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花情结
文/刘振辉
别人告诉我,喜欢就是爱好,爱好就是烧钱。
我一开始不信,就像我喜欢跑步,身上的着装基本都是过了时还没扔的旧运动衣裤,甚至还有孩子的校服。反正我跑步的时段都是黎明前,大街上的人并不多,就算人多又如何?这岁数了,早不计较别人的眼光了。鞋子更没买过专业的,自己跟孩子以前不穿的旧鞋我看足够五年内都穿不完,何况还有逐年淘汰的也在增加。这不,孩子舅舅又给我拎来他家孩子整整一编织袋的过时鞋,我挑挑拣拣试试,数字就成了倍数的叠加。
有时候也喜欢看书,于是每年强迫自己读几本,心情浮躁时静静心,晚上失眠时安安神。就算平均一个月一本,一年下来也没花几个钱,于是我就洋洋自得般安慰自己,比起那些吸烟嗜酒的我都不知省了多少钱呢!虽是这样自嘲,却也没见到省下的钱在哪。于是老婆给我总结: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你穷,没钱买自己喜欢的装备。我翻翻白眼,找不到更好的反驳理由。
现在我信了,喜欢的东西内心就会有一股动力趋使,让你一次次欲罢不能,忍不住剁手,再忍不住懊悔,周而复始。
还没有搬家前,我就在脑海里规划这方小院。西南角应该种棵柿子树,到了秋天红彤彤的小灯笼挂满树枝,管他能不能吃看着也喜庆;南北长12米的西墙可不能让他光秃秃,要栽上三五株爬藤蔷薇,花开时灿烂一堵墙,要达到历史文化公园城墙下的那种效果;院门外两旁分别是大游行跟红龙,顺着拱门攀爬成一个耀眼的花环;影壁墙前的花池里要移来老家爷爷院子里花开时能吸引半个村子人们围观的刺玫花,渴望以此来慰藉内心深处那份心与故乡的割舍牵挂。
如今,三年过去,我的规划正逐步实现。
柿子树虽未结果但枝干越过墙头,西墙上的红木香已然成为花墙,一簇簇的花朵比我想象的还要壮丽。门口的大游行花苞似碗口,不光有勤劳的小蜜蜂,还有年轻美女驻足拍照,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也走过来凑凑热闹,意犹未尽地说真好看。
每一次去花卉市场前都告诫自己只是去看看,而多多少少总要有点花销才肯回来。尤其是当我把心心念念的四棵树状月季一口气弄到家,尽管把消费瞒报到五百元以内,老婆还是说我疯了。
一场春雨过后,院子里的花儿竞相开放,很快变成花的海洋。这时候,就连一向反对我买花的老婆也喜笑颜开,她破天荒地找出来几个创意玻璃花瓶,隔两天就剪一束花,插在盛满水的瓶子里,让简陋的房间顿时增添了浓浓的诗情画意。置身其中,心情也治愈了许多,值了值了。
花越多,花盆买的也越多,想到入冬后无处安放的这些盆盆罐罐,我竟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也想模仿着小区别人家的一楼住户,把阳台扩出来一部分,那样既解决这些花儿的越冬,也能让阳台更宽阔实用。但是粗略算算开销,比起那些花花草草本身,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我鼓足勇气跟老婆商量,竟然凭着胡搅蛮缠成功把她说服, 看,估计为了这个愿望又要开启新一轮的节衣缩食,转悠了一大圈,还是验证了这句话:爱好就要烧钱。
昨天周天,趁着中午难得的空隙我又似乎被一根绳牵着来到七里河边上的狗市,说是转转散心,最后又忍不住买了两棵叶仙嫁接好的蟹爪莲,理由是我没有这个颜色。想到前段时间有好友问我要此花,而我也仅存一棵。辗转给别人要了几枝叶仙,想着先扦插育苗再给嫁接送人,哪料到一场低温降雨而全军覆灭。但答应了别人,我就干脆从网上买来几棵,先养一个夏季,到秋天温度合适做个嫁接,也算是不负人言,把快乐分享。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看到朵朵花儿迎面微笑,浑身的疲惫就减少了三分,早起跑完步再挨个欣赏把玩一番,愉快的一天又增加了新的动力。也让我在乐而忘返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是人和花,只有真心付出才有真诚收获,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莫若如此! 【作者简介】心远地自偏,本名刘振辉,个体医生。自幼喜欢文字,闲来无事写些自己的心得,以此记录经过的、遇到的真实事件,发一点感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