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这边独好》
夏立新
在湖南攸县县城东北方向13公里处,有个叫沙陵陂的大屋村(现规属改名联星街道大屋村),村边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叫珠丽江,自东向西昼夜奔腾流淌。
那里的先贤前辈,用聪明和智,早在大屋村瑶岭山上建成了一座高耸云天的宝塔,叫瑶岭塔。与对峙的雷公仙山上的雷峰寺遥相呼应,构成了珠丽江畔两大景点。这两大古迹景点宛如两颗靓丽的明珠,镶嵌在沙陵陂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让人们向往不已,留连忘返。
登上瑶岭塔
瑶岭塔原名凌云塔,始建于道光年间,高14.73米,六方七层,青砖空心。据《文氏族谱耀卿公传》记载:“文耀卿修凌云塔,铺砌沙溪上云桥两处道,以便行人均不惜捐资。修塔缘由,近年进士者绝少,形象言以攸之西有马鞍山,宜用浮屠法建塔以镇之。塔建成后,沙陵陂相继三年出两进士。”口碑相传,家喻户晓,瑶岭塔越来越神奇了。
很久以前,有一穷人,每月都到这塔里打坐一晚上,他每住一晚,都会得到一块银元。年复一年,当地的人们发现他生活得到改善,引起好奇。有人暗地里跟踪他,发现了这个秘密,晚上也来打坐,一无所获。天机泄露,穷人再来打坐,什么也得不到了。
瑶岭塔1970年文革时期被毁,1998年由乡人集资,按原重建。现塔高15.73米,比原塔高出1米。在塔顶端,筑一水泥池,池中栽一棵常青树。1998上半年大旱,连续四个月未下雨,常青树日渐枯萎。第二年春天,这棵常青树又生机勃勃地复活了。人们预言,这是沙陵陂乡兴旺发达的吉兆。
瑶岭塔重修后,1998年5月,县文物管理局将瑶岭塔确定为县文物重点保护点。正是:瑶山宝塔好风光,一柱擎天守四方。镇恶除邪杨美誉,护民百姓保安康。
探访雷峰寺
从大屋村沿“之”形水泥硬化路上到雷公仙山顶,一座愚庵在层林尽染中恢宏夺目,熠熠生辉。
雷峰寺原名愚庵,清朝道光年间由文世鹏捐建,咸丰年间由监生文德宏等倡修,同治年间文德元扩建。
1947年7月日寇入侵沙陵陂时,国民革命军161师师长率481团、482团占领沙陵陂一带。150师师长率448团、450团占领沙陵陂东北部,协同161师进攻攸县县城。日军第三师团主力部队及野战炮联队用炮火向国民革命军阵地猛力攻击,将愚庵夷为平地。好好地一个名胜古迹在敌人的炮火下废墟了三十余年。
毋忘国耻,教育后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信仰、宗教文化正是恢复正常之时。1977年7月,沙陵陂文运贵先生个倡导修复雷峰寺,得到众乡人响应,相继捐资捐物,加入到俢复行列。经过九个月苦战,两古迹终于修复一新。
如今的雷峰寺,红墙绿瓦,金碧辉煌,香火缭绕。 我们慕名前来探访。正好碰见师傅在门前整理花草。我们向师傅说明来意,师傅领我们进他办公室入坐后,告诉我们他佛号叫释恒如,湖北人,入寺十多年了,在寺内主要是管理香火,处理祭品。还说,这里香火很旺,每逢初一、十五,方围的善男信女都会来这里烧香求佛。
从办公室出来,正好看见一位大娘拿着香烛钱纸在香炉燃烧。我们走到大娘身边,问及姓名地址,大娘告诉说:她叫刘梅英,沙陵陂侯市村人。自从雷峰寺修复后,初一、十五,都会坚持不懈来寺里烧香拜佛。问她求佛有灵吗?大娘欣喜地给我们讲述了她孙女考大学的故事。
大娘孙女叫颜玉妍,原在攸县二中读书。全班七十多名学生,孙女成绩都是排第中等。毕业这年,大娘一直鼓励孙女努力学习,考上一本。孙女信心不足,说自己这样的成绩,能考上二本就不错了。
临考的头一天,大娘起了个大早,提着钱纸香烛,来到雷峰寺把孙女考试的地点、教室、坐号告诉佛。请佛一定保佑孙女考上一本。
说来也巧,这天孙女考试得心应手。考试成绩一公佈,孙女真的考上了一本。全班考上一本17人,颜玉妍刚好排名第17。真是喜从天来,大娘高兴的提着供品来到雷峰寺谢恩许愿。
听完故事,我们也走到香台燃起香烛,求佛保佑,事事平安。
夏立新,,湖南诗词协会会员,株洲诗词协会会员,株洲市作协会员,攸县作家协会理事,攸县诗词楹联协会理事。贯来喜欢诗歌、诗词、散文、从而练笔习字,谋篇敲句,热爱文学的精神孜孜不卷,乐其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