,读书发家,使整个家庭成员都与书有缘,认真阅读,合理应用,把知识、文明、技术、做人、道德相溶升华,在当地成为真正的文化家庭……

张宏,男,汉族,生于1969年,中共党员,甘肃省镇原县屯字镇文联主席。现为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市作家协会会员,镇原县作家协会理事。
我生在一个与书有缘的家族中,先后在中学、小学担任校长的堂哥,教书育人的侄子,都给我自小埋下爱读书的种子。那时,我的阅读没有选择,但凡看见或者碰到的读物,哪怕是贴在墙壁、窗户上的废旧报纸,我都会兴趣使然,一口气读完。上了小学,我借阅同学的书充实自己,也会隔三差五去新华书店购买几本自己喜欢的小人书来读。我的作文常常被抄写在校园的墙报上。后来,我购买《红楼梦》《隋唐演义》等大部著作,还征订了《少年学习报》,如果遇见好的文章,我会搜集整理在一个剪贴本上。

由于特定原因,后来我背起行囊西进,步入了浩荡的打工洪流。在河西走廊,我边打工,边写作,并报考了电大。认识了《走廊》《嘉峪关》编辑及唐广玉、万小雪等一大批作家。在他们帮助下,我的作品陆续在《兰州铁道报》《甘肃广播电视报》《甘肃农民报》等报刊发表。1997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个人诗文集《红戈壁》,加入了玉门和嘉峪关作协。
为学有所成,我远赴乌鲁木齐,先后应聘到《当代校园文学报》《中国工商》《香港文汇报》多家报刊任编辑、记者。工作间隙,购买《诸子百家》《二十四史》等图书,不断从中汲取创作灵感。期间,也认识了刘亮程、矫健和叶而柯西等著名作家,在《乌鲁木齐晚报》《南国诗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通讯等文字作品二十余篇三万余字,成为一名省级报告文学研究会会员。

人生有很多快乐的事情,陪孩子读书也算其一。我和孩子一起拿起书本,在书的海洋里吸收书籍带来的精髓和清新。我为孩子们买来了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三百六十五夜故事》,要求孩子们每天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孩子们的每一篇日记上面,都有我用红笔特意勾画出的精彩片段,同样珍藏着。

由于耳濡目染,小女儿美术专业成绩很是喜人,家里的藏书也已经有一千多本了,所藏图书涉及人文地理,社会科学,历史文献,古籍善本等。近年来,我除了阅读、写作、参加各种线上线下学习外,还组织编辑出版《诚信杯全国书画作品集》《屯字原》《屯字原人物集》《李景农书法集》等多类书刊 。有文字先后在《中国信息报》《国际商报》《西部时报》《甘肃日报》《记者报》等报刊发表,有作品入选《“三农”工作理论与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第二辑)》《范仲淹担当精神与地方政绩研究》《中国新世纪诗人诗选》《半壕春水一城花》《陇上百味纪事》《王符研究》等图书。
2011年,我被中共镇原委宣传部评为“全县先进文艺工作者”;2013年,被政协镇原县委员会评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被镇原县委、县政府授予“镇原乡贤”荣誉称号;连续3年被中共镇原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

我获得的奖项较多,主要有,诗歌《请别说出来》获“第二届东方杯全国诗歌大奖赛”铜奖,《诗人》在第四届蓓蕾杯全国诗歌散文大奖赛中获优秀奖;通讯《镇原农家女备战农耕文化节》获年度好新闻奖;散文《梦回屯字》在中国文学院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中获年度优秀散文奖,《母亲的菜园》获镇原县第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暨潜夫文艺奖诗歌类三等奖,《家乡往事》获丹江文学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摄影作品《笑靥如花》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高端摄影实操技能交流活动中获三等奖。
读书,在我和我们的家庭成员心目中,一直视为人生的航塔,导航,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编辑段广亭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