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居读书笔记
沈 学 印
【0030】道 德
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是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才能对社会生活起到约束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存在必须要靠道德来支撑。是道德支撑了人类,是人类完善了道德。从这一点上说,道德又是伟大的。
“真善美”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最起码的道德,也可以说是传统的道德。而这一传统的道德也一直是人们做人与做事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它像杠杆和尺度一样评价和衡量着一个人的行为。
道德,泛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良好的道德能给人带来自信和声誉,能给人以庄严和自豪。同时,也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
道德,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力量,即一种为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定以及平衡人们关系的一种力量,它对于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到相当的积极作用。因此,黑格尔在他的《柏林大学开讲辞》中说:“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而“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道德,是人生重要的审视与判断的标准。是人生本真的情感与情操的体现。道德,直接关系或决定着人生的价值与品位。道德观念的如何是很能决定人生方式的选择,这其中所包括的理解与宽容,爱心与仁厚,慈善与美好等等,都是道德品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人能在智慧上是豁然明朗的,那他在道德上也必然是清白干净的,其身体和思想也更是无污染而透明的。“……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代,为公益做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会称为最道德的人。”(伏尔泰:《形而上学论》)因为,道德的最终力量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公理必将主导社会”。道德的最终体现是“好人一生平安,好人终有好报”。
因为,道德的最终证明是“正义必胜”、“邪恶必败”、“好有好报”、“恶有恶报”、“好人有福”、“恶人遭恶”……道德,需要自觉自律的遵守,尤为做人。它是心灵的折射与映衬。道德,需要严谨认真的操守,尤为做事。它是灵魂的制成与力量。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正是着眼于这一点,党和国家近年来在道德建设领域不断做出规划与部署,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梦”离不开道德支撑。只有形成完备的道德建设体系,推进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素质,“中国梦”的实现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
因此,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该是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2023年5月17日写于“悠然居”书斋)


王意平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