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的烦恼
文/耿志平(甘肃)


李师傅老家离县城十几公里,家里有几亩地,以前种玉米和小麦,但他家的地在里面,外边还有别人的几亩地,不好收割,再说种地也很麻烦。有人给出了个主意——全部栽核桃树。
李师傅一听这主意不错,平时不用打理,秋天核桃成熟了回家一采摘就行了,每年还有核桃吃。十来年下来,核桃树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高,有好几年颗粒无收。地里的草锄一茬又长一茬,不锄别人说不像庄稼人,自己去干,生意上离不开人,叫人干,每年得好几百块钱,就算丰收,也只能采摘五六袋核桃,价格又极其便宜,收获的核桃还不到一半工费。自己去摘核桃,一次也摘不了多少,高处的得用长木杆敲。就算再细心也有“漏网之鱼”,回去吧,划不来,不回去吧,又有核桃。
核桃成熟的时候是李师傅最忙碌的阶段。随着李师傅年纪的增长,每次抽空去拾核桃,捡的头晕脑涨,下一场雨树下就会落很多,等他回去,绝大多数被村子里的人拾去了,有时才能拾一塑料袋,还不够工夫和车烧油。核桃这几年行情也不好,于是用核桃仁榨油,破壳还得叫人,费用也不低。核桃真成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今年四月的霜冻天气让低洼处的杏桃,李子,梨,苹果等水果受冻,核桃树那时间正在开花,也没能幸免,一夜之间,叶子被冻黑,花冻落,几乎绝收。
看着黑黑的树叶和枯萎的树枝,以及地里密密麻麻半尺高的草,李师傅叹息不已:咋想起来栽核桃树,如果种成玉米,除过成本和工费每年还能有四千多块钱的收入,就算种小麦,打的麦子一年的收成够吃两年,也不用买面粉,还能吃上放心的有麦香味的馍。这十来年几亩地简直白瞎了……
李师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核桃树全部挖掉,种庄稼。
找挖机师傅商量工费,打问收木头的人,能处理一点是一点,否则十几米高的脸盆粗细的树挖下来,堆满地,咋整?想想就头大……
李嫂看着几十棵核桃树,心里五味杂陈。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