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作龙
2023年1月23日,兔年的正月初二。可能是连日饮酒的缘故,上厕所后发现便池里面都是鲜血,心里惊惶。于是联系在医院上班的朋友,在她指导下紧急挂了肛肠科专家号。初五一大早就由夫人陪同去看门诊。
一通检查,诊断书出来了:混合痔,四个出血点。建议:用药后观,如无好转,旋就诊。楼下排队,见一老者在与工作人员交流,聆听对方通过扩音器传来的教诲:但凡你用点心仔细了解,也不需要来咨询我。老者口里嗫嚅,一脸茫然。尽管我也难受,但看着这老人似乎比我更难受,于是主动上前跟老者说:“但凡”的意思是“只要是”,这个不重要,问题是您的问题搞清楚没有?他继续一脸茫然,闪到了一边。
我在窗口递上医保卡,却没有医生开的处方信息,只好再上楼询问。夹着双腿上下楼五次,终于取药回家;老老实实用药,不喝酒,不吃辣椒。几天后,病情稍有好转,只不过大多数时候还是有出血。但已知是痔疮作祟,也就不再恐慌,自己到门口药店买药治疗。这样反反复复,转眼就到了二月底,情况却严重起来,每天频频进出厕所,出血不止,心里又开始紧张,到处打听该去哪个医院治疗。
有朋友推荐了岳阳市中医院。
想起学生朱元洁就在这家医院,便试着打了个电话给她,学生立马要求我第二天去医院找她。于是,三月一号从长沙回到了岳阳,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中医院。学生早就在等着,直接带我去了肛肠科顾问、主任医师李捍忠办公室,李主任认真做了检查说,必须马上住院。
于是在十二楼肛肠科办公室第一次见到了主治医生刘作龙。
从见到刘作龙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感觉他是一个医生的“另类”。去医院看病,病人有时真像流水线上的一个零件,医生匆匆视诊,匆匆处方;当然这也难怪,拥挤排队候诊的人太多,“匆匆”也许就成了习惯。然而,刘医生则完全不同,一开始就是仔细的询问,认真地检查,反复地斟酌。当他对我的病情作出判断之后,便开始了不厌其烦的叮嘱:从现在开始,不吃辣椒,不喝酒,不久坐,不剧烈运动。又开了几个化验单,编好号,分别指导我哪个号哪个时间段在几楼检查。又告诉我,5号上午等候做手术,手术不大,需要全麻,只要好好配合,无须担心和紧张;有亲属陪同最好,没有也不要紧,手术完毕,护士会送你回病房。
我以为是学生小朱的面子,刘医生才如此客气周到。但学生只是跟作龙医生介绍了一下:这是我老师,也是我校长,请多费心,把我交给刘医生就忙自己的事去了。而接下来在我给他送检验单时,等候在侧,看到他对别的病者也是一样的较真与“唠叨”,就知道他根本没有给我“开小灶”。
术后一切都好。在医院宅了一个多星期,感觉好像不错,就答应朋友去美食街吃饭。那天中午,没有经过医护同意,偷偷下了楼,自己的车虽然就停在医院车库,但一想到刘医生严肃的医嘱,还是不敢开车,就乘车去了顺德道。
可能是路上一番颠簸,进门以后就想上厕所。结果一看,伤口又出血了,而且奇痒。真的惊慌起来,打电话给刘医生,他说:肖校长,你莫乱搞啊。我下午不上班,但我马上赶过来,你也赶快回病房。
这下哪里还有胃口,稍稍吃了几口饭,跟朋友道个歉,就匆匆赶到医院。他已经在处置室门口侯着了。于是一边检查、清创、换药,一边开始唠叨:肖校长,你可把我吓着了,这几天是脱线期,真的要小心点,稍微排便不好或者活动过多,很容易就大出血。这个地方的伤口不是小心就能保证不出事的,你活动别多了,连坐、站都要特别特别注意。还好,只是运动和摩擦弄破了伤口,真的是万幸。看他一头大汗,比我还担心,心里有点愧疚。
又过了几天,我问能不能出院,他仔细检查后回答可以,又加开了一盒马应龙痔疮膏,一盒湿润烧伤膏,一盒痔疮栓,再叮嘱一遍。我开开心心出了院。
伤口在愈合,心情也不错,每天坚持慢走5000步左右。这样到了三月二十号,慢慢快把住院的事忘记了。
没想到这天下午三点三十三分,刘医生的信息来了:你这几天有啥不舒服没有?记得要过来复查一下哈。
我感觉很意外,赶紧回复:很通畅,很舒服,同时感觉伤口愈合不错。
他又来了信息:有时间你要过来,我们看了再说,看到的比感觉到的要准确些。
三月二十三号,他又来了一条信息:记得二个月之内不能剧烈运动啊。
我彻底地被感动了。
事情没有结束,四月九日,他又主动来信:肖校长,这段时间没有什么不舒服啦?要不要过来再复查一下?我回复:现在整体感觉还不错,也再没有脱垂,只是每次便后还是觉得伤口没有完全愈合,有点痛,有点痒。
刘医生秒复:那你必须抽个时间过来复查一下,免得伤口一直长不好,就是麻烦事了,长期换药也不好。按常理,痔疮术后二十天左右就应该恢复很好,你是不是运动太多了?
我老实承认他说得对。
于是出院以后,我又去了医院两次,他总是仔细检查,不厌其烦地告诉我若干注意事项,并没有给我讲深奥的道理,晦涩的专业术语,从来不曾出现过“旋即”、“但凡”这样的词语,所以我觉得贴心,放心。
我跟作龙医生素不相识,现在成了朋友,偶尔还彼此问候一下。我知道他很忙,就并不主动打扰,只偶尔想想这次住院的经历,让我知道医生其实并不是现在流传和人们批评中的那个样子。像作龙医生,真的是医者仁心,对患者,事无巨细,都要一件件叮嘱,直到你答应为止,做事认真近乎执着;有什么反复,他比患者本人还着急。按理说,病人出院后,医生的责任就尽到了,但对他来说好像不是,他还放不下心来,还要关心问候,还要主动请你回去复查。我住院期间,看他与同科的医生护士,天天为病人检查、清创、换药,每次都是几十人排队,上午一次,下午还有一次,从来没有说过脏和累。我是感动的。
清人喻昌《医门法律》云:“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作龙者,“仁医”也;仁心仁术,救死扶伤,所以他是患者心中的好医生。
作者肖长华,衡山出生,岳云求学,央企工作。曾在中学任教,做过校长和企业行政管理。喜读书、跑步、骑车、种菜。热爱生活,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