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安道观
题 记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西安市内的著名道观有八仙庵、湘子庙、城隍庙等;西安南郊有太乙宫。笔者闲暇时走访了这些道观,回来作诗纪念。
目 录
拜湘子庙
游八仙庵
游太乙宫
游都城隍庙
正 文
(壹)
五绝 拜湘子庙
一脉道源地,韩湘此化仙。
花开槐树上,香溢庙中泉。

注释:
全国的湘子庙有十多处,西安南门里的湘子庙是韩湘子出家之地。故而,历代以西安湘子庙为湘子文化的发源地。笔者2022年十一期间从此路过,进行参观。

《湘子庙简介》石刻全文摘录
建于宋,盛于元明。全真道观。唐韩愈之侄孙韩湘子于斯地修道成真,位列八仙。后始成湘祖道,湘子文化发源地,一脉道源祖庭。
湘庙道风清纯,湘子文化远播。“湘泉水真”“灵槐妙花”“童子拜签”等化形应示,惠济和谐而香火鼎盛。原建庙雄殿宏。灵官殿、湘祖殿、三清殿、藏经楼及偏殿、配殿寮房,皆精美不群。供奉湘祖、灵官、三清、药王、财神、马王、关帝、文昌诸神,灵异非凡。后虽屡经殿毁庙缩,湘子信仰依然。
今恢复殿堂庙泉皆依旧制,
供奉仪规谨严。多见道家文化风范。

《一脉道源》石刻全文摘录
道教流派是全真或八仙信仰,皆同根一源,百虑一致。生于道,成于道。均为道教法脉。韩湘子得到成仙于此,斯地位湘子文化发源地;道教文化源脉之一。祖庭之法脉也。曰:“一脉道源”。
湘子庙内门楹联辑录
湘子门牌坊对联
曾是仙乡玉鼎,勘破几朝繁盛;
依然形胜翰苑,赋成万卷风云
湘子庙山门
道法自然参天地;
德育万物贯古今
后门
求利无德,为富不仁,
虽惜土如金,物流待绝;
取义有道,疏财仗义,
虽挥金如土,财源亦旺。
南厢房 迎宾
香泉美水济清茗,道气盈庭;
雅言慧语颂华章,德韵满堂。

(贰)
七绝 游八仙庵
八仙庵里拜八仙,殿宇巍巍像肃然。
石刻楹联一一阅,道家流派溯渊源。
注释:
八仙庵全称“敕建万寿八仙宫”,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观院,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系唐兴庆宫局部故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十方丛林。民间传说万寿八仙宫为唐代吕洞宾遇汉钟离,“一枕黄粱”点破千秋迷梦而感悟成道之处。据乾隆《西安府志》和嘉庆《咸宁县志》,宋时有郑生于长乐坊遇八仙显化,遂建庵祭祀。
八仙庵内供奉着八仙,并建有八仙殿。八仙即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庵因“八仙”美丽的传说而享誉海内外,被视为道教仙迹胜地。
八仙庵内门楹联荟萃,同时在宫殿墙壁上刻有道家渊源。笔者2022年十一来此,详细阅读并记录了这些楹联和文字。

八仙庵内门楹联辑录
山门对联
其一
百二山河,周秦汉唐胜地;五千道德,老庄钟吕仙籍
其二
黄老思想,出世入世,无为向化;道家精神,独善兼善,顺应自然
其三
道教精微,犹如云挂山头,行到山头云更远
玄门奥妙,恰似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远
弘扬轩
福而有德千家敬;正财为神万世尊
服务部
门空宜入坐;院静好翻经

(叁)
七绝 过太乙宫
绿瓦黄墙太乙宫,三间正殿矗其中。
曾经汉武频来祀,今日游人拜敬诚。

注释:
太乙宫位于终南山下长安区太乙镇内,传说有太乙真人在此修炼过,所以得此名。据《资治通鉴》载:“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冬十月,武帝巡幸至雍,祭祀于五畴(chóu,祭天地及古代帝王的处所);回长安后,祭祀太一神,并叩拜德星。”清严长明纂《西安府志》载:“元封二年,祀太乙元君湫池,起澄源阁。”到了唐代,太乙宫及翠华山变成了达官显贵、墨人骚客的游览之地了。笔者2022年秋来此参观。

重修太乙宫碑记全文摘录
太乙神为华夏民族之至上神,古称太一神,始于上古,功载春秋,盛于秦汉,后世道教尊称为太乙救苦天尊。汉代定都长安,以终南山为太乙山。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于长安东南郊(今太乙宫镇)始建太乙宫,为太乙祖庭,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历史。
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慧帝整修太乙宫,诏请楼观高道三洞法师梁谌(chén)主持宫事,兵火数至,仅存上下两宫基址及尊像。
五代后晋时因久旱,相国桑维翰亲至太乙山祈雨,获应后奏请朝廷,太乙宫遂得以恢复重建。
金末战乱频发,终南山羽流(即道士)逃散,栋宇倾颓,太乙宫再度没落。
元代全真道贵盛,风行于中国北方,以全真祖庭重阳宫为中心的终南山一带高道云集,在白云真人綦(qí)志远的主持下,太乙宫得以恢复重建。
迨(dài)至近世,终遭损毁,仅存遗址。
公元二零一六年,在西安市长安区政府及各级宗教主管部门支持下,长安区道教协会会长贾慧法得陕西长安道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何新民、冯傅及杜丽萍、许亚林、李海军、付蓉等十方善信鼎力相助,于太乙长安道文化景区复建,太乙宫次年开放,为太乙天尊延续道场,庇佑万民,功德无量。

长安区道教协会会长贾慧法,道号法圆撰文并立石
陕西楼观书院山长樊光春校阅
天运庚子年夏吉日
太乙宫门楹联辑录
太乙天尊殿
正楹联
乾元启运三阳泰;
坤满福地降吉祥
教道无穷
万道祥光归紫府;
千条瑞气贯黄庭
太乙天尊像
内对联
横批 太乙神殿 青华教主 寻声赴感
中对联
大圣大慈,十方化号垂慈济;
大悲大愿,寻声赴感度众生
外对联
东极慈尊,放祥光接引;
南丹真老,指云路超生

(肆)
七绝 游都城隍庙
彩绘扬仙气,雕梁孕紫光。
道家神圣地,福佑保安康。
注释:
西安都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系当时全国三大城隍庙之一,统辖西北诸省,故称“都城隍庙”。明宣德八年(1433年)移建于西大街现址。清雍正元年毁于火灾。同年川陕总督年羹尧用拆除明秦王府木料、砖瓦扩充修建。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都曾修葺。庙前牌楼毁于文革。2005年西安市委仿被毁之原牌楼,新建两重新牌楼,雕饰扬祥瑞之气,彩绘闪金碧之辉煌,成为古都一处赏心悦目,耐人寻味的景观。
赵亮,男,1983年5月生,西安灞桥区白鹿原人,科技工作者,平时喜欢阅读历史典籍,爱好游览名胜古迹;工作之余喜欢临摹唐韵古诗。至今创作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古体诗数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