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横素桥边景最佳。绿波清浅见琼沙。衔泥燕子迎风絮,得食鱼儿趁浪花。〇春已暮,日初斜。画船箫鼓是谁家。阑桡欲去空留恋,醉倚阑干看晚霞。
(一)字“东父”之“张震”
关于这个“张震”,宋代典籍中的记载很少。其名、字见于南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三八《永康军评事桥免夫役记》:
岷山之江至军城之南,其势湍旱,冬涸则连筏可济,逮夏而航,多有覆溺之患。淳化元年,安定梁公楚以大理评事来守此邦,冬仍其旧,夏则为石笼、木栅、竹绳,而属绳于栅,植于笼,跨江而桥焉。民至今赖之,即其官以名桥,示不忘也。桥比岁必一作,费以巨万数,而官吏并縁,骚动井野,民不得聊生。……盖虽三钱之赋,半亩之宫,亦例出一夫,其为役不过立木、破竹、运石。而竹木未集,护作之吏皂必先期督夫,稍失期则系累之,搒笞以千百。为旅旷日持乆,使民不得及时耕耨,以养其父母。其远者至自大面山下,率戴星往返,不下百里。仆溪卧谷,为蛇虎所伤者,又不知其几也。岁自春正月至于夏四月,绳桥成;又自秋八月至于冬十月,浮梁成。……役之隙,惟夏冬之仲季四阅月耳。复有繁(按:《四库》本作“系”,是)桥、撤桥之役,使民终岁勤动,不得休息。吏又迁延其役,不(按:《四库》本无此字,是)苛取不厌。先是,今富顺守陵阳虞侯为郑(按:当作“郡”)别驾,以郡城至导江凡二十里所,秋夏霖潦,泥淖没膝,乃伐石甃途;山一(按:《四库》本作“途成”,是)夹植榆柳,人率谓便。客有谓曰:“东郊既免途潦之害,西山亦侯之民也。”富顺惧然曰:“子何以教我?”则具告以造桥之为民也病者。富顺力(按:《四库》本作“方”,是)议所以除之,会去官。今太守,富顺之仲凡(按:《四库》本作“兄”,是)也。至郡首访民瘼,即石路与榆柳之未备者,为足成之,且将推行万(按:《四库》本作“众”,是)议。一日,乡之民诣郡,愿以其乡所产茶额凡一引,则于土产官钱之外,更输百钱陌,仿仿(按:《四库》本仅一“仿”字,是)青城县例,官为募庸以代己役,庶各得以尽力于南亩。侯不可,曰:“使民至此,皆有司之责也。知之斯已速(按:《四库》本作“速已”,是)之,尚忍荷(按:《四库》本作“苛”,是)办于民邪?”吏或执其说,则斥去之。乃发郡少府钱,召堰匠九十人,始二月之吉,番休唐(按:《四库》本作“庚”,是)功,日四十五人,支庸百七十钱,期月而罢,其秋后亦如之。具以列于台府,吴(按:《四库》本作“且”,是)上诸朝。前军器监汉嘉张侯为茶马使者,闻之曰:‘此亦吾职也。’捐金五十万以相其役。……已而制置大使资殿安公下侯所列事状于军与茶司,俾永为定例,曰:“此惠当与大岷并为无穷。”民益大喜。始桥南面凡百五十丈率驾空凿虚,工茍幸得稍浅地以施力,倾摇异甚,过者不瞰风涛掀涌,心目掉动,例疾趋以济。二年间,直桥之中江遽积石成碛,纵四百尺,衡半之,其势方兴而未艾也。桥自是植栅有地,当益安,固亡可虑。人以为侯之隐念有相焉,乃相与议肖侯像,筑室于桥之西,并大使、茶马、富顺同堂而祠焉。……夫侯名刚简,字仲易。大使名丙,字子文。茶马名震,字东甫。富顺名夷简,字幼仁。(《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乌程刘氏嘉业堂藏宋刊本,第2册,第325—327页)
这篇记中的“永康军”,《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军沿革》曰:“今领县二,治导江。”(中册,第1071页)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一带。
“今太守”,指当时任知军的虞刚简。宋时的“军”,与“州”为平行建置,所以“知军”也可以用“知州”的古名“太守”来称呼。据明代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六《名胜记》六《川西道·成都府》六《灌县》记载:“熙寜七年,赵抃知成都,乞复永康军。嘉定二年,知军虞刚简上五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可知虞氏知永康军的时间,是在宁宗嘉定二年(1209)前后。
又,记中的“制置大使资殿安公”,指当时以“资政殿大学士”贴职任“四川制置大使”的安丙。据南宋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一四《宁宗》三记载:“嘉定二年……秋八月……乙丑,安丙为四川制置大使。”(《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册,第179页)“嘉定七年……三月丁卯,安丙同知枢密院事,令日下起发,赴院治事。六月癸丑,安同知自广安顺水赴行在。”(第2册,第183页)南宋佚名《两朝纲目备要》、元佚名《宋史全文》、元陈桱《通鉴续编》等所载略同。可知安丙任四川制置大使的起讫时间为嘉定二年八月至七年(1214)三月。
又,记中的“茶马使者”,正式差遣名为“都大提举成都府利州等路茶事兼提举四川等路买马监牧公事”,简称“提举茶马”,习称“四川茶马使”。说清楚了这几个问题,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确定:
字“东甫”的张震,就是字“东父”的张震。“甫”“父”二字,在古人的“字”中是通用的。这是常识,用不着引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