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来来》系列之一,我从哪里来
文/赵明
一.我从哪里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而且这个姓名,一般会伴随他走完终生。我和一般人有所不同,我走到现在,曾用过许多不同的姓名,用的最久的名字是赖朝晖,它也是我现在的姓名。很早以前呢,我被人称为缪(“妙”音)朝晖,童年时期的我,也曾叫过缪良州和钱良州。我是汉族人,1947年1月11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海丰县的汕尾镇。我的父亲名叫缪木安,他是广东省五华县周江镇的早成村人。父亲大我35岁,大约出生于 1912年。在缪氏大家族中,我属于第21代人。有人可能有些奇怪,过去的农村人,结婚都很早,有的不到20岁就成亲生子了,你怎么出生的那样晚呢?说到这个事,那是有原因的。我父亲早年在早成村娶过一个妻子,还生有一个男孩叫缪良欢,但不幸的是,那时生活穷困,再加上有病没钱治,没几年光景,母子都先后病亡了。后来我曾经去周江镇早成村,寻找亲人和二位亲人的坟墓和遗骨,结果是一无所获,只好无功而返了。我的大妈妈,还有和我从没见过的那位兄长,两人生前都是我父亲的至亲之人,兄与我之间,有着同父异母间的血缘关系。常言道:血浓于水,从族源上讲,我们相互间是一脉相承的。我从部队转业回汕尾后,曾多次到周江镇早成村寻找过亲人,并着重寻找两位亲人的坟墓和尸骨,但无论怎样寻找,我们踏破了荒山野岭、走过了田园溪流、访遍了乡村农舍,也还是一无所获。最后只好把它搁置下来,并成为我心中最无奈的憾事,每当想起这件事,我的心中就会隐隐作痛,大声长叹。
五华县地处山区,但山清水秀,是个风景宜人的好地方。风景不错的五华县,在解放前,一直战乱不断。当地不光交通不畅,资源贫乏,生活条件也要比沿海相差很多。为了谋生存,父亲与当地一些亲朋好友一起,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闯荡沿海,离开了五华县。听前辈们说:到了1945年,也就是抗战胜利的那一年,我父亲来到了海丰县的汕尾镇,在那里开了一家铁匠铺,以打铁为生。那一年父亲33岁,在人们的撮合下,他认识了我的母亲钱存,并很快举办了婚礼。新婚的母亲很年轻,当时只有 18岁。一年多以后的1947年1月11日,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中年得子的父亲格外高兴,特意为我取名为缪良州。听外祖父告诉我:1951年祖国刚解放不久,百业待兴,国贫家困,当地医疗医药条件相当落后,一旦人染上了疾病,往往就是九死一生。唯一能够活过来的人,大都是家道丰厚,又得良医妙药的人家,其余的人,都会落得不死即残的结果。等我长到3岁的时候,不幸大难临头,我父亲缪木安于1951年大病不起,突然病逝,才38岁就撒手离开了我们。从此,我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自己的亲爸爸了。
作者简介.赵明:一个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1977年年底考进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和编辑。30岁时,获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和全国好新闻二等奖。1992年起从事电视事业。在新疆电视台拍过很多纪录片,作品多次获全疆优秀电视节目大奖。39岁时破格评为主任记者职称。2000年在深圳拍摄20集纪录片“外国人在深圳”来深圳电视台工作。所拍20集纪录片“道德的力量”,在中央台播出获奖。2017年在深圳电视台退休。现居住在深圳市龙岗区。本人爱好广泛,除了朗诵外,摄影水平也不错,另外多年的新闻生涯,也练就了很好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编辑:何工,曾用名.何文臣,网名:和風水仙,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喜爱做音乐视频、音画欣赏。任《江山传媒公众平台》《正和诗苑传媒公众平台》等多家网络平台主编。欢迎文学爱好者,前来投稿。以文会友,其乐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