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5月16日晚新华网、央视网消息,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中国陕西西安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亲自将主持峰会。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将应邀参会。
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从中国古都长安即如今西安开启,一路向西绵延,构建了当时璀璨文明的交流互鉴之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融合。十年前,中国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十年过去了,中亚不仅是共建“一带一路”首倡之地,更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此刻举行中国-中亚峰会,让共建“一带一路”绽放友谊之花,让当今世界为之瞩目。
中国同中亚国家,历束是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伙伴。彼此建交31年来,双方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是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成为当今文明世界的合作典范。作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10年来,中亚国家同中国加速对接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基建、交通、经贸、科技、农业、人文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亚地区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区。
众所周知,中亚五国位于亚欧大陆接合部,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截至2022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6.5万列,运输货物超过600万标箱,货值3000亿美元。在开行的中欧班列总量中,近80%的中欧班列途经中亚。仅以西安始发的中欧班列长安号为例,10年来,长安号累计开行超过16000列。其中,中亚五国开行量达到4250列,运输货物覆盖汽车、粮食、日用百货、非遗文创等不同种类,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互联互通。
随着国际运输大通道的加速形成,中国与中亚五国在经贸往来上也日益密切。中国连续多年位居中亚国家第一大或主要贸易伙伴,中亚小麦、大豆、干豆、水果、牛羊肉等数10种优质农产品搭乘中欧班列来到中国百姓的餐桌,有效促进了双方贸易平衡健康发展。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达到70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创历史新高。今年前两个月,中国与中亚贸易额同比增长22%,体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安作为传统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如既往地成为中国通过中亚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几十年来,中国西安瞄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发挥硬科技禀赋资源,强化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引领和“双中心”建设战略机遇,大力推进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建设,努力在建设产业强市方面实现新突破。大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西安GDP同比增长7.6%,增速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一,经济规模再次跻身全国二十强城市,实现了“开门红”。作为“双中心”核心承载区,古城西安的丝路科学城正加快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光源等大科学装置,以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高校院所、领军企业等为依托的科技基础设施群正逐步形成。同时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加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式发展。目前已聚集企业近40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7家,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当前,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合作正在不断拓展,业务交流不断加深,这也为双方的发展以及提升地区影响力创造了更多机遇。过去一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700亿美元(约合4900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双方结成62对友好省州市。而古城西安首屈一指。
笔者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中亚峰会选择中国古城西安,可谓势在必然。中国-中亚峰会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此天,笔者正在陕西西安及周边,感受了古城西安热烈迎接中国-中亚六国首次峰会的浓浓春意。所见所闻,感受到古城西安巳经准备充分,万事俱备,只候贵宾!特赋《喜春来》为评为纪。
长安花艳迎宾驾。
丝路联通聚宝沙。
五邦元首访中华。
互鉴嘉。
中亚乐融家。
一一2023年5月17日凌晨时事诗评(写于陕西)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