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蕴爱心 家风传真情
——吴玉山家风故事宣讲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个家庭最好的传家宝,不是留给孩子金钱、房子、车子,而是教会孩子读书。在清江浦区上海路社区玫瑰苑小区就有着这么一户人家,住着吴玉山老先生和他的家人们。这一家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爱读书、好藏书,吴老和老伴、儿女经常围坐在一起研习文章的脉络、品味文学的奥妙。
“要让社会弥漫更多书香”,作为一个读书人,吴老坚定地说。
吴老今年79岁,家中藏书多达4000余册。熟识吴老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习惯,凡是参加吴老组织的集体活动,或到吴老家做客的人,都会得到他的赠书。目前吴老已向众人赠书1000余册,价值超过2万元。
吴老讲,自己热爱读书的习惯,是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吴老的父亲吴贵芳,1900年出生,1975年离世。他小时候没有上过学,深知没有文化、不识字的痛苦,所以一生刻苦自学,从《百家姓》《三字经》开始,熟读古文,练习毛笔字。自从吴老懂事起,他的父亲就给家里的孩子讲《弟子规》,讲仁、智、礼、义、信等中华传统美德,不仅让孩子们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给全家留下了爱读书,勤读书,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奠定了良好的家风。
到今天,吴老想起父亲过年时给邻里写春联,平时帮人写信的场景,仍尤感自豪。他在父亲下葬时,把其生前最喜欢的古版《聊斋》《康熙字典》一同埋下去。父亲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深深影响了吴老一辈子,每当回忆起父亲的崇高品质时,都会感慨万分。吴老专门写了一首题为《勤能补拙留家训》的诗来怀念父亲:“梦里千回忆父亲,醒来泪水湿衣巾。生前历历慈祥貌,耳边时时肺腑音。勤奋好学融睿智,持家勤俭靠恒心。家训不恋功名利,笨鸟先飞耀心灵。”
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小学毕业的吴老退休后,积极到市老年大学充电,提升文化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他先后创作了200多篇文章,表达了自己时刻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想法,还创作了2000多首诗词作品歌颂党和祖国,获得各类荣誉110多项。他的家庭被评为“学习型家庭”“幸福家庭”“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江苏省书香家庭”。
“要让退休老党员的余热焕发无限光芒”,作为一个公益志愿者,吴老动情地说。
十佳藏书人家”等称号有600余人。读书会连续四次荣获市“示范社团”“优秀组织奖”等称号。2021年,吴老在居住的公寓楼下,捐赠了一个“爱心书柜”,方便行来过往的居民们随时阅读。
说起吴老对公益事业的执着,就不得不谈到吴老的母亲。吴老的母亲一生不识字,但却有一颗善良的心。虽然家庭贫困,却总是向身边更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早些年的时候,院子里一户姓张的人家,老婆生孩子,家中一粒粮食都没有,吴老的母亲自己只喝可以照见人的菜稀饭,却每天给产妇送去可口的饭菜。张家感激涕零,口口声声说老人家是他们的救命恩人,而吴老的母亲只说:“救人要紧”。
吴老说,自己也要成为像母亲一样的善人。他热心参与并多次举办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捐款。虽然他自己身体常年多病,退休金几乎都要作为医药费,但是他把稿费及奖金全部用来捐赠他人。他和爱人田玲芳多次到淮阴区小营乡残疾人周宝珍家问寒问暖,送物送药;多次到住二院宿舍、因残疾卧床不起的孙云荣家送书报;到淮安区城东乡沈金明家送去关于治病的资料;到中医院资助患尿毒症的沈曙霓;为孙玉芳大妈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孙子捐款;为张素珍患白血病的儿子捐款。
此外,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6年江苏盐城特大风灾,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灾害发生时,他总是率先组织捐款,捐款已达五万多元。在淮安创建文明城市的几年中,吴老家庭为玫瑰苑小区环境提升捐赠了26000多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吴老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10000元。“我这辈子,是党培养了我,我一辈子都是党的人,一辈子要报答党的恩情。”吴老这样讲着,眼里泪光闪烁。
“做人要守孝道,敢担当,与人为善,泽及邻里”,作为一位真诚善良的长者,吴老语重心长地说。
吴老给子女定下的家风是:“孝为先,广积德,勤修身,严律己,讲礼仪,明是非,守诚信,善奉献,承壮志,传文明”。吴老的二儿吴勇刚在白俄罗斯上学时,靠卖盒饭赚取学费,后来获得了研究生学历。他的孙子吴宇在加拿大上学,也靠勤工俭学来减少家庭负担。几个儿女和孙辈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而且每周都会打电话给吴老夫妇,关心他们的身体和生活,跟他们聊聊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儿,这份孝心让吴老夫妇感到非常欣慰。
修身齐家之后,吴老还努力去影响身边的人。有一次,吴老认识的谷鹏老人,因琐事与家人发生矛盾,要到法院告儿子。吴老得知后,苦口婆心地多次进行调解,可效果不显著。最后吴老写了一首打油诗《赠谷公》,解决了父子反目的问题。诗云:“老要识时少要乖,与世无争心境开,谷公若效学良襟,延年益寿乐开怀”。谷鹏老人收到诗后,如获至宝,随身携带,并回复吴玉山“我按照你的赠诗一首中第二句‘与世无争心境开’却收功效,现在父子关系渐好,特来致谢。”后来,这首诗传到谷老的台湾老朋友家,同样解决了家庭矛盾,浓浓的亲情关系与日俱增。吴老赋诗暖亲情,这段故事在亲戚朋友间早已传为一段动人佳话。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吴老正以一种“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而吴老的家庭,是书香浓郁芬芳吐蕊的家庭,是充满大爱可敬可佩的家庭。
2023.5.16



