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六十五)
杨浩然.偶然著
六十五、枕戈关山月清冷
四匹战马在清冷的月光下急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白马关。关口被两条蒙山腿子紧紧地夹在裆里,蒸腾的雾气,在清冷的月光下翻滚着,漫过山包向沟底涌去。
小山包叫“将军坟”,是隨朝大将军杨藩之墓。四人来到墓前,先是鞠了三躬,然后向关顶走去。
拴好马,正准备碰头议事呢,林中却忽地闪出了一个高大身影:“嗨嗨,来啦?”
四人吓了一跳,立马掏出了枪。
“是我,马三。”
“司令,您怎么来了?”四人收起枪,围了过去。
马三说:“我来老长时间了,提前把关吗。我看好地形了,关两侧都是密林,易于藏身。目前,鬼子在蒙城睡觉,我估计天亮以前他们不敢过关,我们只能在关上枕戈待旦了。”
“我是这么想的,咱虽然人不多,但都有冲锋枪,手榴弹也带得足,到时一起往下砸,敌人一旦哑火,顺子进车拿金,其他人掩护,以防万一。”
“行,天亮还早,咱先吃点东西。”马三说“过会儿,孙彪、李豹去关南潜伏,你我和周顺就地隐蔽,今晚和杨大将军做伴儿。”
马三说的杨藩大将军,是大隋名将,也是有名的巾帼英雄樊梨花的前夫。刚才,羊三一行去拜得那座小山包就是他的坟冢。
隋唐时,这可是个大人物,武功更没得说,曾几次打败征东的薛仁贵父子。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爱妻后来跟了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老薛家生了勇、猛、刚、强四个儿子不说,还当上了大唐的征西兵马大元帅。当然,他更不会想到,千年后的今天,马、羊会带几个孩子来陪他作伴儿。假如杨大将军地下有知的话,不知作何感想。
挂在树梢上的月亮终于困得挂不住了,一轱辘滚下了山。而东方的山尖上则露出了鱼肚白。林子里的野鸡们憋不住了,咕咕叫着忽闪起了翅膀。
恰在这时,通往关顶的公路上,一辆汽车正喘着粗气往上爬。一爬上关,见路上有巨石挡道,就惊觉起来了。忽啦一下子跳下车,有得搬石头,有得躲在车旁警戒。
马三喊一声:“打!”一枚枚手榴弹顿时在车旁开了花,有几个鬼子想钻进车里逃跑,结果,刚到车门边就被解决了。
周顺一看敌人哑火了,一个鲤鱼打挺跳上了汽车,拽开车门就把金袋子拎起来了,刚想飞身上崖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大腿,血立刻顺着裤管流了一地。
说是迟那是快,只见周顺的鞭子往上一摔,鞭梢缠住荊藤的那一刻,顺势一跃攀上了崖顶。
与此同时,几个人的枪一齐响了,把那个打冷枪的鬼子打成了筛子。
马三扯一片布条往周顺腿上一绑,催羊三道:“快,你和顺子先走,我们去打扫战场。”说着,猛地拍了一下羊三的坐骑,一转身向关口汽车上跳去。
车上也没什么东西,就两挺歪把子机枪值钱。但手雷不少,死鬼子手里的枪全是德国造。马三说:“统统带走。”
说来也巧,刚打扫完战场准备启程的时候,南山坡上忽啦啦涌下了一群人。
马三打眼一看,前面是老百姓,后面是国军,最后面则是日伪军。
日伪们嗷嗷叫着在后面追赶,一边追,一边放枪,国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根本无还手之力。
马三一看友军情况危机,立刻命令道:“孩子们,快,绕到小鬼子左侧的小树林去,打它个措手不及!”
一占领小树林高地,俩孩子就把机枪架上了,一顿突突把鬼子打懵了。
敌人一看有机枪扫射,不知道対方来了多少援军,拔腿便跑。
国军一看有机枪支援,也以为援军到了,立即回身进行了反扑。敌人不敢恋战,迅速向山顶退去。
原来,被鬼子追着打的是五十一军一一三师三三七旅六七四团的官兵。该团驻费南石河子,昨天拂晓,突遭三千日伪军包围,为了掩护老百姓转移和主力撤退,该团七连与日军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与敌人进行了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撤出的主力部队刚转移到白马关前时,又被敌人咬上了,于是,就发生了被追着打的这一幕。
该团团长刘国桢一看部队得救了,激动的上前握住了马三的手:“谢谢了,兄弟。请问您是哪一部分的?”
“蒙东游击队,我叫马三。”
“哎呦,久仰久仰。”
“出来活动一下筋骨,碰巧了,就顺便拉了个偏架。”马三说“没什么,都是一家人,瞅空儿到我那儿做客去,有酒有肉。”说着,翻身上马:“孩子们,打道回府!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