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满野话
文/刘殿华 诵/心如止水
小满鸟来全
儿时树林窜
书包背身上
网夹藏臀间
时光变遥远
鸟儿度流连
啼声迎夏曲
往事忆秋千

疫情刚过,南湖公园人头攒动,没有听见鸟的啼鸣,静静的树林,蓝蓝的湖水,草地上五颜六色的帐篷像盛开的花朵,吐露芳妍,人们享受着夏季的阳光。

今天是小满,其实抛开自然,让我们体会更深的是人生。自然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更加佩服老祖宗留下的科学节气。古话说“满招损,谦受益”,充满着深奥的哲理。生活不可太满,道路曲曲弯弯,生活磕磕绊绊,总有些遗憾,总有些不甘,总有些不如愿,总有些后悔在眼前,这就是小满。体会了小满,也就体会了人生的意义,也就明白了顺其自然的内涵。

小满鸟来全,这是我的家乡的节气,儿时这个时节正是打鸟时候,那时还在上小学,课间,我的心儿已飞出了窗外,放学了糊弄一口饭,有时拿一个苞米面大饼子就跑了,打鸟去。
鸟来的时间很短,一年也就半个月。一种是嘴粗短,吃硬食的,可以吃谷物。而嘴细长的是吃软食,即只能吃虫子或者鸡蛋清。进入小满先是吃软食的鸟来了,这种鸟个头有大有小,其中以“瞎老叶”(家乡的叫法)最为著名,管他叫瞎老叶,是因为它长的很小,像弹丸那么大,有一点点的风,飞起来像树叶,飘飘悠悠,落在山水树林之间。它在家乡呆一周左右,栖息在门前的树丛和院子里的果树上。离小满十天左右,吃软食的鸟走了,吃硬食的鸟来了,这是打鸟的黄金期。我只有几盘夹子,一盘扣网(以下简称盘网),还是自己做的。做法很简单,找到八号线铁丝和细的钢丝,铁丝围编框,钢丝做弹簧。大一些的夹子上面织起龙骨,用细细的铁丝编上细细的网就是扣网。扣网不能太小,否则鸟会憋死,也不能太大,否则反应太慢,鸟会飞掉。打鸟是一种乐趣,每到中午要找到水源地设伏,下的盘网有头朝里的,是等鸟儿喝水后来叨食。有头朝外的,希望鸟没有喝水就叨食,两种下法各有利弊。下午要在树下树荫部位下盘,树不能高,要选择树趟子的地方,要有细土,把盘网隐藏在土里,下盘网一般选择头朝树方向,鸟儿先飞到树上,在树上看到虫子落下来。盘网要选择上风头的方向,便于遛鸟,顺风遛鸟会使鸟飞起来要张个子(东北话),鸟飞和飞机起飞一个道理,顺风飞不起来。下夹子也有科学,触碰机关上有活虫蠕动,要用细细土面把机关埋起来,把虫子留在外面,机关不埋鸟不叨食。不能埋浅了,否则鸟也不叨食,不能埋深了,否则机关不灵敏。下盘网还有一个怪现象,有的人不爱上鸟,鸟在盘网那转悠,就是不叨食,一天下来收获不佳。有的人随便一下,收获颇丰。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可能和人的气味有关吧。遛鸟是一个乐趣,下好盘网,要绕过鸟栖息的地方,从鸟的后方慢慢往前赶。赶到下网盘的地方,找一个隐蔽的地儿,看着鸟儿上钩叨食 ,远远望去,鸟触犯了盘网,一股烟土升起,中了。有的鸟受惊会飞走,隔一会再回来,那是因为它们没喝到水,没吃到食。离得远的鸟不会理会,继续觅食喝水,不断触犯机关。出去打鸟,拎个鸟笼子不方便,把单帽里子弄一个口子,活鸟放在夹层里,用别针别上,鸟憋不死。打鸟,那种愉悦的感觉是无法形容的,可能和现在的孩子迷恋游戏差不多吧。诱鸟的活虫,在苞米杆里去扒,经过一冬天的苞米杆,没有了水分,找有虫子眼的地方掰开,一般能看到白胖胖的虫子在蠕动,(当时庄稼很少打农药,现在的苞米杆可能没有虫子了)抓起来放到小瓶子里,揣在兜里。虫子越大越活跃鸟越爱叨食。每打到一只鸟,或者时间长了就要换虫子 ,鸟不吃死食。一般夹子打的鸟吃肉,扣网扣的鸟养起来,但很难养活。鸟笼子是'自己做的,四框用黄亮的秫秸扎成框,树条刮去皮晾干,穿成栅栏,四框黄亮,栅栏银白,一个漂亮的鸟笼子就成了。记得那年我扣了一个黄豆瓣(土名,不知道学名,浑身青色,肚子下面是黄色的,叫起来廖廖滴滴,声音很好听),在笼子里养了几个月会哨了(东北话,就是定时啼鸣,一般在中午人静时),可惜我上高中住校,养了好长时间,一次回家鸟不见了,说是死了。把野生鸟在笼子里养到会鸣叫是多么不容易,也很难遇到,也是一场缘分,现在想来还很怀念和可惜。

如今,鸟成为了野生动物,要重点保护,不能打了。小满鸟来全没有改变,时间还是半个月,鸟来鸟去,一年又一年,打鸟的事大都留在记忆里,打鸟的人也渐渐老去,打鸟变得渐渐遥远,再过些年还有谁会记起它,慢慢成为历史了。今天本想到公园听听鸟的歌唱,可是哪有鸟的影子,倒是看见了湖里的野鸭子。忽然想起,小满这天,鸟不落地,哪还会有鸟的啼鸣。明天这些候鸟就会走的干干净净,不知道去哪了。大自然真神奇!
2022.5.21今日小满
作者简介
刘殿华,人生如烟,懵懂有缘。不善辞言,不爱敷衍,不愿阿奉,旧梦难圆。我本农民,当过兵,教过书,多有论文上刊,终在行政机关。悠哉悠哉,偶写文案
主播简介:心如止水,爱生活,爱声音,爱辟谷。一直践行用心做事,用爱做事,现居住于山东青岛,希望通过由心而发的真实声音与大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